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汉诗英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对原语言的认知推理过程。因此,关联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汉诗英译,使译文读者找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已历经多年的发展,研究视角多样,包括公示语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公示语翻译的语用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等等。公示语翻译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本翻译及双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也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管理翻译过程的复合能力。因此公示语翻译不仅仅一项语言的转换过程,更需要译者具备多元的职业技能,流畅地完成翻译过程,以达到最佳的公示语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推理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联理论给翻译提供了统一的推理模式,它的立论基础是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模式试图对翻译现象进行解释,把将要处理的语码分为一价译元和二价译元,对一价译元、二价译元所表示的意义,即规约意义、短路会话隐含和会话隐含的不同取舍反映了不同的翻译层次,即语义的还是语用的或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4.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词英译。古汉诗词翻译实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是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与文化差异的语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观点是推理在理解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承认语言的交际过程或信息的理解表达过程是一个推理过程;而翻译正是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再表达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推理的过程。本文试举例说明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文化差异给语言翻译带来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英译提升中国外宣形象。利用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转换分析南京青奥会口号的英译。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公示语在英译过程中,要对目标语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三维适应性转换,从而产出最佳的英译公示语。  相似文献   

7.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阐释了《名利场》杨必译本中幽默言语的翻译策略,指出幽默言语在翻译过程中既要注重原语文化,"忠实"传达原语文本中幽默诙谐风格,又要根据目的语文化中读者群的可接受度适时调整翻译策略,尽量把"文化缺省"所导致的翻译障碍灵活处理,达到作者、原语读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的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8.
从德国功能派翻译观看公示语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作为对传统"等值论"的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解决了传统的对等翻译理论及其翻译策略越来越无法解决的公示语翻译问题.本文在对功能派翻译理论归纳总结基础上,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公示语的英语翻译功能进行分析,归纳了我国公示语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失误及纠正方法,总结了公示语的翻译规律和翻译策略.对提升我国公示语汉英翻译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以认知——推理过程为基础的理论,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是按一定的认知——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活动。但是关联理论并非尽善尽美,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本文试图通过对关联理论的回顾来浅析关联理论的不足之处,并且进一步指出话语的理解要重新审视"关联"一词,要考虑话语的意义连贯问题,因为有的话语可能不具备最大关联性但是在听话人看来却是连贯的,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及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将关联理论分别与映象象似的语音象似和词形象似结合起来分析语言符号中映象象似的理据性至今很少有学者研究过。映象象似的理解过程就是一种寻求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激活认知语境中的相关信息,选择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得到足够的认知效果,从而改变认知者的认知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汉英公示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对提示类、指示告示类以及警示类公示语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汉英公示语在转喻倾向性、频率以及分布上都有差异;具有转喻倾向的汉语公示语数量要高于英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转喻倾向主要为原因结果共现的有界转喻的思维方式,而英文公示语转喻倾向主要为以原因代替结果的无界性转喻特征。在转喻分布上,上述三类公示语有着不同的分布:警示类转喻的转喻倾向最高,其次为指示告示类,提示类转喻最低。本文尝试揭示汉英公示语背后的认知思维机制的差异性和理据性,从而有助于公示语英译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要求译文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符合受众读者的文化习惯。生态翻译理论为轨道公示语英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理论要求译者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公示语特殊的语言环境、文化特征和交际意图,综合衡量语言、文化、交际维的应用,从而实现轨道公示语最终的交际目标和意图。本文通过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提出轨道交通公示语的具体翻译策略,旨在为兰州市规范化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尽微薄之力,促进兰州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营,提升兰州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的对外发展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也是一种交际理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两者相互兼容.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语用学分析和应用方法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承担着传播我国文化的重任.借鉴关联理论对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简单的探析,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带出最大语境效果,但同时结合相应的技巧突破文化障碍,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新词不断涌现,新词的翻译没有特定的翻译模式或可以借鉴的翻译方法。本文试以关联——顺应这一翻译理论为依据,对汉语新词的日译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对新词内涵的透彻理解之外,还应在具体语境中选择最有利于译语读者获得最佳关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既要使译语最大程度地向原语趋同,又要策略性地顺应译语的语言结构及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文章从目的论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法则出发,例举了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各类语用失误,强调译文功能和翻译行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目的论运用于公示语汉英翻译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阐述了语言交际的核心——推理以及语境假设对阅读理解的启示,提出只有将关联理论合理地运用到阅读过程中去,才能达到有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对会话言语幽默的理解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交际一方结合已有认知语境和另一方提供的新信息进行在前者看来具有最佳关联的推理,若推理结果与后者提供的另一新信息不符则产生错误,前者会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落差便是产生笑的原因。本文依据关联理论对日语会话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进行分析,期望对理解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双语词典翻译的实质和过程。双语词典中的翻译包含了两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在两个交际过程中,最佳关联原则能够指导词典编者做出正确翻译选择,取得词典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词都用古典的中国格律诗体写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毛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毛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根据关联理论,文化负载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双语公示语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汉语公示语的翻译现状还不尽人意。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文本理论,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视野来把握和审视。互文性理论与公示语的翻译密切相连,本文从互文性的视角来揭示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原则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