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绝对速度练习是短跑项目的重要素质训练。机体的这一活动主要靠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机体能对各供能系统的动用主要取决于肌肉的机能状态~运动强度与运动持续时间。供能速率快,供能时间一般小于6"—8"。因此在安排速度训练课时,要遵循这一原则合理安排。训练的强度、数量以及间歇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24名学生进行了不同段落的重复跑练习和血乳酸测试,结果发现,45~60m段落跑后血乳酸急剧升高,形成血乳酸激增的“转折”阶段,在此阶段之前的30~45m段落是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最适跑距,之后的60~80m主要发展速度耐力。实验组经过10周不同段落的训练后,其非乳酸能和乳酸能供能能力、100m成绩、PAP、AAP发生了不同的反应,并与训练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该研究表明,10s超极量强度无氧训练法并不能明显提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3.
尹军 《体育教学》2014,(9):15-16
提高能量代谢供能水平的核心是发展心血管系统,不同的运动项目和练习方式或负荷强度所动用的供能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与之相对应的心率变化也是极其明显的.本文以心血管系统与最大心率变化为切入点,详细地对间歇练习方法、心率测量方法、间歇练习计划的制订和运动负荷控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帮助运动员学生更好地发展能量代谢系统.  相似文献   

4.
1、摔跤项目的供能特点分析 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体内无氧代谢的两个供能系统(磷酸原和乳酸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人体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人体在运动中所动用的供能系统就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现察了17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参加全国自由式摔坟冠军赛当中,随着比赛的进程其赛后血乳酸最高值呈现出运渐上升最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这提示摔政运动员肌肉的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会随着比赛的进行发生一定的下降。这一现象还提示我们摔跤运动员无氧训练的安排要有针对性。另外,应加强全国比赛过程中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研究了运用短时间歇训练法运动时,机体的能源供给主要来源ATP~CP和有氧供能的能量;机体承受负荷时的能源供给以ATP~CP代谢为主,负荷后的间歇期里ATP~CP的恢复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给能量。对于适合短时间歇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发展其有氧能力比发展无氧能力更为重要。提高运动员以磷酸盐系统代谢的速度耐力性为特征的运动能力,可以采用短时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7.
人体在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为了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使得某些代谢过程在激烈运动时十分重要,甚至占支配地位,如200米跑,95%左右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包含有氧和无氧两个体系,包括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强弱,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明确所训练的运动项目、专项中主要的供能系统,然后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8.
贾萍  王健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5):8-8,19
血乳酸测定表明,跨直道栏是以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弯道栏是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依照能量供能的原理结合专项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能使运动员速度能力和专项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速度耐力型项目供能特点及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速度耐力型项目的供能特点,以糖酵解供能力为主的运动项目,在运动时乳酸生成愈多,则糖酵解供能力愈强,愈利于保持速度耐力。提高运动成绩。提出了ATP-CP系统、糖酵角系统和有氧代谢能力等3个方面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研究了运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法运动时,机体的能源供给主要来源ATP-CP和有氧供能的能量;机体承受负荷时的能源供给以ATP-CP代谢为主,负荷后的间歇期里ATP-CP的恢复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给能量。对于适合高强性间歇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发展其有氧能力比发展无氧能力更为重要。提高运动员以磷酸盐系统代谢的速度耐力性为特征的运动能力,可以采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对800米跑供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根据供能特点来调整与控制训练负荷,使训练达到良好效果,得出高校运动员800米跑,必须根据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着重发展该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同时,进行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时,都必须注意提高无氧酵解功能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闫红坡 《中华武术》2008,(10):49-51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强的项目之一,属于周期性速度力量型项目,项目特点是速度快、强度大、运动持续时间短。跨栏跑运动在单位时间内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因此主要依靠无氧供能系统(包括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有氧供能只占很少一部分,呼吸、循环机能在运动后的变化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400米跑的主要疲劳因素———乳酸对运动能力的作用及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在推迟疲劳产生中的作用,并结合运动实践提出了:在400米跑专项运动训练中速度训练应和速度耐力训练一样成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不同训练手段对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测试了不同训练手段下的血乳酸值。结果发现.45—60m段落跑后血乳酸急剧升高,形成血乳酸激增的“转折”阶段;30-45m段落是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最适跑距;60-80m主要发展速度耐力。实验组经过10周不同段落的训练后.其非乳酸能和乳酸能供能能力、100m跑成绩、PAP、AAP发生了不同的反应,并于训练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同时表明,10s超极量强度无氧训练法并不能明显提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400米项目的特点 400米跑是一项要求具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兼具800米跑运动员的耐力的运动项目。400米跑在运动开始的前10秒中主要由磷酸原系统供能。在以后的跑程中,其所需能量已远远超出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供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ingate各项指标、MAOD值以及VO2max等对篮球运动员的供能特征进行研究,以同年龄段普通中学业余田径队员作为对照,结果为:篮球运动员的PK值大于同年龄段普通中学业余田径队员,说明该项目更多动用的是ATP-CP系统;而MP值及MAOD值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乳酸能系统的供能在该项目的能量代谢中并不占主要地位;此外,篮球运动员VO2max低于同年龄段业余田径队员,这可能与项目特点以及评价指标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17.
池格 《中华武术》2010,(7):54-55
400米跑属于短跑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整个跑的过程中都要保持一个很高的速度水平。从供能方式上看,400米跑并不是ATP--CP(磷酸原)供能系统,这个项目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很高,而ATP-CP供能系统只能维持8秒左右的供能时间,所以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是由乳酸能系统来提供的,然而乳酸能系统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那么根据400米跑供能的特点,合理分配自己的速度及体力对最后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运动与供能能力的观点看,身体训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训练提高专项运动所需的供能能力。正因为这样,现在已按人体的供能特点,将身体训练划分为需氧、不需氧和两者混合的三大类练习。而依供能特点又可将练习分为6种: 不需氧的练习 速度性和速度力量性练习—速耐性练习—最大乳酸能练习—耐乳酸性练习  相似文献   

19.
400m 跑的供能特点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m在短跑项目中,是一个较难驾驭的项目,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400m跑要求运动员既具备良好的速度,又要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要想找到其中的最佳契合点,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最好的成绩,教练员必须了解400跑的供能特点和供能方式,然后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才能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和科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篮球运动中的供能特点,从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方面着手,指出篮球运动中的供能主要以ATP-CP系统为主,辅以乳酸能系统和有氧化供能系统,同时,在对提高篮球运动中人体供能系统供能水平方面提出了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