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近代以来更是连年不断。究其原因,既有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也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文章认为,自然因素是导致灾害的直接原因,政治、经济因素虽然不会促成某一种自然灾害的直接发生(1938年黄河决堤事件是个例外),但是,腐败的政治、落后的经济,使近代政权既不会在自然灾害发生前的防灾、御灾上有多大作为,也不会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抗灾、减灾上有多大成效,从而加剧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近似字     
英文里面有许多近似字,它们大多数是由同一个字根(root)引申出来,拼法(spelling)及意思极为接近;或者拼法完全不同,但是,意思仅有些细微的差别。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辨别这些近似字的拼法、意思及应用,才不会因混淆不清而搞错了。这里所讨论的近似字,都是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4.
英文里面有许多近似词,它们大多数是由同一个词根(root)引申出来,拼法(spelling)及意思极为接近;或者拼法完全不同,但是,意思仅有些细微的差别。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辨别这些近似词的拼法、意思及应用,才不会因混淆不清而搞错了。这里所讨论的近似词,都是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探究学习离不开必备的学习材料,它是探究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载体,任何探究目标的达成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材料而实现。这些材料不是随意选择的,它们之间必须存在某种联系,学生通过与这些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揭示一系列有关现象的内在联系。反之,如果材料杂乱无联系,就很难使探究活动步步深入,当然也就谈不上有所领悟或发现。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材料都适合于探究。有些内容,特别是一些抽象言语信息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所能概括出来,不利于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有些内容,由于材料、设备或者由于学生学习准备情况的限制,也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历史进程的动因乃是这些不同的历史模式观的共同问题。无论这些因素是什么,它们在未来会一如既往地发生作用,除非千禧年已经降临我们或即将莅临。通过认识自己的过去,或者依稀觉察神意,人类获得一种未来感。但是,究竟未来的一部分出自自由选择.还是整个未来都是无可变更地由不受人类控制的原因决定了的,这决定了他们对未来有不同的期许。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效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因此,教材除讲述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外,还以我国的台风灾害为例,分析了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发生机制和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灾害"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他们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因此,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尤为重要,对待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实地操作演练等形式的实践才能使全校师生熟练掌握预案,进一步掌握逃生技能。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  相似文献   

9.
古罗马的历法和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时间单位,日、月和年是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以及地球绕太阳转动等自然现象所形成的周期。在地球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时间本身反复重现,一次一次没有特征。但是如果把时间同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和发展,尤其是同人类的活动联系起来看,时间就有了色彩:日日、月月、年年都有了差别。在有些日月和年代发生了大事,于是这些年月就成为值得记忆的年月。历史学上的年代学就是要研究古代各民族如何记录和保存这些值得记忆的历史大事的年代,研究并确立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同今天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常不把交替环节的时间进行单独计算或者设计活动,习惯把它们直接归入到生活活动或者教学活动中,在书写教学计划时也不会针对交替环节的组织作专门的书面设计,所以交替环节的活动或者状态时常会被忽略。然而这些交替环节正是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重要方面,也是展现班级常规、幼儿自主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
一、简单概率的计算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也有些事情是一定不会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是确定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是可能会发生的就是事情的可能性。同学们通过摸球、玩转盘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了初步认识,能直观地感悟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就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用来直观描述。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简单概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观念中通常不会把智力与植物联系在一起。但是,美国植物学家近期利用新的基因知识,惊讶地发现在植物世界中也会发生类似脑力活动的行为。植物遗传学家史密特说,这种现象非常地令人惊奇。可能是因为植物固定在一个地方,当它们遇见危险时,不得不采取一些“聪明”的举动。希博斯教授也认为,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走动,为了弥补这一弱点,它们的D N A螺旋体周围排列着一些基因,能够指示它们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生物学家直到最近才确切地了解植物是如何做出这些举动的。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基因,有些可以帮助植物辨别出什么时候白昼变…  相似文献   

13.
地震     
2005年11月26日,江西省瑞昌市遭遇了一场里氏5.7级的地震,有18人丧生,数百人无家可归。地震是地球上最具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当你读这篇文章时,地球上就会有一些地震发生。大多数地震你不会注意到,原因在于,你居住的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平稳,或者你距地震很远,或者地震级别太小而注意不到。地震是由于地球深层的岩层突然断裂而引发的。岩层长期处于地应力的作用下。如果某处的地应力太强使岩层断裂,就会发生地震。但是,岩层承受的最强地应力究竟是多少,却仍然未知。中国处于亚欧板块,这是板块之间互相撞击的区域,因此地震活动频繁。科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多数与全球变暖有一定的联系。全球变暖后海平面不断上升,大陆冰雪快速融化,一些沿海城市受到严重威胁。而内陆城市主要面临的灾害有大风、冻害以及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非常有必要。一、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自然灾害一般是指给人类生存及环境造成威胁或者破坏的自然现象,通常包括沙尘暴及地质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与环境破坏有直接联系,人们需要从  相似文献   

15.
农业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市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农业商品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却可能会造成农民的贫困、自然灾害和饥荒的发生以及社会救济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繁荣。虽然农业商品化的这些结果有其阶段性、社会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但是自然灾害、饥荒及其预防和救治则可能是由农业商品化问题所引发并且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问题。因此,这些都促发我们对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8年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又先后发生了玉树和芦山大地震。这些地震灾害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于是人们在想:在目前人类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报依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能不能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完善的灾害管理体系,做到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自高等教育机构创建以来,它们与权力当局之间那些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关系问题时常表现得非常复杂;这些问题有些是临时性的,有些则是结构性的。它们引发了关于大学师生在教育、科研和管理方面是否具有独立性这一重要的持久争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育手段和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有些教师或者把它们当成代替板书的工具,或者过度追求形式,分散了学生注意力,从而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适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下是我们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中学科技》2014,(2):38-39
电子实验室 科学家称,未来的汽车将会自动驾驶,并且相对于人类而言,机器人是更好的驾驶者。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机器人不会酒后驾驶,不会分心,也不会愤怒或者入睡。机器人没有各种情绪,它们是纯理性的,比人类更安全、高效的驱动程序,并且还可以预测交通以减少拥堵。  相似文献   

20.
【“课标”阐释】 本节的“标准”为“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该“标准”旨在通过学习.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其学习目的是防灾、减灾,所以,“课标”除了要求了解其对人类的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