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应从思维模式、优化编辑流程、品牌拓展、刊媒融合等方面来转变编辑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自主创新与编辑激情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陈银洲 《编辑学报》2006,18(6):404-406
分析科技期刊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科技期刊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运作创新等.提出了科技期刊人在我国创新的大环境下的应有的创新办刊思维、创新办刊模式.同时提出科技期刊人在当今创新的年代应具备编辑激情,从创新的角度、以创业的激情办好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3.
刘志强 《编辑学报》2016,28(3):213-216
在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科技期刊主流出版模式以及跨国化、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分析其体制机制、运营方式及各模式优缺点,并对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定位以及集约化改革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期刊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淑娟 《编辑学报》2005,17(3):173-174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存在的一稿多投等作者学术信用降低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应建立作者的学术信用评估系统.提出了作者学术信用系统的2种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与运用,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有利于防止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5.
聂兰英 《编辑之友》2012,(3):76-77,79
通过对我国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有三:作为数字期刊的内容来源、满足部分受众群体的需要、期刊社或编辑部生存的保障.此外,我国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必须不断优化,才能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内外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集群化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为适应这一发展规律,我国科技期刊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革,但目前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文章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的几种模式,并在了解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模式正发生重大的变革.文章结合高校科技期刊实际,从办刊理念、内容把关、媒体融合三个角度探讨了提升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基础性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期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评价的根本问题,阐述了科技期刊评价的模式,提出了对不同科技期刊评价者的学派划分,描述了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编辑学报》2015,27(4):323-326
探讨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这一新兴出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基于集群理论界定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概念,梳理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现实格局.从基本因素和扩展因素2个层面阐释其集聚动因,从组织结构、形成动力和群内关系上归纳其集聚模式.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谭广鑫 《编辑学报》2016,28(2):162-163
探索体育科技期刊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体育科技期刊网络化、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网络化、国际化探索过程中,应培育高素质的中青年编辑、提供稳定和多元的互联网+服务、探索体育科技期刊的“域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价值网络的科技期刊价值创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润生  李垣 《编辑学报》2002,14(4):244-246
针对传统价值链模式在科技期刊价值创造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科技期刊价值网络进行价值创造的思想.阐述科技期刊的价值来源以及基于价值网络的科技期刊价值创造机制.指出价值网络并不是以往价值链模式的简单叠加和复杂化,从本质上讲,它更重视网络中相关主体各自的价值需求,并强调通过价值交换来满足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各种效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期刊应努力转变办刊理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颜帅  佟建国  蒋伟 《编辑学报》2006,18(3):206-208
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科技学术交流、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一些高校科技期刊固有的办刊理念和模式限制了期刊的进一步发展.认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准确定位,努力办出与高校科研实力相应、层次相当的科技期刊,建立新的期刊出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打造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是每一个科技期刊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选题.本文基于检验医学新媒体用户对内容需求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根据新媒体用户对内容需求的特点,在原创作者团队的构建、内容设计及内容合作模式上进行了 一系列探索,且取得不错的效果.发现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思维模式及关注人群截然不同,故新媒体的内容不能简单照搬科技期刊的原有内容,唯有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入行业进行内容创作,才能让科技期刊的新媒体不仅能服务期刊,还能与期刊实现互补,差异发展;同时让科技期刊新媒体呈现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的传统办刊经营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科技期刊需要重新审视办刊和经营模式,才可能走出困境,探索出一条适应发展要求的新路.因此,深入分析和理解互联网思维,并将互联网思维与科技期刊的特点有机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面临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海量数据生产、关联、消费和处理的常态化, “大数据”成为新近学术界、IT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科技期刊界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对科技期刊出版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将推进科技期刊编辑流程的再优化、科技期刊出版业态的多媒体化和科技期刊评价规则的多元化.但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期刊面临赢利模式、竞争环境透明化,工作量加大等挑战,而政府立法和国际合作亦面临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作用.科技期刊出版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议程设置现象.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主要有3种模式:直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为大众媒介设置议程进而间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通过影响科技政策议程进而为科学家设置议程.科学研究的开展、科学家的导向需求、刊物自身的发展需求共同促进了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天然药物>网络出版模式探究为例,结合目前国内外科技期刊主要网络出版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对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的现状,从资金、技术角度分析发展的问题,提出运用资源整合的思路,让科技期刊与目前缺乏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开展合作,结合各自的优势与需求,共同发展.为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海生 《编辑学报》2021,33(5):487-491
结合对"一流"和"创新"的理解,文章提出4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模式: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特色为王的建设模式和服务为王的建设模式.其中,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是一种围绕西方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而进行的短期的跟随与模仿,最不应该成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路径依赖;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由于其更加强调学理成分而忽视国家和区域创新实践需求,因而也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建设路径;只有坚持特色为王和服务为王的实践模式,才能将质量、特色、服务融为一体,才能创建具有全球学术引领能力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此,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必须转变以往跟随和模仿西方的传统做法,在坚守质量底线的基础上,以服务国家科技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为主要动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且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办刊理念,通过共建学术生态交互平台的创新实践,提升学术引领能力,走文化意义和生态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办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