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现代化作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深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深化离不开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支持。但是,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明显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学科发展还不成熟,体现在教育管理学科归属摇摆不定、教育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背离、教育管理学科研究团队合力不足等方面。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中国风格”的教育管理学科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组建“中国气派”的教育管理学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城镇化发展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到“优化存量”的转变,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到“复合空间”的转变.由此城乡规划专业也要主动积极对接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划人才培养的影响,在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学科体系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及时转型,使城乡规划教育更好地为新常态下各项城乡规划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型和发展五个阶段。中国学者对何谓“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本文在对这些探索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教育社会学要利用“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教育社会学要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教育社会学学派的建立;中国教育社会学要有“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气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要将“中国气派”作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所追求的成果,还应当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发展取向,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在时间维度上实现历史感、现实性与未来意识的统一,空间维度上通过贯东西、涉广域从而充分体现跨文化特征,内容维度上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统率下扩大理论包容性及理论整合能力,效能维度上使理论结论、实践方案具有较强的解题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明晰学科定阈,实现学科体系的自足;充分发掘学科资源,拓展学科研究范式;拓展学科视野,构建研究方法体系。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真正具有“中国气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应当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践行思想解放,以强烈的学科批评意识引领学科理论和实践创新,以现代化作为学科“中国气派”之路的核心理念,这些都是其“中国气派”的观念保障。  相似文献   

5.
杨红 《现代教育技术》2001,11(4):22-25,48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子学科 ;该文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教育技术学中基本术语统一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名词下的优势 ,进一步说明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表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运用学科分析方法,从学科评价的“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两个维度,系统揭示了中国教育地理学科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教育地理学仍是一门内在建制“拓殖孱弱”、外在建制“势孤力寡”的新兴交叉学科。对此,应从加强中国教育地理学研究、着力推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开办学术期刊和组建学者社团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国教育地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共同研讨了推动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探析其思想,发现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理论先导的共识下,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学科体系的建设任务下,加强中国教师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实践理念的贯彻引领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追求下,完善我国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学历层次教师的需求增长和“国优计划”背景下,推进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数字时代全球化趋势下,大力促进科学化数智化赋能高质量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50年代起,教育社会学在德国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的教育社会学是一种教育学取向并归于教育学的学科。基于2019版最新谷歌图书语料库(811万种书籍,8 613亿词汇)与期刊库,通过设计、检索德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关键词获得德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年词频数据,对19世纪以来德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进行追踪,将德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大致划分为四阶段:学科的奠基时期、学科制度的形成时期、学科的衰落时期以及学科的复兴时期。德国教育社会学在“回归教育”“回应时代”“回溯传统”的逻辑理路的指引下,呈现出教育学的学科归属、社会问题的教育“问诊”以及有组织的联合式循证研究的学科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流的全校性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成于互补协作的学科角色,发挥学科特色是深化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斯坦福大学在学科发展的优先性逻辑、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性逻辑以及学术组织的市场化逻辑共同作用下,实现以应用硬科学为代表的实践引领型、以应用软科学为代表的课程支撑型以及纯科学为代表的社团推动型创业教育模式分别承担起全校性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分解者”“生产者”“催化剂”角色。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彰显学科主张,启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应遵循学科知识特性,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创业教育、促进不同学科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上的功能互补、深化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并积极挖掘区域创业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学科评估是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一直以来发挥着“以评促建、以评促升”的功能。我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显性指标纳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这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表达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按照坚持系统设计、健全综合评价、注重内涵式建设的基本原则,重构以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为一级指标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框架,回应学科评估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走向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虚”走向“实”、从“单”走向“合”、从“散”走向“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在分科分类中处于尴尬境地,在社会科学群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对教育学的定义和使用也存在混乱和随意。历史上的教育学家都努力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教育学并没有获得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承认。教育学下位学科的蓬勃发展并不意味着教育学的兴盛,反而使教育学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在英国高度重视发展高等科技教育的政策与改革背景下,牛津大学积极进行了学科结构的调整,使其文、理、工、商、医等学科得到和谐发展。牛津大学的学科演变表明,大学要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实际培育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学派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21世纪需要更加关注教育学的学派建设。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主要靠“立论”,教育学的学派建设主要靠“实证”。真正的教育学学派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论”出来的。教育学的学派意识及其实践路向,凸显出教育学研究者以及整个教育学科的主体性,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自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心分布的时空特征及门类层次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ernard Grun编著的科学文化史年表提供的5309条数据,本文探讨了15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心分布的时空特征,比较了文化门类中心转移与文化中心转移的规律,并对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优势门类与西方文化当采门类的关系作了分析,试图从门类层次揭示西方文化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学科性质问题一直是教育学界讨论的世纪问题。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单一论、中介论、结合论、综合论四类观点。每类观点又有一些不同的具体观点。通过梳理、归纳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研究,发现教育学学科性质既与对"科学"和"艺术"概念的理解有关,也与对教育学学科任务、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有关。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是研究教育艺术的科学。教育学这一学科性质呼唤其应精加工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特殊教育”语词理解的多维性导致了对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探讨的不同思路,从活动的角度来看,可根据活动的组织程度与发展水平来分析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可根据学科的归属与独立特性来分析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之间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在认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时需要关注理论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学科及学科背后的学科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科学对教育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是科学尺度和人尺度的内在统一,科学尺度的标准之一就是从精神的寻求,人精神的内涵包括着科学信念的坚定。教育研究所具备的这种素养,是教育学在新世纪获得发展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世纪,结合中国国情,阐述了对学习科学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学习科学自身的特征,并对学习科学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将基础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直面人类的学习问题,探究人类思维和学习的过程,设计新的学习情境,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催生了学习的新科学。学习科学是指面向复杂的真实世界需要的"整合"科学,涉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元领域,它不仅发展了学习理论,而且对教授科学也做出了贡献。通过围绕知识的本质、学习的实质、学习的方式与形式、以学习为中心设计、学习环境及其支持、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学科方法论,进而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论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他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致力于“统觉”这一概念在教育上的运用。他试图在“目的——过程——方法”这一思维模式下构建起具有三维结构性质的教育学理论;他的教育学是一种以“目的”为逻辑起点的教育学,由“基础理论”、“教学论”、“训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部分构成。赫尔巴特建构了一个被后人竞相模仿和因袭的完整的理论教育学体系,为教育学找到了科学基础,试图将教育学研究置于较严格的科学条件和实践基础上。在方法论意义上,我国教育理论界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中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启示:研究教育必须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育研究者的自身素质是决定其个人在教育研究这条道路上走多远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