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拿破仑·希尔说:"不管我们是谁,或者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是自身习惯的受益者或受害者。"一个年轻的摄影记者带着家人一走到海边度假。因为职业的习惯,他总是篷心观察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画面.年轻的拐影记者连续几天在海边散步时都发现,有一位老渔夫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打上一网鱼  相似文献   

2.
感受兰台     
不曾想到,我这颗年轻而又不甘寂寞的心会喜欢上档案工作,使自己彻彻底底的成为一名兰台人.……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编辑同志: 说实在的,开头,我并不喜欢《图书馆杂志》。这并非否认她的价值和地位,只因我不喜爱这份工作。年轻的心不知该向往些什么,却偏偏被分配到这个小小的图书室来,一度的恐惶,一度的不振,几番挣扎,终也未能  相似文献   

4.
所有做案头工作的人,都希望有“更多的空间”来工作,而这看来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只要弄一个大桌子就行了。但是,由于我们喜欢到处塞东西,不管桌子面积有多大,我们的办公面积很快会缩小到一个写字板和两个前手臂那么大。 即使你有30个项目要做,也要把它们放在另外的地方,只需把一两个正在做的项目放在桌上。不要把另外28个项目放在你眼皮底下或手边,它们只会让你分心。  相似文献   

5.
谁说花束里只能是鲜花?这是厦门一家鲜花店的创意,用布娃娃做成花束。这些特殊的花很受年轻女性的喜爱,一些有孩子的夫妻也会购买,因为孩子也喜欢。  相似文献   

6.
我爱五月。因为她在我们这里恰是春意正浓,乍绿宜人的时节;还因为她一进“月门”就是劳动节、青年节、学习节,一个挨着一个跟踪而来,让人们鼓舞、振奋。我们的馆庆日也在五月开头的第五天。这就使我对五月的感情更深,格外喜爱她!作为一个年轻的战士,在跟同志们一道庆祝开馆二十周年的时候,我激动的心像山谷的泉水翻滚着、奔流着,陷入回忆的旋涡,怎么也平静不了。回忆愈久,感慨愈多。在这里,我把  相似文献   

7.
好几年了,一直有个心愿,想给大家营造一个思想的花园。不是因为要在工作中寻找闲逸与浪漫,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大家需要有一个交流业务、提高新闻从业水平的园地。在一个业务平台上,老同志多讲讲新闻工作经验,年轻同志多说说编采心得,这样的探讨学习,会促进年轻人迅速成熟、老同志宝刀不老。这是我们这支承担着党报宣传任务的队伍提高业务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报社面向未来实现更大发展的长远需要。所以,我们成立了新闻研究所,我们恢复完善了《新闻天地》。在我的心里,就是想让这份散发着墨香的《新闻天地》,成为我们全体编采人员和本报通讯…  相似文献   

8.
诗意地栖居     
2003年至2007年这四年间,我在云南求学.租住的地方正好在云南省图书馆附近。所以我几乎每周末都去云南省图书馆做客。我喜欢把它看作一位挚友,图书馆西北角那里有一个安静的位置,恰好是我看书的好地方,偶尔的翻书声可以把专注的我吓个大跳.淡淡的书香似乎把我醺得醉倒在这一片铆足了劲的天空中,使我急功近利的心渐渐沉稳下来.我享受这种乐趣。  相似文献   

9.
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以喝酒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喝酒也是韩国人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关酒的礼数也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甚至韩国人有一个晚上要喝好几顿的习惯,所以喝“高”了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拿手好戏”。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韩国车多,开车的司机也多.所以韩国的司机们也会经常面对喝酒与开车这一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书卷气”和“义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编辑的责任、素养和技能时,我曾经给身边的年轻编辑开玩笑,问他们:为什么我们鼻子上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是用来出书卷气的,因为编辑从事文墨行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果鼻孔里出俗气、浊气、铜臭气、脂粉气,而出不来书卷气,你想这碗笔墨饭还吃得下去吗?所以业内有识之士认为,如果说每个人各有所好,那么编辑的第一癣好应当是读书。书中自有“铁饭碗”,书中自有“阳关道”。作为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11.
李同生 《记者摇篮》2005,(11):23-24
观众对一个栏目是否喜欢,应该说因素是多方面的,内容的、形式的、技术的等都不可缺少,基础则是选题是否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能否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都具有一个产销对路的问题。一个题材选准了.记者的创作欲望强烈.采编制一路顺手,播出后容易引起反响;否则记者自己对选题兴趣索然,制作的节目也很难会有观众。记者与观众在对待统一题材态度上的一致性告诉我们。尽管选题具有很深的学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在获得一个题材的信息时.记者不要仅从职业的角度去考虑取舍,而是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观众,问一下自己对这个题材是否感兴趣。记者自己不喜欢,那么观众很有可能不买帐。记者以平民心去审视题材,往往会赢得观众心。  相似文献   

