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创作过程的心态来论证中国古典诗词是“心的艺术”。作者将整个创作过程分为“前心”、“后心”和“整心”三种心态。认为“前心”是空怀平气,它是创作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对现实事物审美的一种心理观照;“后心”是“雅淡之情(性)”,它是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对审美的观照体验;“整心”是“虚静明淡”是整个创作过程的集中和升华。它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心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从中国古典画论中借鉴了很多概念。“传神”“神韵”“形似”“神似”“化境”等中国特色的译论概念其实来自古典画论。“气韵生动”是影响中国绘画一千多年的绘画技法和审美标准,此理论概念尚未引入中国诗词的外译。它是诗词译文的生命力和动态美,也是诗词译文的美学要求。实现诗词翻译“气韵生动”的途径有多种:首先,要寻找原诗的诗眼,要在诗眼上炼词造句,使之点睛传神;其次,要注意译文的“生生不穷,动而不板”,要选择恰当的动词,词语的音响效果和亲切的叙事距离能构建译文生动的美学感受;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防“六忌”,避免译文出现“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和“蹴黑气”。  相似文献   

3.
“自得”说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它高度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论对审美接受主体性的认知,昭示了诗之接受的审美特征,即读者依据自身业已形成的“审美期待视野”对不定性诗作进行完形填空,通过极富创意的阐释,从而使诗作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意义,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诗词作品进行审美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的物象与人事使作家产生感发,并运用某些艺术手法,遵循某种规范,将其内心的感触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形成的,也可以说,是诗人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的结果。想象和情感是形成美感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解读古代诗词作品,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抓住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分析其使用的艺术性。第二,将自身情感投入作品中,去分享诗词中的生命和情趣。第三,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从而正确理解诗词中的形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词是语言文字美学的集大成者。对于诗词的英译,如何再现原文中的审美信息不仅是译者面临的一道严肃考题,也是翻译美学关注的中心。以宋词《声声慢》为例,两位译者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分别从音韵、词意、形式和意境四个审美角度对原词进行了阐释.均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传递了原词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曾对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古老的范畴“兴”作了重新的诠释。以往的研究者往往从接受的角度来解释船山诗学中的“兴”范畴,其实“兴”在王夫之诗学中具多重美学意蕴。在王夫之的诗论中,“兴”既生成了主体的创作动机与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又生成了诗歌审美意象与形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理论和古代诗词创作实际出发,着重探讨了诗词意境的审美特征意与境浑的“情性美”、“虚实相生的“取境美”、深邃悠远的“情韵美”。  相似文献   

8.
黄昏是唐风宋雨中摇曳的晚香,是生命的歌谣于古典诗词歌赋中的传唱,是古代诗人的心灵在时间意识上的再现。 翻开中国古代的诗词文本,黄昏的情结是最为引人触目动情、最有美学意味的文学现象之一;究其原因,它与古代诗人的心理与生理机制有着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则阳气已溢。”黄昏在古代人看来“日……至于虞渊”,从时间与季节的观念来说,古人的心理存在着“秋  相似文献   

