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专业分馆的服务体系和统筹管理出发,探讨了其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曾姗 《图书馆论坛》2007,27(1):167-169
简介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概况,以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中医药分馆为例,全面介绍了专业分馆的资源建设、服务内容、人员配置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3.
按学科大类组建图书分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高校按学科大类组建专业分馆的新情况新特点,阐述了专业分馆如何加强专业文献的研究与开发,为教学科研做好文献信息服务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分馆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业分馆在学术文献资源的配置和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有必要对大学图书馆分馆建设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总馆和分馆的职责分工,提出应该开展的若干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合并高校的专业分馆的各种发展模式,针对专业分馆问存在的文献流通问题,提出将馆际快递业务引入专业分馆建设。  相似文献   

6.
金洁琴 《图书馆建设》2013,(1):22-24,28
总馆一学科分馆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建馆模式,学科分馆是围绕学科建设提供服务的专业图书馆.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文科分馆从整合网络资源、挖掘学科资源需求、加强资源的适用性建设等方面构建个性化文科分馆,馆藏布局采取书刊资源一体化、主题文献集群式、物理空间与虚拟网站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加工,丰富了学科分馆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结构洞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于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理论。社会学"结构洞"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的建设。在分析高校图书馆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洞现象以及高校图书资料室分馆化实践的基础上,为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加快图书馆分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加快分馆建设的目标、基本条件和对策,指出多校区馆藏文献资源共享是“一校多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学科馆员:高校院系分馆馆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分馆)的专业图书馆性质,比较分馆馆员(资料员)在工作职责、服务对象与资格要求等方面与学科馆员的异同,分馆馆员作为学科馆员在学科专业、密切联系读者、熟悉分馆馆藏资源及使用情况等方面存在优势.分馆馆员的学科馆员角色定位有助于提升分馆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加强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广泛合作,建立图书馆(专业分馆)专业人员职业继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国外和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概况,剖析了国内3所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点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的情况,论述了建设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必要性,讨论了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学科分馆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形式、配合学校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学科分馆的含义及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现状,重点就学科分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重点学科与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概述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重点学科与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研究从三方面,即重点学科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学科与图书馆的服务、重点学科与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分校区图书馆的特征分析认为,协同校区图书馆、校区科研院所和校总馆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开展学科服务是分校区深化学科服务的必由之路。具备层级特征和动态联盟特征的学科服务委员会和项目组的复合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多方资源的管理协同和服务创新,并通过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案例分析了该组织机制的适用性。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南通市图书馆特色分馆建设为例,提出图书馆主题分馆可引进社会资源共建,以弥补图书馆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分馆建设应以注重特色、资金保障、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共建模式、执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开展互联互通并提供长期的跟踪服务,真正实现主题分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图书馆托管型分馆建设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管型分馆是厦门市图书馆结合厦门城市实际及厦门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探索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分馆建设模式,是现行体制下构建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络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厦门市图书馆托管型分馆建设实践,重点介绍托管型分馆的建设情况,并针对其存在的体制保障缺乏、网点布局不够科学合理、服务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总馆文献保障能力、提升分馆人员素质和加大宣传推广,增强市民的图书馆利用意识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让全区城乡群众充分享受优质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平桥区政府先行先试,按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模式,初步建成了惠及千家万户的新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益显著。总结探究平桥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成效、运行经验等,为其他地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公共图书馆有关总分馆体系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总分馆制度研究的年代特征、主题与核心期刊分布,以及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揭示了总分馆制度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晏凌  孙洋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36-42
[目的/意义]专业分馆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地位,互联网+时代,粗放型的学科服务日趋精细化,这使得专业分馆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定位发生变化;重新界定这一定位,有助于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新的增长点,注入生机和活力。[方法/过程]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学科服务作为实证,引入定位原理,探讨专业分馆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定位和实现。[结果/结论]设有专业分馆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将专业分馆作为学科服务的一线和前沿,以专业分馆为核心,与分馆所属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密切合作,深入分析、挖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需求,以知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为基本点,构架图书馆与院系等其他相关部门多位一体的泛学科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为例,总结总分馆建设的管理模式,分析各种管理模式下分馆服务效益分析,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走出一条低投入、高效益之路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覆盖目标下公共图书馆网点设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围绕如何合理构建公共图书馆网点开展研究,为"全覆盖"目标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方法/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总分馆体系的网点设置模型。[结果/结论]该模型可解决在既定区域内已有若干图书馆网点的条件下,如何有效设置新网点以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区域"全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