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七种方法分别对紫虫兆(Ceratophysella),棘虫兆(Orthonychiurus),刺齿虫兆(Homidia)及鳞长虫兆(Lepidocyrtus)等4属跳虫进行基因组提取,通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跳虫基因组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①用SBB法可以有效的提取跳虫的基因组DNA,并且所提取的DNA可以供其线粒体12s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所用;②使用改良TE法提取跳虫的基因组比原方法效果更好且更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2.
北方温室栽培天麻技术 ,经过承德茂源天麻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北承德丰宁县三年的研究 ,取得圆满成功。天麻产量较川、陕、豫等天麻主产区还要高 ,每 m2 可产鲜麻 1 5 kg左右 ,最高可达 2 0 kg以上 ,天麻增长率可达 1 0~ 3 0倍 ,平均达 2 0倍。该项研究的成功 ,填补了北方天麻栽培的空白 ,并有望成为承德的一个新兴经济产业。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野生资源日趋枯竭 ,传统的人工栽培集中在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省。由于天麻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北方露地基本无法栽培。承德茂源天麻公司采用温室栽培 ,解决了北方自然条件的不足 ,满…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用玉米穗轴为主要原料,采用半地下塑料大棚栽培天麻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得出了适于玉米穗轴栽培天麻的蜜环菌菌种、培养蜜环菌的培养基组分,对玉米穗轴的处理方法及半地下栽培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山大人稀、地方偏僻的小峰乡是宜昌县科技较落后、经济较贫困乡之一。为了兴乡富民,1992年以来,我校聘请宜昌市林校王少柏老师及本乡农民“天麻状元”黄廷锦为天麻生产兼职教师、技术顾问,在全乡8个村大力推广天麻栽培技术、发展天麻生产,使全乡天麻由1991年的1000多窖发展到今年的8万窖,实现产值800万元,纯利592万元,乡人平纯收入296元,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徽州雕刻的历史起源,然后通过徽雕竹木艺术品适用的防霉、防虫、防腐、防裂药剂的筛选研究,进行硼酚合剂、有机磷类药剂、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等复合型药剂配置,通过高温浸渍、真空、加压、喷淋等工艺技术,对徽雕竹木艺术品进行“四防’’处理。采用硼酸盐等系列防腐剂,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此种工艺处理技术,可以满足徽雕制品的“四防”要求,达到有效防霉、防虫、防腐、防裂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围食膜作为昆虫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无疑在昆虫中肠生理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结构、功能、组分、以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开发以围食膜为靶标的新的生物杀虫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前言 天麻地上无叶,茎如箭杆而赤,又名“赤箭”,别名独摇草、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地下无根,又喜生长密林处,自古以来就被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古语云“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深山发芽”,是因为其独特的生活繁殖方式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天麻为多年生寄生草本,高30~50cm。地下块茎肉质肥厚,长圆形,有不很明显的均匀环节。块茎项芽成熟期生出直立的地上茎,高约100-150cm,红棕色。  相似文献   

8.
运动锻炼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血小板内存在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自身能合成一氧化氮。血小板源一氧化氮,在调节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血小板再摹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并能延缓动脉血栓的形成。高血压时血小板内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功能下降,运动锻炼可改善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功能,促进血小板L-精氨酸跨膜转运,提高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和血小板源一氧化氮活性。运动锻炼对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调节作用可能是运动防治高血压血栓性并发症的一个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用电化学的方法对不锈钢进行着色,随着着色时间的增加,出现一系列不同颜色的着色膜.对着色膜的显色机理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得出着色膜显示的颜色与着色膜厚度和折射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固体表面结构对液滴撞击液膜后演变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CLSVOF方法模拟液滴撞击不同尺寸槽道上的表面液膜的流动过程,获得不同槽道高度和宽度时液滴撞击液膜后的演变行为,探索撞击速度、液膜黏度和表面张力对撞击后液膜铺展行为、水花飞溅高度和二次液滴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槽道结构对液滴撞击液膜后的动态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槽道高度的增加,冠状水花厚度越薄,越容易产生二次液滴;随着液膜黏度的增大,则抑制冠状水花形成与二次液滴的产生;液膜表面张力减小时,射流更加明显,二次液滴数更多,飞溅现象提前,冠状水花消失时间延后。  相似文献   

11.
