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和信息技术法对不同类型世界优秀110 m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世界优秀110 m栏运动员的全程分段时间和全程速度变化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不同类型世界优秀110 m栏运动员的特点,提出了各自的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雅典田径世锦赛男子110m栏和女子100m栏决赛运动员速度、时间参数的统计处理与分析,表明最大栏间速度是决定成绩的关健因素,只有当最大栏间速度达到更高水平,保持速度的能力才更有意义;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成绩与平均过栏时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从分段时间看,影响成绩的关键区域是第二和第三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110m栏运动员跑跨若干技术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我国110m栏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通过收集的我国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锦赛前7名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跨栏步在起跨攻栏阶段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无显性差异,但下栏距离明显偏长而使跨栏步腾空时问耗时多于对方0.5s,占两组比赛成绩差值的85%;另外,虽然全程速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与世锦赛选手大体一致,都呈“~”型,但栏间最高速度、保持速度的能力以及终点加速冲刺的能力均明显差于对方,这些都有待于我国运动员今后努力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雅典田径世锦赛男子 110 m栏和女子 10 0 m栏决赛运动员速度、时间参数的统计处理与分析 ,表明最大栏间速度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因素 ,只有当最大栏间速度达到更高水平 ,保持速度的能力才更有意义 ;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成绩与平均过栏时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从分段时间看 ,影响成绩的关键区域是第 2和第 3跑段。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的时间和速度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探求其合理时间特征和速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起跑至第1栏的速度与冲刺阶段的速度呈高度显著负相关,起跑阶段的过度加速是造成冲刺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栏间最大速度与保持较快速度的能力、栏间速度的平稳性、栏间速度最大下降率、栏间最大速度利用率等因素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合理控制起跑加速阶段的速度和栏间最大速度,保持全程速度节奏的平稳性是充分发挥自身速度水平的重要技术因素;栏间步频的变化与其他重要栏间速度指标具有高度显著性相关,栏间步频的变化是影响栏间速度变化的主导因素;维持步频的能力是保持全程栏间速度节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跑的节奏与速度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不同水平400 m栏运动员全程跑的节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竞技水平高的运动员采用A型变换节奏的人数最多,而竞技水平稍低的运动员采用的变换节奏则由D型向G型变化;世界优秀110 m栏运动员栏间跑的最大速度出现在下第6栏时,女子运动员栏间跑的最大速度则出现在下第5栏时;百米栏途中跑的栏前支撑时间与跨栏步腾空时间之比约为1:3,下栏后支撑时间与跨栏步腾空时间之比约为1:4,男女运动员栏前水平速度与栏后水平速度的变化幅度约为3.5%~5.5%.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国际田联公布的世界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年龄和比赛成绩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世界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100m速度、速度利用率等参数,对于了解世界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的竞技特征,提高和保持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400m栏是人体极限运动项目之一,全程的速度分配、各栏间速度的发挥和利用程度,以及各栏间及全程的节奏在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十分重要。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在比赛条件下拍摄优秀运动员跨栏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孟岩全程技术动作还不是很稳定,主要表现在栏上时间不稳,栏间用时相差较大,后期步频下降较大;栏上动作起跨角过大,起跨距离小,造成身体重心过高,起伏波动大,影响了速度的发挥。同时摆动腿小腿伸展不够,动作不够舒展。建议调整栏间步节奏,同时延长起跨距离。  相似文献   

9.
110m栏优秀运动员跨栏步与100m运动员单步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部分110m栏优秀运动员与100m运动员在全国重大比赛时高速摄影,经过解析获得有关运动学的数据,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在跨栏步的某些技术环节上类似于100m运动员的单步技术,表明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向跑栏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110m栏运动员在跨栏步技术在一些技术环节上应接近于短跑运动员的单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归纳比较法,通过比较国内外女子400m栏优秀运动员全程跑的相关数据,分析出速度耐力储备能力较国外运动员差是我国女子400m栏优秀选手以后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400m栏能量供应的特点以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低氧耐力训练方法分析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比较分析出较为科学有效的提高女子400 m栏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训练方法-模拟低氧组合训练法,模拟低氧组合训练比高原训练及单一低氧训练的更具经济性和实效性,希望能为我国女子400 m栏的速度耐力水平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110米栏专项体能训练的初步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观察法对110m栏专项体能的概念、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0m专项体能是指适应110m跨栏比赛要求的,用以维持运动员竞技状态和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110m跨栏的专项体能结构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柔韧、专项节奏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五个部分组成;110m跨栏属于专项的、后天的、以无氧代谢为主的体能类速度性项目;110m栏专项体能训练具有专项特异性、客观评价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110米栏运动员的过栏瞬间速度损耗率、全程分段时间、平跑速度利用率、跨跑结合能力等指标与其运动成绩的关联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10米栏能力指标中,跨跑结合能力重要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中外男子100m跑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男子100m跑成绩。本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100m短跑选手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深入阐述中国短跑选手落后的种种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刘翔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110m栏的时间特征,采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刘翔和罗伯斯在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中的时间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本次比赛中,刘翔起跑速度较之前有所加快,但没有发挥出栏间节奏好的优势,且过栏时间显著增加(P<0.001)。最后得出结论:顽强、拼搏并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分配体力,以及掌握跨栏跑节奏是影响110m栏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国外7名优秀女子优秀百米运动员比赛中加速跑的距离、个人最大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比赛中加速跑距离的大小、个人最大速度都呈高度负相关,加速跑距离长,最大速度快,运动成绩优秀.2)国内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平均成绩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以较高的步频过早地达到了个人最大速度,使加速跑距离过短,影响了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400m栏优秀运动员黄潇潇跨栏跑技战术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黄潇潇与世界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结果显示:1.在栏间跑的过程中,黄潇潇保持最大速度跑的能力较弱,速度下降幅度明显快于世界优秀选手,且有突然减速和加速的现象,速度分配不均匀,相比世界优秀女子选手,在速度储备和耐力储备能力方面差距很大。2.黄潇潇起跑加速阶段步频过快,5-7栏间变换腿过栏技术弱,没能调节好速度、步长和步频,控制栏间跑动节奏的能力弱,从而影响了运动成绩。建议:1.在今后的训练中,黄潇潇应采用增加专项距离和超专项距离的训练来提高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能力,以提高自身的专项素质。2.在保持冲刺能力的情况下,黄潇潇应通过加强跨越栏架后和栏间跑完善结合的训练,提高栏间节奏和速度节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分段速度的灰色相关分析,揭示了100m跑的运动正朝着力量、速度相均衡的方向发展,体现了起跑快、加速能力强,绝对速度高,保持高速距离长的特点。提高100m跑运动成绩的关键是利用训练、营养等有效手段提高机体ATP—CP的含量,发展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延长保持最大速度的距离,尽量降低糖酵解供能,缩短速度耐力跑段的距离;寻求步频和步幅的最佳配比。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100m跑的加速跑离较长,但绝对速度差是制约我国男子100m跑运动成绩发展的症结。  相似文献   

18.
对跨栏、摔跤、艺术体操和羽毛球4个项目、12名运动员进行大赛前心理准备的测试,在收集、分析这些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为中国优秀运动员提供心理学服务的形式、一般程序和基本特点,以及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