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孙吉杰 《大观周刊》2011,(47):217-217,132
本文结合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背景,通过对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大力倡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实践和探索的角度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体验式”德育的形式、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图书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学团队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的“三早”人才培养方式,创建面向国家文化需求,融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3.
赵丕杉 《大观周刊》2013,(4):293-293
结合具体学校的定位和就业市场调研与分析,确定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特点,建立了“分层式”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两大核心目标”为基础,以“五大模块”为核心的全新课程体系。阐述了以“四大实践平台”和“IT创新工作室”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机制。该研究对地方中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院校出版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表明,校内实践教学比重不足,校企合作尚未走向深入,课程通识教育功能薄弱,这是影响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并实践了多专业融合模拟公司下的出版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多专业融合的“尚书”网站建设运营模拟公司为例,介绍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架构、实践内容和运营特点,并对如何完善这一模式提出了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万林 《新闻知识》2006,(12):24-26
新闻传播学博士不会写新闻消息,这是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悲哀。它反映出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的“两张皮”;新闻教育之“学”与“术”的严重脱节;高等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惊人错位。21世纪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传统的新闻教育对此捉襟见肘。超越与突破传统新闻教育之桎梏,建构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复式专才”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新闻实践的总结与前瞻结果,在“四化”体系的支撑之下,它将使当代中国新闻教育重现生机。一、“复式专才”的内涵“复式专才”即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指21世纪的新闻人才应该是“…  相似文献   

6.
王瑜  唐毅  俞雷 《报刊之友》2013,(7):141-14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文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模式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过程。本文从市场环境调研切入,分析现阶段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市场环境下新闻职业岗位的特征,探析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为高职新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北 《新闻爱好者》2007,(10):58-59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设想,其制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高职教育改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定位,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学,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创新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深化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要立足规范管理、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结合中,全力推动电大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出版转型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急切需求,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业界和教育界的关注。高职院校数字出版专业的目标是为行业培养具备数字出版知识及数字出版技术手段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加强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倡导实用科研和技术服务,以此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建设与改革,结合智能传播技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OBE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新时代智能传播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实施OBE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聚焦于当下人才需求,以产教融合为过程定位,探索实践智能传播人才的“1+4+N”培养模式,即一个目标导向,四方主体师、生、校、行业共通,“学践融合”,寓思于行,N种形式实践教育活动,以充分推进产教融合赋能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信息技术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平台、校企远程视频互动学习平台、校企合作信息港平台以及平台建设与运维体系,拓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助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以及各高校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更好地将岗位技能、“1+X”证书、职业技能大赛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给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建秋 《东南传播》2010,(9):137-139
广播电视新闻学"唐三彩"人才培养模式是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原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模式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均有独特创新。该模式在增强学生竞争优势、推动湖北新闻事业、新闻媒体的发展、推动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丰富中国新闻教育思想和理论等方面逐步显示出令人瞩目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需求。文章通过对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进行分析,提出新文科建设需要解决内涵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实践创新4个层面的问题,以积极主动地应对和引领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需要通过形成“新体系”、开设“新课程”、建立“新模式”、搭建“新平台”实现系统性变革创新,以打造具有中国话语权的新文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化”“素质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词,深入到高职教育的各个专业各个阶段。特别是以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其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当今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基于教学案例,研究高职OBE理念的信息化应用途径及其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伴随时代信息化迅速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思维习惯,注重培养信息获取与检索应用能力变得迫切重要。“木桶理论”(Buckets effect)与高校图书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研究,旨在探寻出一条深掘“高校图书馆全方位、多区域信息化创新人才,切实服务好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新思路,为知识型、人才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社会推进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而在媒介革新与平台盛行的环境下,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践形式在“双创”理念引领中焕发新的思路。建构融媒体时代卓越传媒人才“双创”平台生态需要把握大学、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间关系,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作用并生成了传媒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四重维度,分别是:产学研一体的理论指导平台;跨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平台;技能实践的创新服务平台;双创成果的综合转化平台。不难发现,从课程教育模式到社会实践应用,“双创”平台的体系建构融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互构导向,为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瓶颈、提高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经验方法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孙肇伦 《传媒》2019,(13):86-89
高校广告传媒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由于理念、师资、硬件设备等原因往往忽略广告传媒创新创业意识、技术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培养能学以致用的广告传媒专业人才。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而广告传媒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本文用个案研究对融合媒体环境下“广告传媒专业CEA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论述了其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电大普通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如何实现电大普通专科教育向职业化方向发展,通过教育转变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必须通过对构成“两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探寻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又切合电大自身实际的教育转变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朱益新 《大观周刊》2011,(48):52-53
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目标与创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探讨了三种高职创业实践指导模式的利弊及与高职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研与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