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五项跳远专项跳跃练习手段和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何种训练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跳远专项成绩。结果表明:跳深跳远(40 cm、60 cm)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步助跑起跳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参数接近;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的动作结构与负荷强度与跳远起跳动作相似。认为,三步助跑起跳可以作为技术训练手段,但负荷强度较小;跳深跳远(40 cm、60 cm)一定程度上可对起跳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产生的良好效果;采用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训练手段,要注意提高运动员起跳腿伸肌群的离心收缩工作能力和加强离心收缩向向心收缩的转化效果的训练,加强运动员起跳腿蹬伸阶段的向心工作能力和踝关节的屈伸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第十届全运会女子跳远前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她们在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小腿支撑扇角比较大,身体重心下降较大,造成水平速度损失较大;蹬离地面时动作不充分,摆动的速度慢、幅度小。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减小着地时的制动、加大动作幅度,提高起跳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运动员在着板缓冲阶段,摆动腿蹬伸后向前摆动的时机晚,摆动不够积极,影响整个起跳动作的幅度,造成了身体重心不能快速前移。我国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动作不充分,摆动的速度和幅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着地瞬间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运动学、肌电图学等研究方法,结合影像解析法,对天津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动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着地瞬间采用较为明显的"屈腿着地起跳蹬伸技术",到最大缓冲时刻,支撑腿膝角为139.17°,处于合理的蹬伸范围,但在离地瞬间支撑腿膝角明显小于国内外优秀女子选手,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肌电图方面,半腱肌的用力程度始终是最大的,并且臀大肌、腹直肌、胫骨前肌和股内、外侧肌在跨步跳的踏跳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选手跨步跳缓冲阶段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学、肌电图学、动力学等学科知识,结合影像解析法,对中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选手跨步跳缓冲阶段进行动作分析,发现在最大缓冲时刻,支撑腿膝角为139.17°,处于合理的蹬伸范围;在肌电图方面,半腱肌的用力程度始终是最大的,并且臀大肌、腹直肌、胫骨前肌和股内、外侧肌在跨步跳的踏跳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跳远运动员起跳的肌肉活动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初始阶段起跳腿髋关节产生较大的伸髋肌力矩,髋关节伸肌群的离心工作能力对起跳非常重要;膝关节屈肌群(股后肌群)膝关节屈肌群的主动收缩能力对起跳和避免股后肌群的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肌力矩大小和肌力矩峰值与重心腾起速度关系密切。起跳脚足底压力中心变化与重心腾起速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应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群力量训练和韧带的牢固程度,以增强起跳脚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起跳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动作的技术关键.方法: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和表面肌电仪对7名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动作进行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的同步分析.结果:在缓冲阶段,摆臂角度为92.3±3.9°;蹬伸起跳后重心垂直速度为3.6±0.2m·s-1,水平速度为2.1±0.2 m·s-1;缓冲时间为130.2±4.8ms,蹬伸时间为160.1±5.9ms;重心最低时右髋关节角、膝关节角、踝关节角、摆臂角、缓冲时间、垂直速度与起跳高度具有相关性;在缓冲阶段的用力顺序为:腓肠肌、股直肌,最后是其他肌肉的共同作用;蹬伸阶段首先是臀大肌肌电达到峰值;缓冲阶段臀大肌的% IEMG最高为27.7%,蹬伸阶段腓肠肌内外侧头的% IEMG最高分别为19.2%和24%.结论:从外部动作结构和内部肌肉放电情况来看,排球扣球的起跳蹬伸过程是下肢以大关节依次带动小关节运动完成的;缓冲期首先通过踝关节缓冲制动;应该根据研究需要来确定划分动作阶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从缓冲和蹬伸阶段对跳远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摆动腿的正确摆动过程和有效用力方法对达到理想化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起着关键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对重心的垂直速度起着主导作用,摆动腿摆腿速度越快,可为后继的蹬伸动作创造更好的条件。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直接影响起跳离地瞬间起跳的蹬伸运动效果,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研究及在实验条件下的动力学测试,对两步助跑跳深跳远练习与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力量在形式及内容上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步助跑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作为发展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力量的专门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助跑最后两步支撑期有关运动学参数入手,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一步助跑技术不合理,表现为:着地缓冲阶段动作消极、重心下降过大、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过多;蹬伸阶段蹬伸的幅度、速度不够,向前性不好,损失的速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偿.最后一步助跑技术上的缺憾,是造成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踏板速度偏低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跳远运动员所产生的一些错误起跳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起跳时摆动腿加速前摆时机的差异,是诱发错误起跳动作的主要因素。在起跳过程中,只有正确掌握摆动腿加速前摆的时机,才能在短促的起跳时间内充分发挥出最大的蹬伸力量,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三级跳远技术教学中,抓住单足跳和跨步跳落地时的“扒地”着地技术环节,可有效地减少着地时人体所受阻力,顺利进入下一跳。运用标记对三跳距离加以调控,通过反复练习,能使学生形成比较合理的三跳距离比例。  相似文献   

12.
纳西族的东巴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间舞蹈,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对纳西族的传统体育舞蹈东巴跳的阐述,揭示了纳西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军事斗争、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生活等.歌颂了纳西族人民不屈不铙的顽强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论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按照基础力量、最大力量、速度力量、(转变为专项爆发力和专项力量)、力量的发挥和结束等五个阶段进行。局部力量的发展必须为整体力量的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反应力量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本文以20名男子跳远专项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下落高度的单腿跳深的测力台实验。将采集、处理后的数据与跳远成绩进行的相关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员的适宜下落高度(R=0.742,P0.05)、适宜下落高度的F/体重/AB(R=0.788,P0.01)与跳远成绩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原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24名二级以上运动员跳深纵跳、跳深跳远、跳高和跳远起跳进行测试,力求阐明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以便为今后在跳高、跳远训练中采用合适的跳跃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资料所提供的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学数据,运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之同的水平冲力和垂直冲力之间的差距。发现国内运动员水平冲力和垂直冲力普遍低于国外运动员;而且水平冲力和垂直冲力之间的关系不密切,国内运动员对水平冲击所产生的弹性能利用效率较低;并总结出了跳远助跑的两种模式及其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跳远助跑速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目前国内提出跳远助跑速度是可控与不可控的依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认识论中的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对跳远助跑速度特点进行重新认识,得出:从跳远运动发展的绝对观看,目前跳远助跑速度必须向加快助跑速度方向发展,所以提高助跑速度是必然的。但是,从跳运运动员在某一训练水平阶段的助跑速度与该阶段100米运动成绩的最快运动速度相比较的相对观看,跳远助跑速度是可控的,所以完善跳远运动员在某一训练水平阶段的助跑节奏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18.
对参加第18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前五名运动员进行运动学分析,探讨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第一跳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起跳脚着板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为全起跳过程中的最低点,而后一直到起跳离板瞬间重心高度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9.
缓冲与蹬伸是短跑、跳远、跳高三项运动所共有的重要技术环节,身体姿位是影响缓冲与蹬伸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法与逻辑分析法,从缓冲时间、着地角、蹬离角、腾起角、髋(膝、踝)关节缓冲幅度及最大缓冲角度与蹬伸角度等几个方面,对短跑、跳远、跳高缓冲与蹬伸过程中的身体姿位进行分析比较,对结果与分析部分进行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三级跳远技术类型一直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采用不同技术类型的运动员都创造过优异成绩,这些技术类型之间存在互相转化现象,不存在技术类型优劣之分。建议将运动员的个人运动素质与技术特点相结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技术类型.使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最大程度地转化为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