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在晚年《答欧阳崇一书》中,就良知与见闻之知、良知与理性思雏、良知与集义笃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辩析。他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且不离于见闻;在良知与理性思维的关系中,良知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就在于所思所虑是否合乎天理;而在良知与集义的关系上,言君子之学,从动机、过程到目的,终身只是集义,便是笃行之。  相似文献   

2.
霞谷在继承栗谷和明斋相接续的以诚为中心的务实学的同时又吸收阳明学的思想.霞谷以性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统摄和自得为基础,树立了和栗谷,明斋不同的理气心性论,对自己独创的心学思想展开了论述.栗谷思想的特点就是良知说’.霞谷通过良知说树立了和栗谷的性理学不同的良知心学.良知即作为生理,其本身的道德的能动性使能显现出感受到不幸等的具体的作用,因此良知是体用一源,或者说是体用合一体.把生生不息作为生命本质的良知是先天就知道并能履行的先天的道德的自觉能力和能动的时间力的统合体,即为知行合一体.霞谷的良知说最终在知行合一上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3.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范畴有机地构成王阳明心学体系.而就致良知论之,它本身就具有自足性.这主要体现在:王阳明从过程性这一角度来把握致良知,亦即致良知涵括致知如何可能、致知的必要性、致知的延续性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是王阳明心学的审美诉求和价值体现之一面。良知是解读王阳明心学美学的出发点。良知的二重性对情与理的完美融合及其在心与物的展开中的完美统一凸显出阳明心学的美学色彩。良知二重性内在地规定了理(志)与情的统一,道德品格与审美品格的统一,这种统一落实于现实个体生命之上,就使阳明关学呈现出以道德与审美的圆融为核心的美学追求。同时良知个体性对审美主体性的高扬和良知普遍性对人之生命价值的关怀又赋予阳明美学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行合一说、心即理说、良知说;普遍认为阳明学是王阳明进行逻辑思辨、理论思索的结果.考察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一直到江西时提出"致良知之教"这十多年的全过程,具体生动地揭示了阳明心学的真实面貌,证明致良知说是一种道德践履功夫,而不是一种思辨理论体系;"知行合一说"仅仅是阳明最初教人的一种功夫,而不是阳明学的基础;"心即理说"是体悟到心体后对心体体用关系的概括,而非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主要特质并不表现在认识论方面,也不单独表现在道德论方面,而是表现在“内外合一”的本体论—道德论的结构中。因此,本文从符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特质的视角对其作一新的探讨,即把它看作主体的一种有内在本体论根据、有起点、有互为表里的两种形态的动态的实践过程。同时认为,致良知论作为一种传统的哲学思想,有可能在经过重新理解和解释之后产生出新的意义,并参与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是其实现的根本保证,但仅仅从制度上保证它的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致良知"通过主体品质的修养,把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的德性,形成一个人内在的自觉.良知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二者辩证结合,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休闲与道德     
在以货币支出、经济利益交换为基础的休闲活动中,经济人、休闲人或经济休闲人都应当具备自利不损人的经济道德,此即休闲道德。这种经济道德也即在实现自己自主权利的同时,尊重、关怀或爱护,至少是不损害别人的自主权利。经济道德是以良心或良知为标志的人格道德在经济行为中的表现,良心是自主权利的价值学意义上的本源,自主权利是良心的对象。良心、良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以"生生之道"、"生生之理"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在王阳明那里,良知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致用的形而上本体。这种形而上理论基础对于休闲哲学、休闲伦理同样适用。有良心或良知的休闲人自主的休闲活动应当在当今中国经济转型社会中得到提倡,因为它是有道德的优质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9.
良知是指道德理性的内在凝结与知能化表现而言。良知之“能”主要体现着道德理性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统摄作用;其“不能”则体现着良知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性与超越性。从孟子到张载到王阳明,良知一直沿着“能”的方向发展,至阳明弟子徐爱,始有“不能”的追究。从历史的角度看,良知“能”与“不能”的界限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色彩:先秦的“不能”,至宋明而成为“能”,张载的“能”,至阳明又成为“不能”,而至熊十力复又成为“能”,其“能”的界限始终随着主体的体认度与认同度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并且也始终是以“不能”作为其“能”的前提基础与现实支撑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学说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渗透研究过程可以理解为发现大学生的本心,向内寻求力量,助力学生自我成长.本文在深入理解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实践,在教育过程中渗透这一理论,以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着重开展新生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养成及人格魅力养成教育的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塑造出众的人格魅力,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统一,促进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长效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1.
"修道"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主旋律。王艮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坚持百姓日用,在百姓日用中寻找真理,在百姓日用中求得提高,关键在于修心,而修好心则要坚持良知之学;学良知就要重视心悟,勿求外索。  相似文献   

