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现有著作权法律、法规,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和合理使用行为进行界定分析,讨论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利益关系,平衡各方的利益,进而推动互联网发展,促进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2.
一、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指在一定条件限定下,著作权人允许他人使用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规定。把自己的著作权许可他人使用的人,称为许可人,被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人,称为被许可人。著作权被许可使用,被许可人应向许可人支付合理的著作权使用费。  相似文献   

3.
对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研究。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著作权制度赋予使用者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也给社会带来了效益。为使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制度而提高社会效益,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立法制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对著作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解决档案工作数字化中的著作权问题的最主要办法是对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而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是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从数字图书馆案看知识产权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相关案例;从民法的私法精神入手指出财产权制度的意义与特征.知识产权是一种以私权为基本属性的财产权,但其无形性特征使知识产品必须依靠法律规定来实现权利.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法律限制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一种利益的平衡,指出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立场.最后以数字图书馆为例在现实层面上具体辨析了数字化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缘由与选择.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一项平衡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制度。随着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其合理使用的范围也需要在一定的立法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著作权法》明文规定的,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对其作品进行使用的一项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试从著作权、著作权合理使用、我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立法、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我国的相应立法进行评述,以期对该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范文兰 《兰台世界》2007,(7X):14-15
解决档案工作数字化中的著作权问题的最主要办法是对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而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是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一、著作权的法律特征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所依据的前提是:一个人的任何财产都不如脑力劳动的产品那样为他自己所特有。著作权是从法律上肯定作者对其作品所拥有的所有权。著作权人有权得到保护,使其作品不为他人所擅自使用,并有权分享社会因使用其作品所得的任何收入。  相似文献   

10.
沈凌  许娟娟 《传媒》2015,(4):64-66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带来巨大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需对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进行研究,使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得以平衡,同时对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恽佳欣 《编辑学报》2022,(6):637-640
为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编辑、作者及审稿专家对图表著作权问题的重视,通过调查医学期刊对论文中图表的合理使用和授权许可使用规定的现状,发现医学期刊存在对图表的著作权意识较薄弱,稿约和著作权协议中相关规定和要求表述不完善及不规范等现象。提出了医学期刊出版单位应提倡和尊重图表原创性,要求作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图表必须获得著作权许可,明确图表二次使用的合法使用范围,从而提高著作权意识,促进期刊论文图表的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MOOCs的兴起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由于MOOCs系统中信息资源的使用呈现出大规模、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征,图书馆在涉足MOOCs领域的进程中遭受到了著作权法律问题的挑战.为促进图书馆与MOOCs的融合,一方面图书馆应努力构建信息资源库,加强著作权管理;另一方面则应培育适合图书馆与MOOCs融合发展的国内法律土壤,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黄斌 《声屏世界》2003,(12):28-29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支付报酬使用其作品的例外情况,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一种对著作权的限制行为。法律上“合理使用”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作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保护作者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通过广泛传播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作品,促进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和人类进步。在我国现阶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传媒所独特具有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传媒在作品的“合理使用”中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合法地合理使用原则;无偿使用的原则;有限制地无条件使用原则;适当引用的原…  相似文献   

14.
所谓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著作权包括两部分:一是人身权利,又称精神权利,包括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二是财产权利,指著作权人可以通过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并通过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外界对图书馆的公益性质、社会功能等不够了解,加之图书馆对其著作权责任的认识不足,著作权法律知识缺乏,作品传播、使用行为不当,阻碍了图书馆分享著作权利益.文章认为只有加大图书馆社会作用的宣传力度,争取著作权立法话语权,才能保证图书馆在著作权利益分配机制中的恰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美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对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立法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成为部分国家为图书馆使用著作权立法参考的模板.一方面美国著作权法对图书馆使用著作权规范的设置详细而具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技术的发展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此外,美国著作权法在其演进的过程中,较好地平衡了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与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本文就美国著作权法框架内图书馆使用著作权规范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并与我国相关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阐述了美国对图书馆使用著作权的立法特点,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一不留神可能引起官司,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照片,有可能被诉侵害隐私权、肖像权或著作权,评论事件用语不当可能导致被诉侵害名誉权.报纸杂志一不注意也可能引起纠纷,比如未经允许的转载和刊登他人的作品可能引发著作权纠纷.网络更不用说了,随时随地在打法律的.擦边球".媒体若要保护自己,事先防范、及时补救和诉讼时有效抗辩三大块都是必须掌握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版权人利益保护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成为著作权进一步扩张的动因,并为作品的使用设定了更多的障碍。为应对著作权的扩张趋势,知识获取(Access to Knowledge)运动应运而生,并在国际著作权领域推动了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的立法活动。著作权限制与例外是为作品使用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当然也包括为残疾人在内特殊人群的知识获取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浅析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是著作权制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经过这一时期的演变融合,著作权制度从电子版权时代走向了网络版权时代。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即作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公众关注的图书馆著作权保护问题,通过法条解读、案例剖析和法理说明,介绍图书馆使用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主要方式——合理使用的发展渊源、当前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使用的判断标准,以及适用于图书馆的有关合理使用的现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