9.
“东方的崇高境界”在对“无限性”的对象的欣赏中表达的正是对“远”的审美追求,“远”构成了中国文学艺术中雄浑、冲淡等审美意境的基础,从这一角度来说,“三远说”的内涵远远超越了对透视原理的认知,其本质内涵在于意境,“三远说”的历史嬗变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都深刻地映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汉字四点底,指的就是“煮無燕馬羔……”字下的四点——“灬”。四点底在《中华大字典》里作为一个汉字收入,音biao,释为“烈火也”。这是引自《类篇》的解释。然而该书又引《集韵》、《正字通》的解释说,是“火”字的变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想去考释“灬”这个字是“烈火”的biao,还是“火”字的变形,我们只想把它作为汉字的一个构件,探讨它的来源及发展变化,使人们对它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杨柳”是我国古代送别题材诗词的主要意象之一,这一现象源于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形成的“折柳赠别”的社会习俗。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有着多姿多彩的表现和生动感人的特点,为历代诗人所沿用不衰。“折柳”习俗与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的频繁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诗意性情及其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念,同时也是“诗语”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Aesthetic”,中国学者沿用日本中江肇民的译法,谓之“美学”;李泽厚认为,它的准确翻译应是“审美学”。以“审美学”代替“美学”,不仅是“正名”,而且是对整个学科体系的改造和重新建构。由我校中文系周长鼎,尤西林合著的《审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即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正如醒目的书名所提示的,《审美学》研究审美,研究人同世界的审美关系,主要是人的审美和审美的人。坚持“审美关系中心说”是《审美学》最显著的特点。审美无处不在。但是,作为现象形态的“审美活动”却不能直接作为审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只有经过思维抽象、具有本质规定性的“审美关系”范畴,才有资格作为审美学的理论支点。《审美学》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针对学术界非难“审美关系”、抬高“审美活动”的意见,该书提出,“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并不对立,二者具有相同的内涵;但是,对审美学的对象、范围和体系的建构来说,突出“审美关系”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3.
"反写法"是中国古典诗词写作技巧中的一种,它包括反说、反衬、反面落笔三种情况。究其实质,"反说"强调的是诗句本身内涵的反转,即在一定的语境下,诗句的实际意义与表面意义相反。"反衬"强调的是事物特征的反转,即利用客体特征与主体特征巨大的差异性,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反面落笔"强调的则是时空的反转,通过写看不见的对面情形,暗示出自己对对方的态度。这三点共同构成了古典诗词中"反写法"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巧 《美育学刊》2021,(2):78-83
在中西方绘画史上,肖像画发展的程度截然不同,作为西方绘画主要类型的肖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没有独立的位置。可以说,“肖像画的诞生”是一个现代性事件,只有足够成熟的现代化社会才能为其提供存在的普遍性条件——自主性精神。通过比较中西肖像画所植根的文化系统,可以展现肖像画作为现代性的文化表征所包含的双重性,它既显示了其所植根的那种普遍性的条件——文化现代性,同时也展示了现代性的自主化精神在艺术中的内在化——审美现代性。可以说,肖像画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表征了普遍的现代性精神在文化和艺术中的同源共生。  相似文献   

15.
英美诗从它的表层结构,即格律、音韵来看,和中国古典诗词很不相同;但从它的深层结构,即题材、意境、形象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来看,却和后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的英美诗,翻译成文言诗,如果译笔高超,简直同我国古典诗词无大差别。这种现象大概可以用诗歌的共性来解释吧。外国诗当然以译成白话诗为宜,但有一些译成文言诗也不逊色。如斐多菲的一首译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却意外地成了超过所有白话译文的夺魁精品。我在下面也试着用文言文翻译几首英美诗,目的在于和一些中国古典诗词作比较,供读者鉴尝玩味。我们知道,男女间的生离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而眼泪则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说:“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还列有“词气词‘者’”一项。 这大体代表了语法的一般说法。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将者字结构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同构”的宇宙观不仅塑造了国人物我一体化的空间感知观念,而且进一步孕育了道家思想中的审美共通感:个体对宇宙生命本体“道”所指向的物我一体的生命时空具有共同的体认。这种共通感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与人为设定的知识概念为前提,通过审美主体想象力作为媒介,促使个体生成万物一体化的生命时空整体感。道家思想中的审美共通感所具有的超功利性与无限性,其本质是中国古典美学对“存在”的诗意化的思考,它表现在艺术领域中,即是以“虚”与“隐”为特质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8.
漫话谜语     
谜语是文学百花园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品种。这朵文学之花,长期以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为人们所喜爱。《说文解字》解释“谜”字时说:“谜,隐语也,从言迷,迷亦声。”意思是说“谜”是一种“隐语”,由“言”和“迷”组成,“迷”也是它的读音。所谓“隐语”,是说它对事物不作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隐喻和暗示去表现,让人们依据隐喻和暗示所提供的线索,经过联想和思考猜出本来的事物。谜语的特点正是这样。谜语由“谜面”、“谜底”和“谜扣”三部分构成。“谜面”是“喻体”,它是巧妙地隐喻着“本体”的短谣或韵语;“谜底”是“本体”,它是“谜面”实际所指的事  相似文献   

19.
梁祝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同宿三年,祝英台的真实身份未被识破,这一民间故事中的“奇巧”之处,从精神分析角度说是一种“症候”,也是中国传统中“无性文化”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民间创作者们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中存在的愿望:自由相恋而不受惩处。“三年不辨男女”的“症候”,使潜意识愿望得到曲折的表达和满足,顺利通过意识“稽查者”——就本文说是“封建礼教思想”的检查。这个反礼教的潜意识愿望得到满足的过程,应当说就是一个“反封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汉语言语交际中存在很多类似“吧”字的话语标记语,在不同的交际条件下,“吧”字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在翻译等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话语标记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英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入手。举例说明汉语中话语标记语“吧”字在英译时的语用功能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