12.
王龙溪秉承儒家“内圣外王”精神,提出了经邦济世、良知治世、一体之政、发展工商、兴学教化等社会治理思想并积极践行之.龙溪以心化民、以良知觉民的讲学活动对化民成俗、改善社会风气和稳定社会秩序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其社会治理思想与现实存在脱节之处,如其主张复归三代、复兴井田等,其以心治政、以良知治世的社会治理思想由于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学中的心既是个体道德的依据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它是道德良心的依据和个体良知的呈现,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的倾向。同时它也遍及宇宙万物之中,是万物本体。道德不能仅仅只存在于个体的良知之中,还需具有公共性,因此心不能仅局限于个体之内还应具有普遍化的趋势。这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导致心学后学中产生了各种分歧,影响远及日本韩国的。这种张力的存在实际上是王阳明试图解决道德良知的私人化与公共性的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历史呼唤关于人和人性的研究。明代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败,重振士风,宣传大学问迫在眉睫。阳明“心学”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心学”核心内容“良知”的本质是人性。阳明先生强调“良知”人所共有。人人都能成为智者、圣人,目的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因而,“心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人学,人性学。“心学”的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的理性思考.从生存论意义上看,生态良知问题的提出,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唤醒人的内心的自觉和自律,在文化力的作用下,形成消解危机的内在精神力量.根据以上思考,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生态良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只要良知和悟性没有完全消失,只要理性和感情仍一息尚存,就不会漠视《泛系:万悖痴梦(一种形而泛学:哲学与非哲学的创生)》。  相似文献   

17.
“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浓缩。“四句教”中对良知的阐述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带有经验心理学的色彩,对良知、本心的追求与倡导也体现了现代心理学上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同时“四句教”还阐述了心理教育的原则,即在心上用功,在事上磨练。心上用功带有浓厚的心理自我暗示色彩,在事上磨练则具有知行合一,将心理外化的理念。“四句教”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对丰富我国本土的心理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将真正的法国作家的名字排列下来一看,却是长长的一串亡命之徒或是犯上作乱的罪犯.追根寻源,乃知:作家,首先必须是个最具敏感性的思想家,对于是愚民政策的僵硬思维,它总带有先天的挑战性、叛逆性、颠覆性!于是就成了"危险思想的载体",将自己放置到权势者的屠刀之下.受苦受难,为真理牺牲,是他们的天职.这种折骨为炊,燃心为炬的作家,才是时代良知的体现者,他们永远是高举圣火的普罗米修斯!良知唤醒民心,民心不可抗拒,法兰西文学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层,因而称雄世界.  相似文献   

19.
王龙溪的“外王”理论与实践是建立在其心学理论基础上,以“现成良知”为理论基础,以“仁政王道”为根本原则,以“一体之治”为最终目标.实现了治心与治世、良知与治政、一体与治世、为学与为政、兴学与化民的统一;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内在品质和兼济天下、淑世救世的“外王”精神;彰显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部<沉疴>在字里行间时时溢出的是一种对自己生长于其中的民族和祖国的深沉、凝重而挚烈的爱,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教育弊端的思索与批判.本文是对<沉疴>一书的读解、感悟及其实践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