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东林小学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学生今天、明天的生命质量为本,构建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把课程融入生活,把生活引进课程,赋予儿童一种求真向善的教育生活方式,在实现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生活和谐融合的同时,让教育与生活相连,与学生生命相连,让教育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2.
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本文认为,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范梅南提出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研究模式,是解释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晚清士子的生活与教育--以塾师王锡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社会的深入,新式教育逐渐兴起,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士子的传统生活受到挑战。本文以王锡彤为个案,从其身世与学业、职业活动、经济生活、身份变动等方面,来具体剖析晚清底层士子的生活与教育,探讨近代教育界传统士子的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文化态度,一种是以学习先进为价值取向的激进态度,一种是以注重继承传统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态度。这两种态度给教育理论中国化造成不同的文化困境。前者造成了中国教育学人学术生活与日常生活某种程度的分裂,国人对域外教育理论的盲目尊崇,中国教育研究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缺乏。后者则面临着如何破旧立新和有效传承的挑战。走出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困境,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改变先进和传统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构建根植于传统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一下,我们就遇着"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相似文献   

8.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 传统思品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代替整个德育过程。现代品德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品德与生活》作为小学低段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整体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它以儿童的生活原型为视角,整合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劳动教育等学科目标,构建主题单元,使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学习情景融为一体,随机进入道德情境,在活动中实现儿童的体悟式学习。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习惯于从“成人视角”来考虑问题,因而在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都不免刻下成人权威的印记。现象学教育学采用全新的“儿童视角”来看待教育问题,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思想,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和体验,为我们理解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新的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走向生命关怀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研究曾长期致力于科学化的建设,把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其中,在19世纪中叶的西方曾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之争。实证的科学研究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在教育研究中已经丧失了鲜活的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具有生命的品性。教育研究必须从实证科学的"无视生命"走向"关怀生命",这就是人文科学的"理解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德育"一词本源于人们的生活,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启示我们: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这对我们确立开放的研究视野,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非连续性教育视野中人的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连续性教育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从人的生存处境出发来理解人、理解教育。学生生活中的危机、挫折、遭遇等非连续性事件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我国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生命教育的实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实施,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干预推行;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生命教育内容;要遵循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创新生命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活动。教育学术研究直接指向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而专门化的教育研究则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西部农村的教育中,始终蕴含着教育学术研究的要素。然而,受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以往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化理论被宏伟叙事的话语所掩盖并被学科化。在实施国际项目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使西部农村教育本有的学术传统得到了萌发,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它启示要恢复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关注教育活动中的"草根"理论,这是教育科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目标、内容和实施等都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同时,一些地区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实践也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流于形式上的理论思辨,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制度和实践方面,一定的实施保障以及教育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尚待澄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构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推动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学生道德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把德育教材建设带入多姿多彩的新时代,从而变革了学校德育的整体面貌。当然德育课改中也存在着教学目标虚化、教学设计偏颇、教材使用迷失、忽视农村学生生活等问题。今后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要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提升德育课程的教学品质和研究品质,深化德育课程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传统资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中国大陆只是刚刚起步。但我们必须看到,生命教育在我国植根深厚的化传统,道家贵己重生、轻物重生的思想,儒家以人为贵、以孝为本的理念,道教重人贵生、善待万物的远见,佛教普度众生、反对杀生的情怀,为当代中国生命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本以道家、儒家、道教、佛教为主线,对中国传统化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作一初步疏理和挖掘。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内地开始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而高校的生命教育却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随着高校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高校生命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内在高校生命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实践途径上,更是软弱无力,可操作性较差.为此,从态度说服理论的视角出发,根据"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试图让生命教育真正走进高校.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正从追求宏大理论转向走进学校日常生活,透过教育日常生活的经验叙事来表达人们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走进教师日常生活,让教育研究成为意义言说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