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工具性、交际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十分凸显,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优化阅读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关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去反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呼唤人文关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固然可以在语文学科特点中得到体现,但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和张扬学生个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向师性”占主要地位,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掌握恰当的评价方式,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扬个性是初中新课标的主要精神之一。中学生正处在发展个性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立个性要加倍爱护和正确引导。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跨世界的一代新人,发展个性,张扬个性,才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的人才。歌德曾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屠格涅夫也说:“一个人的个性应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写作是一种思想和情感活跃自由的创造性劳动,作文教学中“张扬个性”对培养创造性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 ,努力探究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学生的评价方式及标准的改革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 ,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意义。考试的目的不在于“甄别” ,而是促进学生自我激励 ,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内容,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个人修养和业务素质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更具个性魅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学生共同研读闪烁着作者个性光芒的文章,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和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到了21世纪,民族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前途,培养“个性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社会的迫切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培养“个性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思想,提出了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的内容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于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  相似文献   

7.
新大纲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显然力不从心。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能很好地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整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提高认识,改革教学方式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使学生以不同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值得提倡是环绕“如何使学生读懂学会”设计的课堂结构,学生通过努…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语文教师的角色、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却较少被人关注.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语文教师个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谓语文教师个性,应该是语文教师"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是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化、外化),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就学校教育来说,主要应包括教学个性、科研个性、管理个性和学习个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师,应该从独白走上对话,从教学走上教研,从权威走上平等,从单一走上多元等四个方面进行自我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增强了学生有效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如何实现学生情感投入,以及学生感情投入的多少,可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学生的情感参与,对学生主体性发展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个性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运用献法与逻辑法,对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个性的几个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认为,在体育发展学生个性与天性方面,学生与体育间建立的首先是“玩”的概念,他们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在设立全面培养的社会性目标时.体育教学不能使学生失去“乐趣”与“满足感”。在个性培养与学生特性的关系方面,应认可“特性”的客观必然。特性中蕴涵了人之个性的充分显露。“独特”是体育可利用的最好条件。在个性培养与体育的化性关系方面.体育作为人类优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指导应给学生提供有形的外显的运动形态同时,还要提供丰富的更广、更富有人性色彩的内隐的体育化形态.以符合他们的个性需要。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应体现“健康个性”等个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剖析“两种教学模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发展学生个性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程,作为教育链上的一环———英语教学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建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结合中来体现。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相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的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重要发展的时期。可是在教学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上,我说你听,我读你跟,不带情感色彩的句型转换,不明就里的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苦”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消退。人的交际是在内容与情感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不联系生活实际的英语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英语教学要注意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材料的结合点,以教材为框架,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交谈让学生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交流情感,在师生情感和谐的状态下训练语言,利用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不同经历,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语言教学才能在内容和情感两个层面找到最佳结合点。学生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相结合。人的智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学生管理模式,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人本化的基础,人本主义教育观重视研究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重视认知与情感的结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以及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尤其重视学生的潜能的发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帮助学生“自我实现”等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要求“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呼唤、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说,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要研究学生、改良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机械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验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只能记住知识的10%左右;如果教师出示一些教具来教学,学生能得到20%左右的知识;而利用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来学习,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语文课程先天存在着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这是由其课程性质、教材特点以及课堂要求决定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全面落实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情感教育有四个基本原则: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乐情性与冶情性相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文本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兴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该课题研究针对基础课程改革如下现状:尽管教材变了,但过于注重传授书本知识的倾向并没有明显改变;尽管对探究性学习方式有所尝试,但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倾向没有改变。课题研究指导思想是:提出“学习者本位”理念,主张把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个性发展空间。其核心问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则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课题研究结论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课程类型没有必然联系;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密切相关;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取决于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的差异;自主学习与教育资源优劣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注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语文教学是将情感教育体现其中的最佳课程,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非常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但并没有对家庭作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没有把家庭作业的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科学地布置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可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所以,家庭作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使家庭作业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非常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但并没有对家庭作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没有把家庭作业的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科学地布置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可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所以,家庭作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使家庭作业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