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影响龙眼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褐变的主要因素。以PPO催化邻苯二酚变色为基础,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PO的相对活性,考察了不同pH值、温度、时间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龙眼果实在贮藏初期及低pH值、低温和柠檬酸存在的条件下,PPO活性较低或受到抑制,有利于果实的保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verruculatum Cuvier)肠淀粉酶、肝胰腺淀粉酶和胃淀粉酶以及相应的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和pH值对瘤背石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在5—75℃时,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35℃和30℃时活性较高;肝胰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35—45℃和50℃时活性较高;胃淀粉酶活性在25—45℃维持较高水平,随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在50℃时较高.在pH为3.0—8.0范围内,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均为6.0;肝胰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9和5.4;胃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5和6.0.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肠淀粉酶、肝胰腺淀粉酶和胃淀粉酶活性均远大于肠纤维素酶、肝胰腺纤维素酶和胃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广玉兰花酪氨酸酶的活性及影响因素,从广玉兰花中提取酪氨酸酶,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在不同温度、pH值、底物浓度下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研究了效应物苔黑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广玉兰花酪氨酸酶催化的是单酶单底物的酶促反应;广玉兰花酪氨酸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 H值为6. 5;以邻苯二酚作底物时的广玉兰花酪氨酸酶的Km=0. 025 mol/L,Vmax=166. 7 U/min;在0. 05~0. 25 mmol/L浓度范围内,苔黑酚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抑制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腾冲热海采回一批高温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46#样品,对该样品进行纯化分离,得到产生菌和指示菌;通过对热杆菌素产生的发酵条件研究,发现热杆菌素产生的最适培养温度为60℃,最适初始pH是7.8,而菌体生长最适温度是50℃,最适初始pH是7.0,热杆菌素是在菌体生长到对数期开始产生,与菌体的生长、培养液pH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木聚糖酶的稳定性及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结果发现,木聚糖酶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pH值稳定性。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2。  相似文献   

6.
荷叶离褶伞摇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摇瓶发酵法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玉米面;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碳氮比为16:1;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面200g/L,蔗糖15g/L,麸皮35g/L,酵母膏1.5 g/L;最适发酵条件:pH值7.0,温度26℃,接种量10%,转速160r/min;稳定生长期为接菌后6-8d.  相似文献   

7.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Pleurotus abalone 8120)和平菇P54(Pleurotus ostreatus 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7.2~8.0;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8.
以黄粉虫为材料,采用盐析、亲和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及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制得纯化倍数约33倍,回收率为38%,比活力为294.7U/mg的几丁质酶制剂.在此基础上,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考察黄粉虫几丁质酶的性质.结果表明:该酶催化水解几丁质的Km值为71.4mg/L;酶的最适pH值是6.0;最适温度为45℃左右;酶在pH 5.0~7.0,45℃以下酶活力稳定性较好.Na+和K+对酶活无影响;Ca2+、Cu2+对酶活起先扬后抑作用;Mn2+、Mg2+、Fe3+、Al3+对该酶活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种易褐变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3-27
以四种常见果蔬为原料,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匀浆法提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考察了不同来源PPO的活力差异,分析了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并对多种酶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比较,为控制加工过程中果蔬的酶促褐变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左旋多巴为底物,马铃薯、茄子、双孢蘑菇和富士苹果的PPO活力分别为8.63、3.81、31.08和2.82U/m L,米氏常数分别为5.89、21.31、4.23和16.69mmol/L;熊果苷对四种PPO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而曲酸和抗坏血酸对PPO酶活的抑制明显,其中曲酸的抑制为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10.
李毅然  宋旸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2):59-62,67
实验以B3(Pseudom-onas)、B6(Bacil-lus)、B7(Bacil-lus)、D4(Pseudom-onas)为石油降解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培养时间、石油浓度、温度、溶氧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各单菌降解石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菌最适宜的石油降解条件.四株菌在纱布封口1、60 r/min振荡培养12 d较为适宜,它们适宜的降油石油浓度、温度和初始pH是:B3为4 000 mg/L、32℃、pH8.4,B6为3 000 mg/L、32℃、pH 7.3,B7为4 000 mg/L、26℃、pH7.3,D4为3 000 mg/L、26℃、Ph 7.3.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温度、pH、水浴时间下杏鲍菇菌柄中SOD酶比活性及其保留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柄具有较高的SOD活性,25℃下,比活性可达351.4U/mg prot,最适宜保存其活性的pH为7.80,杏鲍菇菌柄中的SOD热稳定性突出,即使在100℃下水浴15min后,其SOD酶活保留率仍然高达74.17%(以25℃时测定活性为100%),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但长时间的高温条件会使SOD酶活性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分别考察了竹炭、纳米级零价铁和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0.2 L、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去除率,并探讨了竹炭投加量、溶液pH值、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去除甲基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L浓度为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竹炭投加量为0.015 g、30℃、pH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甲基橙染料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94%,而竹炭本身的去除率仅为13.6%.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湛江港礁膜配子的成熟放散与温度、光照、比重和pH值的关系,并对黑暗时间对配子接合及合子附着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80.13μmol/(m^2·s)左右、pH值为7.9、比重为1.018的室内培养条件下,为礁膜配子体成熟和配子囊大量放散配子的最适宜生态条件。早期合子附着的适宜黑暗时间为5—6h。  相似文献   

