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普通大学生16式太极剑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16式太极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6式太极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学生通过16式太极剑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普通大学生16式太极剑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16式太极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6式太极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学生通过16式太极剑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在运动健身领域研究中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进行整理和分类,认为可分为物理负荷强度、生理负荷强度和主观感觉强度三类,并时这些指标在健身锻炼实践中应用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各种运动强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应当量换算方法进行研究,为健身人群合理使用强度指标控制好运动负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发展心血管系统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教会学生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运动强度的方法对心血管系统进行锻练,使学生的健身锻练取得良好效益,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中老年人42式太极拳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的动态监测,分析42式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结果表明,42式太极拳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中老年人通过42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参加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队伍。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和加强对运动量的自我监控,是老年人进行健身锻炼安全和有效的保证。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和主观运动强度(R.P.E)在自我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强度及传统体育运动对中老年人的代谢、免疫等的比较研究 ,为中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健身项目及运动强度提出生理、生化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当太乙五行拳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理论和效果,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喜爱,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对武当太乙五行拳的健身功效、养生功效、防身功效进行阐述,体现了武当太乙五行拳是武当道门养身秘籍,是难得的内家拳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科研方法,对我国形意五行拳与中医养生学关系进行研究与阐述,进一步发掘形意五行拳的健身价值。形意五行拳以五行学说为拳理基础,并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统一,具有坚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为形意五行拳今后在健身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健身秧歌运动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遥测心率 ,分析受试者的心率变化 ,进行运动强度评价 ,并对比分析不同动作的运动强度 ,创编了适合 40岁以上人群的健身秧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以2005、2010年福建省中学生体质调研的机能、素质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与2000年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中学生肺活量,城乡中学生50米跑,城男、乡男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跑总体水平提高,但城市总学生肺活量,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对此,我们应该完善相关体育法规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提高学生锻炼的自主性,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出该群体的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本文通过资料法和信息查询法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做一回顾、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政府和学校的学生体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法对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和动机上的困扰的不同影响.通过实验表明,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能使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从而增加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能使中学生降低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方面的困扰,这将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锻炼强度不高、锻炼密度不足、活动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依据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组合的功能及作用,建立了6套运动健身干预方案,研究各套运动健身方案与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功效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体育特色校1 200名中、小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10周的运动健身干预方案教学实验。结果表明,6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只有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才能使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开展阳关体育运动背景、目标及内涵的认识,探讨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切实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提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应当树立"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理念;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决策、保障和考核机制;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为行动主线;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和落实中小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和大学生课内外一体化反馈机制,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每天不断线。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测试成绩数据分析为切入点,对济南市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其体质变化情况.发现2010年济南市中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据此提出加强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淮安市区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区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较短,影响淮安市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学习负担重,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主观上没有锻炼方法和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从家庭方面考虑如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行为、家庭的经济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为当前淮安市区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生在社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社会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体育锻炼方式间存在差异性;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频度、时间和强度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与体育锻炼频度、强度关系较大,与锻炼时间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从锻炼项目、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等因子以及性别的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与体育锻炼活动参与的各个因子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旨在为中学教师指导学生锻炼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增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全面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