游泳训练对MMP和细胞凋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运动大鼠肌细胞MMP细胞凋亡率的关系,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MMP、DNA倍体分析,JEM—1200EX电镜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游泳训练可诱发细胞凋亡和MMP的改变,细胞凋亡可作为评定运动性疲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金属针与非金属针针刺对长时间电刺激诱发的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蟾蜍半腱肌,分离出两束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束骨骼肌细胞数量在20个左右。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长时间电刺激对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实验组在刺激结束后即刻给予不锈钢针或竹针斜刺。结果:长时间电刺激导致骨骼肌细胞的膜电位向去极化方向发展;不锈钢针和竹针针刺均具有促进长时间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的作用,二者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对骨骼肌损伤的疗效与针的材质无关,只要取"阿是穴"斜刺,则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在45 min持续电刺激前后的变化,以及针刺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骨骼肌劳损的机理。方法:取雄性蟾蜍半腱肌,分离出两束肌细胞,每束骨骼肌细胞数量在20个左右,随机分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实验组在刺激结束后即刻给予针刺。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电刺激(强度2~4V,波宽50 ms,时间45 min,频率2 Hz)前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结果:45 min持续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的膜电位降低,向去极化方向发展;针刺能促进持续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在本实验条件下,这一作用没有传递到与之临近的另一束肌细胞膜上。结论:针刺确有促进持续电刺激诱发的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mg/L,10mg/L,30mg/L,50mg/L,80mg/l)的乙酸铅对蚕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乙酸铅对蚕豆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mg/L的乙酸铅是蚕豆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与对照相比较,该浓度使得蚕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保护酶系统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了,但随着浓度的增大,膜相对透性、Pro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了,说明高浓度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膜的透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Nafion117表面粗糙化和“预先溶胀法”制备技术提高了微型PEM燃料电池膜电极(MEA)的极化性能. 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检测手方法证明, Nafion117表面粗糙化后扩展了催化层/质子膜三相界面区域,增大了电化学反应的催化活性点,降低了界面的接触阻抗.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和非定常面元法,实现了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薄膜在拍动中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并研究薄膜在小攻角沉浮运动时,在惯性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下的非定常变形响应及对应的气动特性. 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沉浮运动条件下,薄膜的柔性有助于改善其气动性能,即薄膜弦向、展向弹性模量减小,引起柔性变形幅度的较大增加,则作用于膜上的平均气动升力也相应显著增高,而平均升力与平均气动功率的比值仅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1,6-二磷酸果糖对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安静组,空白运动组和服药运动组;服药组小鼠短期连续服用1,6-二磷酸果糖(FDP)后,有氧耐力明显提高,45min游泳运动后,红细胞膜Na^ -K^ -ATPase的活性明显上升,血浆丙二醛(MDA)及血乳酸浓度增幅明显下降,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观察一次大负荷运动后线粒体的分布以及线粒体SDHA和CytC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42只SD大鼠经适应后随机分为安静组(6只)和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组(36只)。运动组在跑台上进行90 min速度为16 m/min的离心运动,坡度-16°。运动后分别在0、6、12、24、48、72 h取材。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分布,western blotting测定骨骼肌线粒体SDHA和CytC蛋白的表达。结果: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骨骼肌肌膜下线粒体面积和数量均升高,肌原纤维间线粒体面积和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与安静组相比,肌膜下线粒体面积增加明显;骨骼肌线粒体SDHA蛋白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CytC蛋白呈现升高趋势。结论: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分布出现肌膜下聚集现象,且线粒体SDHA蛋白表达在运动后下调明显,可能是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主要部位.力竭性游泳诱导的内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增加构成了红细胞膜的损伤,进而导致红细胞损害及变形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微孔膜进行表面改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表征膜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考察了改性膜的水接触角、水通量以及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动态抗污染性能力。结果表明,改性后聚丙烯微孔膜的水接触角从100°减小到40°,膜的水通量提高,污染率下降。改性后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