12.
受众千千万万,心态千变万化。节目主持人能否得到受众的认同和喜欢,能否赢得亿万受众的心,并不取决于节目主持人与受众是不是一种朋友关系。事实上,节目主持人是传播者,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这一客观存在是尽人皆知的,极少有受众把节目主持人当朋友来要求,受众也并不要求节目主持人把自己当朋友,但这并不防碍受众喜欢和接受某些节目主持人。受众是一个很复杂的接受层次,不是一个囫囵整体。不同层面的受众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受众也会  相似文献   

13.
因为节目的连续,所以提供了表现宏大壮阔题材的方便,所以具备了包容的可能。幅员辽阔而又历史久远的中国,很有几条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令人向往的大江大河;我们的祖先还以他们的勤劳和聪明创造了闻名遐迩的伟大景观。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得天独厚,任意选取一个稍稍醒目的拍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岩焕 《大观周刊》2006,(44):60-60
或许因为年轻,或许工作压力太大。心中与一团模糊的欲望,一直期待也总是认为,能在某个陌生的地方遇到某个事情,那一刻便是心里所有的结都被解开的时候。于是心在流浪着,没有平静。为此我喜欢旅游,不愿在原处呆着。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现在益智精彩的电视、广播节目可真是不少,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欢乐倾城》。首先,参与节目的成本比较低,一条短信三毛钱,热线就是正常的话费,不但有可能获得你喜欢的奖品,还能从节目中获得很多快乐。不但我、还有我们宿舍的同学都比较喜欢听,因为你在这里面得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实惠。第二个就是听这个节目,因为我们也都是联通用户,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就能了解一些联通的相关的资费和业务知识,都非常方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闻之有故事性,这是人所共知的。很多人喜欢听新闻,不仅新闻能满足他的猎奇心和知情欲,而且因为新发生的这件“事儿”很引人人胜,讲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或骇或喜。好多新闻事件都有故事的这种情节元素。所以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可能会具备故事一样引人人胜的传播效果。但对新闻的故事性,以前很少有人明白地揭示出来,更不要说大力加以鼓吹和提倡了。  相似文献   

17.
时间像流沙,总在不经意的时候溜走。一定神,发觉我们唐码已经走过了十八个春秋。面对2015年新的起点,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行业新常态,每一个唐码人都要始终保持一颗朝气蓬勃的企图心。因为对客户的爱,所以会努力做到最好,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保持激情,尽力寻找高效务实的传播策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06,(45):34-34
第一名:水瓶座 水瓶座遇到真爱反而会躲起来,宁可跟“次爱”或“不太爱”的人在一起,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旦付出真心就会失去自我,陷入万劫不复的世界。他很不喜欢失去自我的感觉,喜欢中庸,不要狂热,怕真爱的狂热会把他烧死。因此他情愿躲得远远的,假装没有这回事。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轻的摄影记者带着家人一起到海边度假.因为职业的习惯,他总是留心观察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画面.年轻的摄影记者连续几天在海边散步时都发现,有一位老渔夫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打上一网鱼.这里的鱼种类繁多,而且能够看得出老渔夫的捕鱼本领也很高,所以每次年轻的摄影记者和他的家人都会看到老渔夫能够打捞上满满一网鱼.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工程》2009,(8):42-42,20
头脑灵活的西北农民张晓军 张晓军是甘肃庆阳地区一个年轻农民,他发现来庆阳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很喜欢购买当地的特色香包,带回去留作纪念或赠送给亲戚朋友。如何把自己家乡的手工艺品香包销售到全国甚至全球呢?一次同学聚会上听初中同学说北京有个掌秀Handshow网络营销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