14.
磁流体对工业废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罗新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119-12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为10nm的Fe3O4磁性微粒,分散于水中生成饱和磁化强度35mT的水基磁流体,用此磁流体对模拟与实际废水中Cr(Ⅵ)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0.5h。用Langmuir等温模型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探讨了磁流体对Cr(Ⅵ)的吸附机理,该过程为单离子层吸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磁流体对实际制革废水中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66.5mg/g,废水中残N/Cr(Ⅵ)浓度为0.2mg/L,低于工业废水排放的国家标准(0.5mg/L)。  相似文献   

15.
The glutaraldehyde cross-linked chitosan beads were prepare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urease was immobilized onto the beads. The activity and the yield of enzyme activity of the immobilized urease were 10.83 U/g carrier and 47.7%,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immobilization were 1% of glutaraldehyde volume fraction, 10 mg/g of urease/beads weight ratio, 24 h of the processing time and pH 6.5 of the reaction medium for immobilizati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immobilized urease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free enzyme. The optimum pH values were 6.5 and 7.0 for the immobilized and free urease,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60℃ for the free urease, while it shifted to 65 ℃ for the immobilized enzyme. The Michaelis constant Kr, was 9.1 mmol/L for the immobilized and 12.5 mmol/L for the free urease. The immobilized urease retained 40% of its initial enzyme activity even after 10 repeated uses. The immobilized urease stored at 4 ℃ retained 46% of its initial activity even after 35 d.  相似文献   

16.
钕铁硼永磁材料电沉积制备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推导出合适的电镀液配方.通过研究镀液的pH值、电流强度、镀液温度、电镀时间和硼酸含量等电沉积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对电镀结果的影响,最终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72 g/L甘氨酸和30g/L氯化铵作混合络合物,36 g/L的硼酸作稳定剂,主盐浓度分别为12 g/L的氯化钕4、0 g/L的氯化亚铁;pH值为3.15,温度为45℃,电流密度J为1.0 A/dm2,电镀时间为15 min.该工艺能产生均匀、致密的光亮镀层,为制备NdFeB永磁材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新途径。以竹屑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时间、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MB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增大,吸附剂对MB的吸附量增大,pH在5-9间变动,吸附剂对MB吸附量变化不大;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剂对MB吸附能力增强;在吸附120min,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25℃、35℃、45℃时,吸附剂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6.38 mg/g、121.95 mg/g和125mg/g;竹屑吸附剂对MB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8.
陈颖  黄升谋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8):43-46,50
利用锯末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1,投加量为1.5g/L,温度40℃,吸附时间为60min,亚甲基蓝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5mg/L为吸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锯末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脱色率可高达96.06%.  相似文献   

19.
膳食纤维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酶碱法在西瓜籽仁及糯豆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西瓜籽仁最佳工艺条件:碱解温度为60℃,碱解pH为10,酶浓度为12 mg/mL,酶作用时间为50 min.在此基础上所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为23.96%;糯豆渣最佳工艺条件:碱解时间10 h.碱解温度55℃,碱液浓度1.5%,料液比1∶7,在此基础上所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为28.86%.得到的膳食纤维可用于乳制品、饮料及儿童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