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治疗中的意义。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变化及CD4+/CD8+,并根据其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将患者分为比值正常型、比值倒置和比值超高型3个免疫亚型。同时按常规治疗和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单独常规治疗时。3个亚型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时,比值正常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而免疫倒置型和免疫异常型(比值减低和增高)患者总有效率较同组常规治疗疗效均显著提高(P〈0.05),也显著高于比值正常者(P〈0.05)。结论: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着CD4+/CD8+的失调。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密切的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了解病情和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研究,用荧光单抗CD4^ 、C8^ /CD28^-,CD8^ /CD28^ 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和计数。检测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CD4^ 无明显变化;CD8^ /CD28^-增加;CD8^ /CD28^ 减少。我们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除对症处理外,另须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功能药物,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进  盛丹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40-140
目的:探讨脉血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对PNS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治疗组除加用脉血康制剂外,两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缓解期进行24小时尿蛋白,血BUN、Scr测定,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脂蛋白,血液流变学,肾功及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高血脂症,减少尿蛋白的丢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在SLE分子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方法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确定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证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43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3倍、0.26倍,K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94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2、0.21倍,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于一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其中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在患者群中变化显著,初步断定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众健美操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A1c和T细胞的影响机制.方法:30名Ⅱ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大众健美操训练,在训练前后测定血红蛋白A1c、全血计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大众健美操训练后,患者的血红蛋白A1c、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CD4+、CD8+和CD4+/CD8+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大众健美操训练可以通过对血红蛋白A1c和T细胞的影响,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机能,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治疗亚综合征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治疗,针刺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对照组不实施任何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第2、第4、第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2周末、4周末、8周末分别为23.5%、47.1%、79.4%,对照组分别为11.1%、16.7%、22.2%,2组4周末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8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8周末疗效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亚综合征抑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对HIV湿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HAART治疗1年以上的HIV湿疹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最终完成治疗者30例,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抽取肘部静脉血约4m L注射至单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每侧穴位约2m L;对照组患者在单侧曲池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约2m L。所有患者均3天注射1次,两侧穴位交替进行,共治疗90天。两组患者均给予HAAR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脾虚湿阻证和血虚风燥证两种证型皮损改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丘疹、脱屑、苔癣化、瘙痒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脱屑、苔癣化、瘙痒等症状体征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能改善HIV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皮疹改善方面,自血穴位注射在以虚证为主的证型方面较普通穴位注射明显,且自血穴位注射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相似文献   

8.
TH17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二十年里,对TH1和TH2细胞的分类构成了人们理解CD4+T细胞免疫学功能及它们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节中作用的基础.近年来,新的免疫学理论认为初始T细胞可以在不同细胞因子及环境因素作用下分化为TH1、TH2、TH17和Treg细胞,几种效应细胞分别受到不同转录因子的调控,在体内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H17细胞的发现更多的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相关,它是T细胞分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β和IL-6共同作用下分化为TH17细胞.同时它的分化受体内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将从效应T细胞TH1和TH2、Treg细胞及DC细胞等对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角度分析TH17分化及其调控机制,这将对深入理解TH17细胞形成、分化和体内调控,并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冶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赤芍颗粒对DC/IL-12/CTL免疫通道中相关免疫因子的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明确赤芍颗粒打破HBV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赤芍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CD80、CD86、HLA-DR、IL-12、CD8+T细胞数及血清HBV-DN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赤芍颗粒能显著改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免疫指标,抑制HBV-DNA复制,打破CHB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与DC/IL-12/CTL免疫通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外周血CD83+细胞检测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树突状细胞(DC)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了65例慢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83+细胞的水平。结果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83+细胞的水平与病情、短期内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说明DC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D83+细胞的检测有助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短期内预后的判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取6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原位杂交检查,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病变区存在增生细胞,且主要为组织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呈现聚集状,且有髓过氧化物酶强表达,增生T淋巴细胞中,存在CD4、CD8阳性表达,且在T细胞中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检验显示62例患者中,5例存在阳性细胞,阳性检出率8.06%(5/62),其余57例均呈阴性。