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城市教育史学是以城市教育史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的城市教育史的研究历程进行反思的学科。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城市教育史并没有引起教育史学家的重视。1968年凯茨的《对早期学校改革的嘲讽:马萨诸塞州19世纪中期的教育革新》标志着美国城市教育史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城市教育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城市教育史学有三条研究路径:温和修正派的一致论、激进修正派的冲突论和"折衷主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城市教育史学转向了"后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2.
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2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4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4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5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学的客观演进历程,不仅为人们提供教育史学演进的知识谱系,而且提出教育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局限性与不确定性。由于中国教育史研究源于新式学堂的教学需要,服务教学成为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起点并使其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由此出现了不同取向的教育史学研究。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史研究者在借鉴苏联教育史学的基础上,对以往教育史研究成果重新作出分析评判,教育史学史得以兴起;然而,由于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不当,在改变学术研究性质的同时,还改变了研究方向。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在教育史的恢复重建中,开始关注以教育史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学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这不意味着教育史学研究没有问题。为繁荣教育理论,为人类教育事业贡献智慧,未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研究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其一,克服固守于“用”的教育史研究定位;其二,教育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概念体系建设;其三,教育及教育史研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四,外来教育史学理论与本土教育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冯东 《文教资料》2007,(28):60-61
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分析得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阶段。第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60、70年代)。第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高等专科学校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第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以职业学院的出现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比较教育研究处于对外国教育的描述和介绍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比较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时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通过对各个时期学科建设情况的回顾和对所发表著作、论文以及承担的课题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脉络,从而认识并了解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世纪英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思想、重要改革实践为主线,将其概括为5个阶段:1、20世纪初至30年代,新技术引发了"音乐鉴赏运动";2、20世纪40-50年代,战争及战后时期凸显音乐的精神教育功能,强化音乐表演传统;3、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受先锋派音乐家影响,专业作曲家将当代音乐引入课堂,实施作曲教学;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音乐教育研究趋于理论化,通俗音乐进音乐课堂; 5、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世纪末,政府对教育管理力度加强,<国家课程>的出台为音乐教育的评估和学科地位提供了法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国以来,学术界对捻军起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期间曾经有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两个高潮。之后,有对捻军基本史实进行研究到逐渐同社会史接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国际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意识形态导向下的国际学校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市场机制驱动下的国际学校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校的新发展阶段。文章重点介绍"二战"后国际学校的发展态势及其特征,期望通过对国际学校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班教学的合作学习组织方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和中小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国内。上世纪80年代末已开始进行研究实验。国内外的大量实验表明,合作学习对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从19世纪20—30年代起发轫,由于其顺应了人们教育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因而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其间经历了萌芽期(19世纪20—30年代)泰勒期(20世纪30—50年代)、发展期(50年代末—70年代中期)和成熟期(70年代中期至今)四个阶段。客观地考察这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比较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比较揭示中国和西方/德国的史学研究中的不平等关系及其后果。第二部分,作者把19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研究中出现的社会史研究潮流称为“社会史转向”(Soc ialH istory Turn),分析其特征并以其为例呈现中国史学研究在全球学术结构中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通过比较德国与中国社会史兴起过程中的异同来“构建他者”(to Construct the O ther)和“衡量差异”(toM easure the D ifference),从而指出占统治地位的线性发展和现代化模型是以统一的全球意识形态体系为基础的,并强调对其重新思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offers an overview of the 20th century historiography of the 1902 Education Act. The Act and its educational consequenc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reflected upon by historians of education in every decade since the 1950s. Eaglesham's ground-breaking and detailed study of the Act roughly marked its half-centenary. In the mid-1970s, its three-quarters centenary was marked by an important debate within the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 between Simon and Cruickshank. In the 1980s, the work of Reeder pushed this debate forward and later in the 1990s, Daglish offer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period.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how the story of the 1902 Education Act has been told by historians of education, how this story differs, and whether, in the light of more recent research, any new versions of the story might contribute a further dimension to our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史学界提出的信仰告白化理论不仅是研究欧洲近代早期社会的重要理论范式和解释德国近现代历史的一种诠释模式,而且是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理论。它运用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欧洲近代早期社会宗教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关系。该理论作为德国史学发展的产物,其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方法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20世纪末德国史学发展的新趋向。因此。探讨信仰告白化理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德国史学的新发展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知青作家群不是只由少数出名的作家支撑的,它是由为数众多的具有上山下乡经历的作家,经过一段时间共同创造一定质量的作品产生的。究竟这一群作家是如何崛起的呢?下乡地点的地理分布如何反映到作品上来呢?究竟有多少知青作家有大学教育背景呢?为什么那么多知青同龄人渴望写作成名呢?这一连串文学社会学的问题,都不是笼统的描述能够说清楚的。论文试图采用一些电脑数字库的数据来考察知青作家群,特别是他们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崛起的现象,希望以此来纠正某些笼统描述的偏差,并且建立一个实证的研究角度,为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之下产生的作家群,勾勒出比较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史学科的方法论问题逐渐被置于议事日程。心态史学法是法国年鉴学派的成果之一,经历了萌芽、降格和方兴未艾三个阶段,开辟了史学研究新领域。心态史学法在具体应用中,聚焦于群体的无意识心态,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微观性,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解构问题,并运用一切可用之资料解决问题。教育史作为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当前全球化视野下,研究心态史学对教育史学大有裨益,有利于拓宽教育史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并树立整体的教育史观,强化教育史研究的反思性和问题意识,从而使教育史学在反思的基础上化解“危机”、骎骎日上。  相似文献   

16.
