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加准确直观地模拟船舶靠泊过程中的系缆作业,将缆绳分为两部分进行建模。对缆机滚筒上的缆绳提出缠绕算法模型,计算出缆绳随着滚筒旋转的收放速度,实现使用滚筒收放缆绳的模拟。对缆机滚筒外的缆绳建立悬链线模型,计算出缆绳在不同工况下的形状和端点处的受力情况,并根据计算出的缆绳张力是否超出安全负荷对缆绳进行破断分析。根据船舶和码头形状确定碰撞检测区域,采用基于距离场的碰撞检测方法实现缆绳与船体、缆绳与码头之间的碰撞检测。通过模拟缆绳在系缆作业过程中的形状、位置和姿态变化,实现船舶靠泊过程中系缆作业的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回顾系泊船舶的行为和在泊位设计时系缆配备的一般原则.系泊力是码头及泊位靠泊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系泊力的因素有风、流及波浪等,这些外力的影响通过缆绳传递给泊位及码头自身.结合油船系泊的行业要求,分析系泊设计的基本要求.探讨频率域和时域模型在船舶系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深化高桩码头承载特性的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高桩码头进行7个工况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整个码头的位移以向海侧为主;产生向海侧位移的主要因素是堆场载荷,前后承台上的竖向载荷的影响相对较小;各工况中桩身向海侧的位移在20 mm以内;桩入土段的弯矩很小,在土体以上的悬空段的桩身弯矩较大,最大值的绝对值在45 kN·m以内.结果表明,基于ABAQUS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可成为高桩码头承载特性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在考虑船舶到港规律、机械装卸效率和天气资源等仿真参数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仿真建模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仿真集装箱码头船舶服务系统.基于Arena仿真平台对一具体实例进行实现,并利用Origin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和拟合分析,探讨集装箱码头仿真系统中关键参数处理方法对仿真建模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更高效且准确地实现船舶吨位即排水量的测量,通过多个超声波换能器和速度传感器测量多点距离和船舶速度,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来计算船舶截面的面积,并建立船舶吨位算法模型,利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在泰州船闸处的实际运用案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对比MATLAB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发现,用该模型计算的船舶吨位误差较小。该模型可以更高效且准确地实现船舶吨位的测量,是一种可以代替人工测量估算船舶吨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混堆模式的集装箱码头出口箱进场选位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集装箱码头出口箱进场选位问题,提出基于混堆模式的出口箱进场选位优化策略.该策略以压箱数最少为目标,建立基于整数规划的选位模型;根据发箱时较低翻箱率的要求,采用启发式算法和分布式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选位模型;其中启发式规则用于缩小可行解的范围,分布式遗传算法用于求近似最优解.某集装箱码头的仿真案例表明,采用该模型和算法对降低船舶压箱总数和在港时间具有一定作用,说明该出口箱混堆选位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提出一种新型高架轨道式集装箱码头系统(该系统还处于概念阶段,简称新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应用Plant Simulation构建新系统仿真模型。与基于地面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系统(简称传统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新系统的作业性能和高架小车数量对作业指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新系统的船舶装卸时间缩短约6%,节约了码头岸线和岸桥资源;高架小车配置数量与码头主要指标呈近似二次关系,建议在各作业线上配置5~6辆高架小车。结果可为新系统的后续研发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型船用钢板与Al_2O_3球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型船用钢板的摩擦磨损性能,用UMT-3 TriboLab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这种钢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摩擦因数(载荷为50 N、往复速度50 mm/s),用白光干涉仪测量试样磨痕截面轮廓线,用ABAQUS对Al2O3球与这种钢板组成的摩擦副建模。将测量得到的相关参数输入到计算模型中,采用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对接触变形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接触区域的应力、应变和塑性变形。结果表明:在球与钢板接触初期,在同等载荷情况下,钢板的磨损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摩擦磨损过程中的温升、过渡层和磨屑对摩擦磨损行为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可以有效计算钢板的理论应变和磨痕截面轮廓线;由于摩擦磨损过程中温升、磨屑等因素的存在,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磨损结果有一定的误差,试验环境温度越低,该误差就越小。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一种简便的船舶运动模型辨识方法,根据船舶动力学与运动学基本方程的结构形式,建立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辨识模型,给出网络结构的选取和确定方法.以载质量为5万t的散货船为例,利用国际海事组织要求的几个典型的船舶操纵试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计算权值矩阵,获得该船舶可用于船舶操纵性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将网络计算结果代入船舶运动学方程进行船舶航迹仿真,并与试验航迹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网络模型的精确性.比较仿真验证结果和试验数据可知,该网络模型能基本反映被辨识船舶的动态特性,验证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码头泊位分配问题,考虑泊位与机械的联合调度.综合考虑煤种类对船舶靠泊位置的影响、航道开放时间和如开设机械双线作业等特殊原则,以最大化岸线利用率和机械利用率以及最小化船舶在港时间为目标,建立泊位与机械的联合调度模型.设计具有自适应性的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利用天津港煤码头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大多数散货码头的生产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码头设计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出最佳的码头设计方案,采用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各方案的实际特性.基于灰色理论,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改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某港区30万t级油船码头的3种设计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选出的方案与工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内河船舶监管过程中对船舶干舷的测量还需人工巡航,增加了海事部门管理成本问题,提出一种不借助船舶水尺标志检测船舶干舷的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预处理,去除孤立点、降低噪声敏感性;考虑图像颜色特性,应用自适应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船舶区域;联合Canny边缘检测和霍夫直线检测的方法,标记船舶吃水线和甲板边线,并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提高检测准确性;基于标定相机和双目测距原理建立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转换关系,找到甲板中间位置,取其与水面的距离作为船舶实际干舷值。用相机拍摄内河船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内河船舶的吃水线和船舷线进行检测并计算干舷值,用于判断船舶是否超载并及时发出预警,满足海事部门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13.
