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前,我国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和适用规则等规定不够明确。文章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适用困境出发,根据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对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共债共签规则、家事代理规则、用途规则和合意规则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适用上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夫妻一方违法行为所生债务,基于夫妻一方实施违法行为的成因、行为目的之不同,以及夫妻特殊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之维度,由此不能片面地认定其为个人债务抑或共同债务,而应当对违法行为之利益归属、行为人之主观过错以及配偶另一方对该违法行为的主观态度与关联程度等方面予以具体分析和全面考量,以确定夫妻一方违法行为所生债务之最终归属。  相似文献   

3.
夫妻共同债务同夫妻共同财产一样,是因共同生活或从事对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产生的,原则上双方有义务向对方通报并有权力知晓对方的财产和债务状况,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较之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范,我国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体系尚显不足。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带来的矛盾不断涌现,本文从立法上提出了我国夫妻债务负担和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夫妻财产所有状态混同与债务形态混同的现状以及共同债务清偿规则不明晰,使得夫妻共同债务在一方个人破产中的处理面临困境。“夫妻共同破产”模式对债务形态和责任财产不作区分显得过于简单粗暴,“共同财产破产”模式则与我国现行法观念不相容,两种模式均不足取。“类型区分说”无法很好解释同样系共同债务为何责任形态悬殊;“无限连带说”实际产生与“夫妻共同破产”模式同样效果,会造成配偶“不破产而破产”;“有限连带说”会产生公平性的质疑,甚至鼓励夫妻间转移财产逃债;“共同债务说”区分了债务形态与责任财产相对应,体现了多元价值平衡,且有明确规范支撑,不失为可取模式。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共同侵权或间接共同致害极易与不真正连带债务混淆。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颇多相似之处,如债务人均为多数;给付均为同一内容;各债务人均负全部给付义务;均可因同一债务人的全部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归于消灭等。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著的,共同侵权的连带债务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区别是:债务发生原因不同,债务人主观上的关联不同,法律责任不同,法律要求不同;间接共同致害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区别是:关联方式不同,法律责任不同。  相似文献   

6.
《婚姻法》第4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规定首次将夫妻忠实义务纳入法律规制当中。《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3条规定该条是不可诉条款,且《婚姻法》也只有第32条、46条对离婚理由和损害赔偿情形进行了列举性规定,却对其他的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作任何规定。这就造成了一些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不统一,因此对夫妻忠实义务法律规定的完善亟待进行。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务中,环境共同侵权案件处理中存在"共同侵权"属性认定认识不统一、根据排放标准划分加害人责任的方法存在质疑等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建议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加强对环境侵权的认定,进一步明确行为人内部责任的划分,对于达标排放的企业的责任认定可适当小于超标排污的企业以及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条至第14条有关规定确定环境侵权是共同侵权还是分别侵权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定点式、预测式、证明式的认定和规制,是深度扫黑除恶、建立长效机制的突破要点.要依托司法人工智能认定"网络黑社会"行为、确定"网络黑社会"范围、界定"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类型,必须在数据算法、技术工具、逻辑推理上再做探索,建构起人工智能扫除"网络黑社会"的三要线模型.利用司法人工智能建立扫...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夫妻在共同生活时会购买大量的财物。在离婚时,对这些种类、数量繁多的财产进行认定和处理就会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财产分割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新婚姻法的出台,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划分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提高人们对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和处理的认识,是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只有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划分,才能够使因财产纠纷引起的离婚案件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共同财产的认定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这是对典型共同犯罪的认定。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实实在在的非典型的共同犯罪形态,如缺乏合意的片面共犯、后行为人参与的承继共同正犯、主观上认识偏差导致的共犯错误,这些违法形态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是值得调查研究的。此外,从违法和责任的层面去论证分析共同犯罪,从而肯定上述非典型形态属于共同犯罪,为调研的进行扫清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婚后父母为子女出资买房归属、一方婚前按揭买房归属和夫妻购买父母房改房的归属作了详细的规定。对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不同地方法院作相同判决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司法的统一性。但是这些内容是按照一般财产法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其与婚姻法和此前的司法解释相矛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夫妻财产关系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财产分割以及财产继承方面双方有着较大的分歧.我国<婚姻法>规定,我国的夫妻法定财产制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共同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审判经验又作出了关于适用<婚姻法>的两个司法解释,更加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在业主共同意志"难产"的情形下,基于业主共益权的权利性与救济性、主体复杂性与形成共同意志的艰难性、现行规则基础性与确定的指引性以及诉讼宗旨的公益性与道德性,宜赋予单个或部分业主为保护业主共同利益以司法保护请求权.但是,基于既判力扩张理论,从诉讼诚信与"经济人"预防、业主参诉能力差异化和司法介入业主自治有必要限度考量,该权利应受到必要限制,仅在同时符合业主共同权益确已遭受不法侵害或者有发生不法侵害的"紧迫危险"、确实难以形成业主共同意志以及不提起诉讼将导致业主共同权益发生重大损害三个条件时,才能提起保护请求.作为法院,应以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以合法性审查为主,合理性审查为辅;以解决现实侵害为主,潜在危险为辅;以行为禁止为主,损害赔偿为辅;以判决为主,调解为辅.  相似文献   

14.
共同抵押作为一种主要的担保法律制度,与一般抵押相比有较复杂的法律关系,在实践中大量广泛发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共同抵押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我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对共同抵押的规定相对疏漏,本文拟就共同抵押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同居"是汉语常用词之一,最初作动词,表示"同住一处或共同居住";汉代引申出"未分家之亲属"。此后由前两项意义共同引申出"夫妻共同生活"。在现代"未婚男女共同生活"一义从前几项意义分化出来,在现代汉语中最终取代"同居"的其他用法成为常用义。探讨"同居"的用法变化及其原因,可以为汉语词汇研究以及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时代,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亟需改变.本文提出构建"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来扭转僵局,通过解读其基本特征,以探究社区理论为指导创新构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同心圆模式,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开展了一个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师生成长共同体"模式更能促进学生英语写作、口语能力的较快发展,学生的共同体感知对学生的写作、口语成绩有较强的解释力.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教学模式表示满意,有较大收获.  相似文献   

17.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已适用得相当普遍,而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却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如何突破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阻碍,使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是司法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针对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和司法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中庸与"中道"思想的比较,阐述了"中"是二者思想的共同基点,具体体现在"中"的涵义的界定、标准的规定、评价、实现的态度以及实现的方式五个方面;对二者思想的少许差异之处加以说明;阐释了"中庸"与"中道"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解是目前我国处理刑事案件的一种新兴创新手段,但很少涉足重罪领域.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对此做出明确立法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刑事和解,尤其是重罪和解的尝试.遵循"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限制性的引入和解制度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保证是担保法律关系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司法实践中,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转换与连接,法律和司法解释做出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又有冲突之处,让人们在理解和运用上产生分歧,导致保证人与债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保证债务无法落实。因此,正确理解保证期间的性质,在理论上甚为重要,厘清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转换时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