结论:临床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以淋巴结活检为主,以明确其病理学改变,病灶区域细胞颗粒酶B、TIA1、CD3、CD4、髓过氧化物酶呈现阳性免疫表型,能有效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在SLE分子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方法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确定TRIM,KLRCl,IL-4R及EGR-1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证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43倍,IL-4R基因与EGR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3倍、0.26倍,KLRC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94倍,IL4R基因与EGR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2、0.21倍,LRCl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于-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其中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在患者群中变化显著,初步断定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膏方联合HAART促进气虚型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型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膏方联合HAART,对照组单纯使用HAART,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没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卡氏积分、ALT都没有差异;两组治疗前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组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均增高。结论:健脾益气膏方联合HAART可以促进气虚型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4.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测定56例正常蛋白尿患者(NA组)、60例微量蛋白尿患者(MA组)、68例临床蛋白尿患者(CDN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cy浓度,并比较各组的β2-微球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EA)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显示,T2DM患者血清Hcy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清Hcy含量与β2-MG、UAER、BUN和CREA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0.59、0.43、0.40),P0.05。提示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动态观察糖尿病肾脏的病变程度,帮助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越  何建如  陈小青 《科技通报》2002,18(4):281-283
目的 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 ,CD4^ ,CD25^ ,CD95^ ,CD3^ /CD25^ ,CD8^ /CD28^ ,CD8^ /CD28^-,CD19^ 对淋巴细胞标记和计数。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体内CD3^ ,CD95^ ,CD3^ /CD25^ ,CD8^ /CD28^ 减少,CD4^ ,CD25^ ,CD19^ 无明显变化,而CD8^ /CD28^-增加。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B淋巴细胞变化不大,T淋巴细胞因大量凋亡而总数减少,亚群的变化又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IGF II)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 E1细胞促增殖、存活和影响一氧化氮(NO)水平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株MC3T3 E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GF II,用MTT法、酶化学法检测MC3T3 E1细胞增殖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 IGF II对MC3T3 E1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在1~100ng/m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第3天时100ng/mLIGF II组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培养5天和6天后,对照组细胞6天OD值明显低于5天OD值(P<0.01),而100ng/mLIGF II组细胞6天OD值则显著高于5天OD值(P<0.01).结论 IGF II能促进MC3T3 E1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NO产生,并具有抗MC3T3 E1细胞死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II)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促增殖、存活和影响一氧化氮(NO)水平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GF-II,用MTT法、酶化学法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 IGF-II对MC3T3-E1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在1~100 ng/m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第3天时100 ng/mL IGF-II组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培养5天和6天后,对照组细胞6天OD值明显低于5天OD值(P<0.01),而100 ng/mL IGF-II组细胞6天OD值则显著高于5天OD值(P<0.01).结论 IGF-II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NO产生,并具有抗MC3T3-E1细胞死亡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对照组用GM-CSF和IL-4诱导DC,参麦组另加参麦注射液,两组均自第5天起加TNFa促成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培养10天的DC用流式细胞仪做表型检测;用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DC上清中IL-12分泌量.结果 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及参麦注射液干预诱导10天,表现出典型DC形态,对照组和参麦组DC形态无差异;两组DC的CDla、CD40、CD80等表面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参麦组DC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参麦组DC分泌IL-12的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IL-12的表达,增强DC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治疗效果。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关爱型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观察组血压为(158.6±5.1、96.4±3.6),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为(143.2±3.6、8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93.9%,高于观察组满意度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相关知识总体了解度,实验组总体了解度96.2%,高于观察组总体了解度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在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取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将其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及对照组。实验1组使用脂多糖处理,实验2组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孵育后再使用脂多糖处理,实验3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血管生成素处理,对照组则使用不含有血清的M199进行培养,对四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1组细胞的DNA亚二倍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2组细胞的DNA亚二倍体含量高于对照组而低于实验1组,组间均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实验3组的DNA亚二倍体含量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由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体现为一种保护性的效果,这样的作用机制可能促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生长及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