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巍  刘丽 《兰台内外》2012,(4):25-25
一、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数据库建设,是民族学研究的需要。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为民族学研究积淀了丰厚的沃土,奠定了民族学成为社会科学优久长远学科的基础。地方民族档案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地方民族学、民族文化等学科研究之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档案学术,具有实现档案学术可持续发展、实现档案学术影响力提升、实现档案学术合理性回归的学术价值;具有实现档案学科的科学性发展、实现档案学科与相关学科无缝链接、完善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学科价值;具有平衡人类的精神生态、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档案学学科主题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分析一定时间国内档案学的主题结构及演化状况,梳理国内档案学科近20年来的发展脉络。获取1998-2017年间档案学核心期刊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共现关系分时段构建主题网络,展现不同时期档案学的主题结构;根据相似度判断主题之间的演化情况,勾勒出档案学科研究内容的动态变化。根据主题的演化情况得出7条演化路径并归纳出演化的规律;引发学科主题变化的原因有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形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等;预测未来数字档案、档案文化、档案公共服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整合等仍是学科的研究重点,更加重视面向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与其他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跨学科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结果有利于档案学领域学者把握学科的发展脉络,更好地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谱牒应归属于档案范畴。目前研究谱牒的人士主要集中在史学、社会人类学和图书馆学界,档案界在这个领域并无话语权。档案界应该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更多地参与到这个话语圈中来,以完善自己的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5.
朱晓晨  朱天梅 《档案》2023,(10):65-70
基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上位学科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改名为“信息资源管理”背景下,档案学学科发展逐渐突出理论实践双结合的理念,信息资源管理视域下的档案学科建设应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进行转变。从厘清信息资源管理视域下档案学科建设的内涵入手,明析档案学科建设技术、经济、文化三大发展优势,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丰盈档案研究内容与顺应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彰显档案学特色为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寻求最有利的档案学科定位“素养本位”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丰富了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近年来",数字人文"领域作为一个前沿学科,成为人文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数字人文视阈,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主体、客体以及开发模式进行分析,通过新时期社会转型、价值导向、新社会语境及多元叙事体系的变迁解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透析数字人文视阈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主体构成、跨界合作与创新资源开发方式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调研表明:目前,我国档案学界对非物质文化档案管理问题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侧重于简单介绍、概念界定、必要性分析;对基本原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刚起步;尚未引起档案学界之外的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未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内容将更加具体、深化,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闫静 《档案学研究》2020,34(1):4-18
学术史研究对于构建国家学术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学科的成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学史研究不仅是对档案学术领域、学术人物、学术话语、学术著作、学术传统、学派与师承等“学术成果”的钩沉,更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予以透视后的历史哲学反思。探讨档案学史研究的意义、基础和路径,不仅可深化档案学史的研究内容,还可丰富学术史理论的研究成果,促使档案学人树立一种恰当的学科史观、构建学史意识。纵观国内外档案学史研究成果,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学术史研究路径不仅促进了档案学科的学术回归,同时也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档案学科身处变革的风口,探讨档案学科发展应当何去何从具有重要意义。一级学科更名这一事件在为档案学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拓展档案学科发展空间、优化档案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也使档案学科地位被边缘化、独立性被削弱、课程消隐泛化、生源危机加重。由此,本文提出档案学科守正与创新的发展路径。一则,应守学科之本,不断优化档案学科建设。即担当使命,回应并引领社会需求;正本清源,聚焦档案学科研究根本;立足本土,促进档案学科自主创新。二则,应借更名之机,谋求档案学科新增长点。即融合发展,拓展档案学科研究视野;协同开放,培育更广范围的学科共同体;着力长远,探索学科教育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研究是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知识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档案工作实践的进步有着积极影响。数据显示,档案学跨学科研究作为我国档案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层面已经实现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全面交叉,但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程度具有不均衡性,并且档案学跨学科研究的深度不足。指出档案学者需要从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研究方法、调整研究角度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认为档案学与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仍然是今后的重点或是已经得到重视的领域。同时,档案学者开始运用数学、统计学或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对档案现象进行定量的分析或形而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刘鹦 《云南档案》2010,(7):36-37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集信息收集、整理、传播为一体,具有社会文化传播功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社会科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也呈现出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数字化时代和新文科建设背景,展开对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契机和内在需求,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发展的功能作用,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和建议。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技术支持,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可以通过与数据科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范式转换——民族档案学的学科建构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档案学是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却长期滞留于材料移植阶段,迟迟未能完成学科化塑形。该学科的重新构建需要借助于学术范式的转换理念,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民族档案,重组知识资源,从四大维度来开展研究,从而促成具有学科意义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民族档案学的重生。  相似文献   

14.
1997-2008年间共发表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学术论文20篇,通观各学者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为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结构存在着种种不足,难以满足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和发展的需要:二为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学科结构应该如何架构,包括学科体系架构的基点、学科体系架构的原则、实践性教学内容改革及学科体系架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满文档案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研究满族与清朝历史最真实、最直接的原始信息。在多种学科背景下,满文档案的价值也是多元化的。在民族史视野下,这些档案具有发掘包括满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民族性与民族历史的价值;在满族文化史视野下,这些档案具有探讨满族文化模式的价值;在民族语言学视野下,这些档案具有挖掘满语内涵的价值;在旅游学视野下,这些档案有助于满族旅游项目中满族民族文化本真元素的注入,丰富满族民族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高校实施"双一流"推进学科开放竞争背景下,刻画档案学高被引论文主题结构对于认识档案学科竞争力和图情档学科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方法/过程]在述评档案学科竞争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主题、演化和引用结构方面对档案学CSSCI来源期刊近年的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刻画档案学科结构进而评价总体竞争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档案学高被引主题集中在档案工作和学科建设领域;档案学理论、档案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应用三大主题篇均被引位居前三甲,但总体规模相对不足。上述结果表明,档案学科队伍总体发展相对不均衡,档案学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档案工作研究,而对更具竞争力的档案学理论探索和影响学科发展的新兴技术主题研究规模不足。未来提升档案学科竞争力需从增强图情档学科整体竞争力出发,实施统筹划分学科方向并优化学科结构,重构核心领域竞争优势,基于学科融合与开放战略提升档案学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胡鸿杰教授主编的《档案文献编纂学》一书,近期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历史、原则与方法的学科。该书全面介绍和论述档案文献编纂学。在结构上分为思想史、方法论和出版物三个大部分,分别包涵了  相似文献   

18.
“档案热”推动了档案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档案艺术以档案载体为媒介材料、以档案内容为视觉与文化符号参与历史叙事,将真实与虚构、记忆与遗忘的差异转换贯穿于作品始终,展现艺术家诠释的历史事实。档案艺术创作有利于促进档案媒介的开发利用,揭示档案隐藏的情感价值,但也极有可能泛化档案认知,伤害档案的本质属性。这促使档案工作者思考艺术给予档案工作、档案学的多项启示:树立社会档案观,加强档案背景研究,守护档案本质,并寻求与艺术的融合协作;同时,科学认知档案,主动融合他学科,以期在更为宽阔的视野下,探索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和平共处之道,实现档案学发展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文化生态学是用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而中国档案文化则隶属于档案学范畴.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人类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20.
宋代档案文献编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现代学科体系中 ,学科史是学科独立不可缺少的史学支撑点。每一个学科在其成立和发展过程中 ,都必然把自身的源流演变研究 ,作为学科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研究 ,是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课题 ,它的任务在于根据现代档案学的基本观点、理论与方法 ,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档案文献编纂进行系统考察,弄清事实 ,总结分析 ,从而丰富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知识和理论 ,推进学科的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以后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