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高考新题型“读后续写”进行了解读,归纳了学生完成“读后续写”任务时所产生的典型问题。以一节读后续写指导课为例,提出了构建“读后续写”后续情节的策略:利用拉波夫叙事结构科学解读文本,构建内容、语言、情感支架;研读段首句,合理推测故事发展大致方向;依托故事主题本,挑选情节细节,完成具体情节设计。  相似文献   

2.
强实践、重操作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其动手实践也只建立在“教师说、学生做”的基础上。“做中学”要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做”,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与“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建立,要充分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应用、综合性强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听障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认知能力强,但抽象记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故看人做事往往停留在表面。其生理上的缺陷又造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普通儿童更多,这对他们自尊心的打击很大,他们往往会形成自卑、自怨自艾、情感淡薄、嫉妒猜疑、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低下等特点。叙事疗法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改写故事”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有动力。教师通过叙事心理治疗可以提升儿童情感的丰富度,让儿童的心理得以成长。儿童通过对故事的描述、改写等,又能促进自身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叙事疗法与聋校的阅读教学形成了共融互助之势。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新课程除此之外还提倡作文教学要“做中学”、“读中学”、“讨论中学”。仅就“读中学”来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学生阅读有课内外之分,但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从阅读课入手,重视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法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案例的意义,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操作过程,提出案例教学实践中应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三年级以上的语文教材把作文训练编排在每单元的最后,体现出读中学写、从读到写的训练过程。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研究单元作文训练的特性,对于改革作文教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很有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单元作文训练要注意体现六个特性,打破传统作文教学“半月谈”的旧框架,把单元作文训练渗透到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一、材料积累的超前性。“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体会到科学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近几年我校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科学探究案例。但是,要把科学探究大面积地推广到教学当中仍有许多困难,其中时间、场地、仪器、材料、班级容量大及教师负担重等因素,是影响科学探究实施的多个“瓶颈”,一直困扰着我们。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反思体会到:巧妙地开发课程资源,对于克服上述困难,充实科学探究有着积极的作用。就此与同行做一交流。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的时间设置带有鲜明的“夜化”倾向,并且给人以增强性的叙事效果。首先,从叙事机制来看,为了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水浒传》不仅将故事的发生时间具体到“是夜”、“当夜”等时间段,而且还细化到更次明晰的“三更”、“四更”、“五更”等更次,乃至“已牌时分”等时刻,既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惊险度,又增强了结构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其次,从叙事视角看,作者善于通过灯光月色的设置,来打开文本人物的内部限知视角,从而增强了读者对人物行踪的身临其境质感。再次,从叙事意趣看,作者善于通过将人物活动布设在灯前月下,给人以“加倍”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增强故事审美意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法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实施案例教学法,要特别注重案例选择这一环节。教师要从理论出发,从学生兴趣点出发,从授课学生专业出发,精选案例;要选择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案例;案例要覆盖多个知识点,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本文探讨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教师专业发展要推行教育叙事研究,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困难,探讨如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推行教育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由单一化的技能型人才向知识理论与技能实践并重的“双高”要求迈进。但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缺乏“教”“学”“做”的融合,很难满足“双高”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教师要搭建“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以此突破中职语文教学的“瓶颈”。文章从调整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搭建网络平台等方面着手,提出将学生从“被学习”中解放出来,推动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在57回和58回中写了“假悟空”的故事。这个“假悟空”的故事似乎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特别重视,而是与一般妖精故事等量齐观。笔者以为,如此则没有领会这个“假悟空”故事的真正底蕴。 这个“假悟空”和西天路上所有的妖精有一明显的不同。西天路上其它妖精或要吃唐僧肉、或要逼唐僧婚配、或制造麻烦、或不行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指出:“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对于“做中学”模块的实施,我一直在努力达成以上的理念。但是在模块的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在探究式科学课堂中出现的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中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堪忧 ,重阅读、轻写作的传统观念难破 ,教师难教 ,学生厌写 ,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几成痼疾。当今之计 ,似应从确立“写作重于阅读”的观念入手 ,多方激兴趣 ,降低教学要求 ,落实“三多” ,改进教学 ,方能走出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涵“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中职物理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物理观念、模型构建、科学思维、教学方法的培养;特别强调教师要“做中教”、学生要“学中做”。这正是和陶行知教育“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完美统一,也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时代意义。本文将从物理课堂入手,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阐述在中职物理课堂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对他人或自身教育故事的叙事研究与反思,从中获得经验意义的实践活动就是故事教育。故事教育能尽快让青年教师成为一名自主反思式实践的教育者,从新手转变为专家型能手。从日常教育经验和现象中进行持续性地、自主地故事教育是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哈拉维的理论叙事特点突出,具有"后理论"的特点。她注重剖析"什么样的故事在讲述故事",不仅关注当代科学是如何叙事的,并据此提出了"SF"理论叙事系统,更尝试以叙事的方法做理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曾在《小学阅读十要》一文中指出:“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动口、动笔”。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读中学写”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途径,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并提出运用科学史素材,引入事实案例和加强实践教学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