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编辑活动中思维定势的利与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编辑由于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即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定势.编辑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便会长期发生作用,直到进一步的经验修正或予以否定之后,才得以改变.这种思维定势在编辑活动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编辑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直接关系到图书品质和市场前景,也关系到出版社的兴衰成败。编辑要有创新思维,就必须走出原有的思维方式,自觉地清除思维障碍。一、编辑创新必须要走出思维定势的怪圈思维定势是阻碍创新思维的大敌,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之强是人所共知的。造成思维定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  相似文献   

3.
论科技编辑思维多元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编者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即如何慧眼识珠辨识和发现论文的学术价值,这是编者应该发挥的最大功能。这一主题的确立和强化,必然要求编辑思维和编辑知识结构的变革:一是必须突破编辑思维的单一定势,向思维多元化发展,编辑思维也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二是必须跨出思维对思维的编辑模式,方能真正保持思维的正确性;三是调整编者知识结构,增强学科纵、横向相似信息的贮备。只有如此,编者方能由被动的“为人作嫁”,走向主动的再发现之路,真正体现编辑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4.
米戎 《出版科学》2015,(5):40-42
质检工作效果的好坏,除去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离不开有效的思维.思维定势对质检者的影响和对质检效果的作用不容忽视.编辑要发挥质检思维定势的正向作用,克服从众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对质检工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定势”是一种理论,它始于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已扩展的有“审美定势”、“宣传定势”等。本文试将这一理论推衍为“思维定势”,简而言之,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里所产生的一种带有一定倾向的思维趋势。思维定势在图书编辑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换言之,它在编辑制定选题计划、组稿及审稿等方面,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编辑的思维定势分成七个基本方面并对其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一、发散多维。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我们必须克制自己免受直线的引诱,对多数人,包括很多未来学家来说,明天的设想,不过是今天的延伸而已。他们忘记了那些多么明显有力的趋势,不会只作直线式的延伸。”这里所说的直线式延伸就是指直线思维,即单维性思维。这种单维型思维具有明显的缺陷:即它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评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在经济上真正自负盈亏、走市场化之路的,无论种类与绝对数量均不是多数;学术期刊在属性上属于非商品;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规模保持在二三种.西方学术期刊的属性及其经济机制对于中国同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克服学术出版物商品论的错误思维定势,纠正学术出版模式求大求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科技编辑的逆向思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蓉嵘 《编辑学报》2005,17(4):235-237
论述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及其在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应用.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有:思维顺序上的反向,思维对象性质上的相反,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反等.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发现、提出和解决论文中的问题,并有助于编辑克服固有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在选题策划、组稿中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思维定势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黛  冷希圣 《编辑学报》2005,17(6):399-400
思维定势的基本特征是:1)客观性和稳定性;2)模式化和自动化;3)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扩散性.文中分析思维定势对编辑活动的双重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旨在提示编辑工作者对其扬长避短,提高编辑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桑海 《传媒》2016,(19):20-24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与学术共同体的疏离,学术编辑往往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新世纪以来,期刊体制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更是把学术编辑这一职业推向危机之中.作为对变革的主动应对,学术期刊人提出了“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构想,并进行了六年的实践.学术编辑开始走向互联网,并在协作中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潜能和价值.随着学术编辑对数字化理解的深入,又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设计了“域出版学术平台”,试图借此重建学术传播的新秩序.以“专域”为核心的“域出版学术平台”,为学术编辑回归学术共同体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一平台上,学术编辑有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其边缘处境,成长为学术传播新模式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智力劳动,必须弱化编辑的习惯定势思维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编辑思维的七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编审稿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编辑工作不是"为人作嫁"和"剪刀+浆糊".编辑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如策划、组稿、审稿、加工等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或学术倾向,从而对社会起到学术导向、价值导向、思想导向的作用.这就是说,编辑活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思维方式如何、思维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书刊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编辑思维的特征作具体的、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保持专业特色,冲破传统编辑思维定势,建筑美术图书出版的新格局,这是困扰已久的问题.数十年来,美术图书出版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恪守于纯美术专业,以中国绘画、理论技法,连环画、儿童卡通,挂历图片(宣传画、年画)构成图书结构的板块,由宣传画、连环画、年画、挂历作为整个板块的支撑点,因此形成一度稳定的美术图书出版格局.随着图书市场的振荡和冲击,读者需求的调整与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具体操作中.有规律可循。而在编辑工作过程中,编辑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坊态,并且处于一种快速流转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编辑的工作,我认为,要把握好编辑工作中追求差异化、最突出化、最大化和互动化的“四化”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心理定势是说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趋势。这个概念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在1889年提出的,后来经过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加以改造,发展成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产生之后,就被运用到各个领域,象“宣传定势”、“认识定势”、“审美定势”,都是这一理论的推衍。勿庸讳言,在编辑工作中也存在着一种心理定势。研究这个定势,对于促进编辑工作更好地开展,是有积极作用的。造成编辑心理定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政  相似文献   

15.
李佐标 《传媒》2008,(5):67
文摘报作为纸质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不仅取决于文摘这一独特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内涵和编辑人员在选稿、编稿时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6.
编辑创意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必备要素.编辑创意贯穿于期刊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表现为选题策划创意、栏目设计与组稿创意、编辑加工创意、形象设计创意、营销宣传创意.培养编辑的创意,应该努力克服编辑的思维定势和各种心理负效应,不断增加编辑的知识存量和增量,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外界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7.
吴四清 《青年记者》2006,(10):42-43
记、编辑做久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产生的惰性,严重影响了报刊的宣传质量。而思维的刻板和迟钝,则束缚了我们创新的手脚。就经常性报道来说,尤为明显。季节性、规律性和内容的重复性,制约了经常性报道的思维和创新。要突破经常性报道工作的思维定势,就要拓展思维,在更新新闻观念、创新表现形式、突破写作技巧中超越自我,写出充满“个性”的章。  相似文献   

18.
试论编辑思维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一项典型的脑力劳动,其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无私奉献为人作嫁的特点,已为社会所共知。而其编辑工作的全过程都充满了创造思维和创造性亦是显而易见的。编辑在其整个工作过程中,他们的感知、记忆、注意、想象、判断、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为了使书稿质量臻于完美,为了使刊物特色卓然不群,他们总是苦思冥想,精益求精,思维活动也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作为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编辑的思维始终处于求新、求变、求异之中——创造思维缘此而与编辑工作共存。  相似文献   

19.
新闻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有怎样的思维视角、怎样的思维定势、怎样的思维逻辑和怎样的思维空间,也就意味着有怎样的策划创意、怎样的策划形态、怎样的策划结果。同理,主题性策划往往又能激活思维,使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创造的思维状态。可以说,思维决定策划,策划激活思维。一、题材的惟一性策划策划是一种选择,在大家"共享"的同一个大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编辑加工中思维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编辑的思维活动集中体现在编辑对稿件的加工过程中.思维是编辑加工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再创造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动势.从思维活动的观点来研究和审视编辑工作方法,探求对编辑工作方法的理性认识.记忆是编辑加工中思维活动的基础,经验是一种催化剂.编辑加工方法的基础性、延伸性和指导性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编辑加工中的思维活动,目的在于探索,在于研究出一种合理的思维模式,应用于并指导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