了解关节内肌力分布情况,可以深入理解关节的载荷及其损伤原因,这对于运动损伤生物力学理论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是对国内外近年来在关节肌力分布建模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为今后损伤研究中肌肉、韧带负荷的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了解目前关节肌力分布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直接测量人体肌肉受力在活体上鲜有应用,而基于骨骼肌肉模型的无创间接测量方法是此类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解决关节肌力分布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简化法、优化法、肌电驱动模型及混合模型,这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肌力计算结果的验证和个性化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实现对在航船舶的风险评估,建立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该方法分层列出4级影响船舶风险值的风险因素,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初步定义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和典型在航船舶历史数据,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对船舶风险的客观评估.得到的数据对比图及误差图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典型数据充分加入,有效克服建模中的主观影响,并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较客观地评估在航船舶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15.
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波浪补偿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船舶港口装卸效率,实现港口装卸自动化, 利用数值波浪水池模拟船舶港口装卸工程中的波浪补偿问题.基于CFD理论建立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波浪补偿数值计算模型.通过Flow 3D的边界造波模块,建立三种不同波形的数值波浪水池,并配合Sommerfeld辐射边界条件以及多孔介质模型进行消波.结合CAD技术对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的波浪补偿进行数值分析,最终将该船舶港口装卸过程中的波浪补偿量转化为起重机的位移补偿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工程要求,可为港口自动化装卸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增强海上交通运输安全,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改进关联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考虑各序列因子在不同点处的权重差异,对辽宁水域2007—2013年的船舶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建立该水域船舶交通事故总数与事故类型及发生时间的关联矩阵,根据得到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寻求事故的发生规律.将传统灰色关联理论与加权灰色关联理论的关联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加权灰色关联理论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层次性.建立船舶交通事故总数的预测模型,并对该水域的交通形势进行预测,同时将预测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相比较,得到模型预测精度,证明该模型合理、可靠,可以为海上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在分析传统的灰色模型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船舶交通流量.以实际测量值作为初始数据构建不同的灰色模型,各种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得到最佳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可提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优于单一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所需初始数据少和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特点,用于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遮帘式板桩码头三维地震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遮帘式板桩码头在地震作用下板桩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及前墙弯矩、遮帘桩弯矩和拉杆拉力的变化情况,运用ABAQUS软件研究京唐港32#遮帘式板桩码头在不同加速度峰值的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加速度峰值地震波对码头结构有重要影响,地震加速度峰值每增大0.1g,前墙最大弯矩增大约10%,遮帘桩最大弯矩增大约21%,后拉杆拉力增大约25%.地震动土压力对海底标高以上的前墙结构作用不明显,对海底标高以下前墙部分影响较大,对遮帘桩沿桩身分布的动土压力显著;在地震作用下遮帘桩依然发挥前墙挡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效率,提出基于时间窗的集装箱装卸桥调度计划模型,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集装箱装卸桥调度计划模型的求解.实例表明,该模型可弥补对生产作业链环节考虑的不足,为集装箱码头提供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长山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对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进行优化.在对长山水道船舶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GM(1,1)模型背景值、改变初始条件、增加新信息优先权、引入残差修正等方法对GM(1,1)模型进行优化.通过该优化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历史数据的比较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用该优化模型对长山水道2015—2016年的船舶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