刘正伟 《学科教育》2013,(6):102-111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黄芳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2):65-72,81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察"素养"的概念史,发现其制度化过程包括发端于美国的"理论化"阶段(20世纪初至70年代)、传播至英国等国家的"合法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及制度扩散的"全球化"阶段(21世纪以来),呈现"同质化"和"松散耦合"现象,中国的"素养"概念正是作为制度的"素养"教育在全球扩散的产物。基于"素养"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应重视概念背后的多重内涵和价值取向,立足终身教育目标统合教育发展理念,并关注"素养"概念在"松散耦合"机制下的本土化建构,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核心素养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武翠红 《教育学报》2012,(2):113-123
在本国师范教育改革和欧美新教育史学的双重影响下,战后澳大利亚教育史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教育史学兴起,阶级和性别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分析范畴,福柯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方法指导下的教育史研究盛行。另一方面,运用传统教育史学模式研究教育史的仍大有人在,教育传记的撰写一直盛行,传统传记和集体传记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教育史学的势力,和新教育史学家一起推动了澳大利亚教育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educational sociology and social pedagogy, two designations mirroring somewha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very much the same reality. The first article presents Finnish Educational sociology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90s and is based on doctoral dissertations and other significant or typical studies in the field. The author argues that empirical research originated during the 1950s and the early 1960s. A typical theme of early research emphasized the school class as a miniature society. In initial studies on the activitie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youth, society itself was already dealt with as a structural entity. In the 1970s, when the Finnish comprehensive‐education system was built,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were the major themes. Then, in the 1980s, the march towards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range of educational sociologies started. Finally, the expansion of evaluation research was realiz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ep Finnish economic depression of the early 1990s. The lesson here is very sociological: the social context does matter. The second article focuses on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research related to social pedagogy in Norway, a ‘new’ Norwegian subfield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which was bom almost three decades ago. It is marked by some influential intellectual patterns 1970s from the new social movements of the 1960s and 1970s. In the discourse on social pedagogy in Norway the rece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spirations from the Norwegian positivism debate,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post‐positivist social theory were the main academic sources of development which motivated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a number of new them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subfield of social pedagogy has led to a renew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normative theory within education as an academic field of knowledge, to a broad acceptance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a new emphasis on integrative research effor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is engagement has reduced the outcome of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a thorough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the 1970s and the 1980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pread in many countries. However, in the mid-1980s the golden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came to an end. Neo-conservative political forces attacked multicultural policies and progressively a neo-liberal discourse pervaded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ies, also affecting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In contrast, multicultural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with tremendous vigour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management. Juxtaposing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socio-communicative multiculturalism found in organisational studies onto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curriculum indicates whether multiculturalism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ims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global capitalism. The findings show that emotional, cognitive and socio-communicative multiculturalism are seen as essential traits for good performance i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y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in the IB curriculum. The relevance of multicultural skills in global management alongside the decay of multiculturalism in public education systems entails a growing educational disparity between lower class and higher class children. A new educational structure in which two differentiated systems – a national system and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 emerges and redefines the terms of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