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当代哲学美学存在着将艺术作为一个客观的与审美主体人分裂的对象来看待的误区,王朝闻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不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人的审美意识的对象,而艺术的主体性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艺术风格与人的审美意识的内在联系。王朝闻详细分析了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以及欣赏者的主体性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现实生活基础.王朝闻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理解是和他的审美关系论相互联系的.他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多纬分析还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本体论,外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误区有颠覆和匡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哲学美学存在将艺术作为一个客观的与审美主体人分裂的对象来看待的误区,王朝闻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不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人的审美意识的对象,而艺术的主体性的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艺术风格与人的审美意识的内在联系。王朝闻详细分析了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以及欣赏者的主体性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现实生活基础,王朝闻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理解是和他的审美关系论相互联系的,他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多纬分析还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本体论,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误区有颠覆和重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尼采认为传统哲学没有从个体的利益的主体性出发,这是导致一切谬误的根源。利益的主体性是支配,利益的主体性是实现权力意志,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尼采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4.
孙玮 《教育艺术》2002,(8):40-40,41
所谓主体性体验模式 ,就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与目的 ,让学生在一定的自我情感体验、感受和思考过程中 ,经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点拨 ,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和信念 ,并以此指导、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下面以市编教材三年级第5册有关篇目为例 ,谈谈本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实践的具体作法。一、感知目标思品课中主体性体验模式 ,最重要的是要自始自终尽量多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实践、参与、体验 ,因此 ,我尝试以下做法。1、自查资料。这是上思品课前的一项重要的“预备”活动 ,教师在把握教材和大纲要求后 ,课前让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是百年中国论的关键词,本梳理了“学主体性”思想的引入、形成与演变过程。认为主体性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化现代性建构的关键。90年代以降,在反思与批判现代性的思潮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启蒙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体论明显存在的偏至性,经过批判与洗礼,一种更健全的学主体性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建构论与现代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论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 他认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是有机联系的,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在活动的基础上主体去同化和顺应客体,通过自我调节不断达到平衡。鉴于皮亚杰建构论系统与现代主体性教学思想有着血脉相承的联系,为此,吸取其中蕴涵的主体在认识中的能动性的合理思想,有助于人们对现代主体性教学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交互主体性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属于交往实践活动或实施交往活动。师生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相互作用是教育交往,而教育的客体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辅助设施,师生与它们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关系,发生的作用是教育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对教育过程的主导上,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工作的主体性选择、理解与内化、借鉴与超越上。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语言、非语言符号理解上的不一致是师生交往的障碍之一。而不健康的情感碰撞也会产生误解性教学交往。从教师方面看,注意语言符号在教学交往中的合理运用,树立民主的教学交往思想,确认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平等地进行教学互动,对于克服误解性交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道德需求意识淡薄、自我道德尊严感淡薄、自觉的社会道德责任感淡化、道德价值取向自主性差、道德行为功利化倾向严重等方面。而原因又主要在道德教育中的一些“左”的意识观念和做法、现行道德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社会转型期间各种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等方面。因此.进行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培育其道德主体性,对于实现高校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道德教育论与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分别从社会性和主体性角度揭示道德教育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二者又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割裂了道德教育中社会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片面地将其一方视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实质上,主体性道德教育与社会性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主体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主体性需要方面确认道德教育;社会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社会性需要方面把握道德教育;我们应当超越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和社会性道德教育论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理解,站在更高的视点和更广的视野中去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对未成熟主体主体性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未成熟主体主体性的特点是为了发展主体性并避免走入误区。作者认为,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各种关系中生成,是社会的产物,以思维为主要机能,以自我为主要内容,它不但包含有主动性,同时还包含有受动性和为我性。本文在研究未成熟主体的智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基础上展现了主体性的三个特点:受动性支配向主动性支配转化;他律向自律转化;发展迅速,可塑性强。这三个特点构成了主体性发展的“欲望”、“他律”、“自律”、“超越”为主的四个阶段。最后本文还对发展与培养未成熟主体主体性提出了发现和尊重主体性;鉴别和引导主体性;提供条件,优化环境,提升主体性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尤其是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作品和文献中,越来越多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成为译界研究的核心之一,这与翻译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文本、和读者等各个方面的地位变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借助我院国际商务官员研修翻译资料为例,以语言文化差异为出发点,探讨译者的地位——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主体性教育的目的;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主体性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教育、高校主体性教学、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交往、高校主体性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笔者系统地论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主体论是刘再复80年代文学思想的总体归宿。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在文学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从主体性哲学基点出发,主体论倡导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存在方式。必须注意到的是,刘再复的主体性学术思想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文学主体性命题的根本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同时,它也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指此在的“欲望”“情感”“理性”等的人格化规定性。主体性虽是永恒的属人性,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侧重却不尽相同。进入数字化时代,主体在欲望、情感、理性以及人格等方面遭遇诸多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欲望的加速化、膨胀化与虚假化,情感的表演性、消费性与失能化,技术理性膨胀、个体理性弱化与道德理性滑坡,以及人格的“物化”、自恋化与封闭化等。数字化时代的主体性危机有待人们作出积极回应,教育作为一种张扬主体性的方式更应有所作为,其应对路径包括重拾节制美德、关注自然情感、重视淬炼理性以及培育健康人格等。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限制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近现代各种新学派的出现为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张扬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译者对文本的主体性选择、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译者作为译文的作者体现出的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三大表现。  相似文献   

17.
论王阳明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他作为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其二是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信任及培养。对我们的启示包括: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首先是一种能力:教育者培养教育对象道德主体性的能力和教育对象自我道德修养的能力;对学生具有提高自身主体性的要求和能力的信任;与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蔡英 《广西教育》2013,(25):21-2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际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愉悦和自信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主体性,提高阅读水平。一、在探索中合作学习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所以,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主体性教育也成为了近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建构主义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成主体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构主义重视个体的建构潜能,强调建构性,认为知识的生存需要通过建构而成,而知识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因而建构性是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建构过程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所以,在当前主体性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很自然地要去关注建构主义教学论。  相似文献   

20.
笛卡尔开创了近代西方哲学,同时也是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二元论的创始人,贝克莱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出发,发展了笛卡尔的主体性思想,宣告了客观知识的破产,颠覆了理性,最终以怀疑论告终,康德则综合了二者的思想,开辟了超越论的主体性哲学。但是,他们的主体性思想都是不够彻底的,始终夹带着心理主义的痕迹,从而贬低了自身的价值。胡塞尔认为,真正的哲学是纯粹超越论的主体性哲学,这就是他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哲学。超越论现象学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主体性思想,同时不仅解决了认识的超越问题,而且在认识论上大大超越了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