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中,各科都渗透着情感教育的内容,特别是语文教学,表现尤为突出。要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情感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即以情育人。从教学实践看,说理远不如动情,要号召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情,让教师的情与学生的情与教材相互沟通,互相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先进的思想和美好的道德。”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刘泽如同志作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一贯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在探索人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年轻一代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品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以培养道德感情为核心的德育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仅以他《怎样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感情》(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下简称《感情》,引文只注页码。)一书为依据,结合目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感情为核心众所周知,一个人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要靠学习革命的理论,而且要靠参加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三维目标之一),情感因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心理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认知过程、意志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以境育情"、"以需育情"等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对学生的诸多能力培养中。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所谓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小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能力。它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知”是指道德行为,“情”是指道德情感,“意”即意志,“行”指道德知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在这…  相似文献   

5.
"和谐"一词已经深入人心,培养和谐人格、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孔子很早就意识到和谐人格的培养问题,注重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的培养,这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素质的教育,强调从人素质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和完善。从实质上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其核心或关键是个性发展。这是由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个性素质在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从高师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态度(认知、情感、行为)的视角思考高师终身体育教育的问题,提出终身体育态度的内涵;基于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阶段来探讨高师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关系,认为"知、情、意"等因素对高师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责任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培养具有责任感的人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理论研究,掌握其基本原则,开发和创建校本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内容和目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能促进“小学生责任感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体能、技能的增强,均离不开知、情、意、行的心理活动机制。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才能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成人仪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多种教育功能,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宗教信仰教育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宣告个体"成人"方面,成人礼仪式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青少年顺利、健康地完成向成年人的转变,离不开"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立德树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成人仪式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实践途径,是知、情、意、行协调统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仅在于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此外,养成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也是它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德育的发展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持之以恒的工作措施;;教育的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等,使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邓…  相似文献   

12.
冷冉先生的提出并推行的"情.知教学"教育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今天,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情.知教学"主张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和谐共进,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冷冉先生所提出的"课堂立体  相似文献   

13.
要全面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就要改变重认知轻情感的教学现状,实施情感型教学.情感型教学以学生思想品德在知、情、行等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型教学要做到: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调节情绪,用积极的情感进行教学;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学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道德情感教育至关重要,当前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还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透过现象,分析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高校应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更新德育观念,形成并贯彻道德情感教育理念,让德育更有魅力与效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的存在基础,能够实现学生道德认知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型,进而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通过自我约束作用让学生积极遵循道德情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智育化导致对道德情感的认知不足,这就需要将道德情感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国家体委把体育战线多年来形成的中华体育精神概括为六种:一是为国争光;二是无私奉献;三是科学求实;四是遵纪守法;五是团结友爱;六是顽强拼搏。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必将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他主张开设道德课,进行哲学化道德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道德知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在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中,也应加强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并注重对学生知、情、意三者和谐统一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们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严峻挑战,现实中存在着学生们思想品德下滑的趋势.体育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担负着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任务.文章从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的艺术等方面探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少儿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易变、反复、缓慢的社会化过程。要使少儿形成良好健康的道德观念,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少儿的道德品质是知、情、意的凝结物,又是知与行的统一体”这一理论,弄清少儿道德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分别研究少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