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身体成份对于运动员的选材及评价训练水平,营养状况和控制身体的组成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去脂体重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从事不同专项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和去脂体重不同.因此,研究运动员的身体成份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身体成份的测定,对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水平、营养优劣的评定,以及控制“理想体重”,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什么才是“身体成份”呢? 从运动生理学观点上看,身体成份是由两个部份组成,一是体脂,二是去脂体,即是净体重。去脂体重通常被认为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如果在体重相同的条件下,去脂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对运动员理想体重的确立、减体重的生理生化理论与方法、减体重的适宜幅度及其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减体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减体重的原则及措施等进行综述。1减体重的生理生化理论1.1体重与身体成分从生理学角度看,体重是指身体成分的总重量。人体体重的变化必须以身体成分的概念来表达,才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1.2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李云霞等对快速减体重后参加比赛的举重运动员体成分进行调查后发现,同一级别男运动员中,比赛成绩较好者,体脂百分含量较低、去脂体重较…  相似文献   

4.
散打训练对人体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散打运动员的骨质水平、身体成分的结构比例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HOLOGIC公司的双能BMD测试仪和Biospace InBody 3.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40名专业散打运动员和40名普通对照组的人体骨密度(BMD)及身体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散打运动员的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和跖骨部位的骨密度(BM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可以得出,散打训练改善了人体的骨密度(BMD),提高了人体骨质水平;2)通过对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与普通对照组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普通对照组,身体成分结构比例更加合理;3)人体的骨密度(BMD)与身体成分中的去脂体重(LBM)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并且二者的相关性受散打训练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推出,人体去脂体重(LBM)能够作为评定散打运动员的骨质水平的重要指标。建议对散打运动员的骨密度(BMD)和身体成分进行定期测定,掌握散打运动员的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散打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体是由脂肪和非脂肪两种成分构成.脂肪是反映身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一般以测量皮下脂肪厚度进行定量.非脂肪成分主要是骨骼、肌肉,它的重量等于体重减去脂肪量,称为去脂体重.去脂体重更能真实地反映运动器官的发育状况,对评价身体健康和运动机能水平具有较大的意义.国外对一般人和优秀运动员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及身体脂肪百分比有过报导,如美国、日本等.在我国对局部地区儿童少年皮下脂肪厚度有过调查,对游泳、足球运动员皮下脂肪厚度有过测量,但对速滑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研究、未见有资料发表.  相似文献   

6.
女子体操运动员控体重时的营养与体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1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营养与体成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限制饮食控制体重,当热能摄入量为75±10%时可引起生长发育后延、营养不良、月经紊乱等。②试行全面改善营养的控体重期食谱,可改善上述状况,促进生长发育速率使之优于同年龄学生,但并未引起体脂水平的增加。③优秀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数低于一般水平者;但在体脂水平相似的条件下,成绩优秀者的体重、瘦体重、瘦体重/身高、身高(厘米)-体重(公斤)等指标均高于成绩差者。研究结果提示,系统全面的体成分指标对评定训练效果、预测运动能力及监测体重控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言而喻,运动成绩的提高对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具有重要意义.与运动成绩提高有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准确评定运动成绩,并恰当地解释评定的结果.评定运动成绩常采用的器械与其选用运动项目和技术和所需能力要相似.用此器械无论是解释运动成绩的提高,还是评定训练计划的效果,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帮助.选用运动项目的成绩评定要涉及到此项目技术的运用,同时还要涉及到各种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国际通用的身体成分分析仪为检测手段,在1991年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期间,通过对44名优秀速滑运动员(男18名、女26名)身体成分的评定,探讨了身体成分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主要特征是体脂率明显高于世界速滑强国的优秀运动员。这导致了我国优秀述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做功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身体成分应做为训练效果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综合可以利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男子运动员身体成分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测试方法,对吉林省男子短道速滑与速滑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长期短道速滑与速滑训练对身体成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二的共同点是都能有效地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不同点在于速滑运动员在瘦体重、瘦体重与身高比率及基础代谢率等3项指标均较短道速滑运动员变化幅度大,呈现出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和去脂体重随耐力类型不同而有差异.优秀男子长跑运动员体脂百分比为3至6%,平均数X=4.7%)去脂体重较低.职业橄榄球后卫等队员体脂百分比较低,(平均数X=8.1%)但去脂体重却较高.体脂成分的比例随运动项目耐力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和一般人比较,大多数经过耐力训练的运动员体脂都较低.速滑运动员为全年训练,一年中均有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测量了国家女子篮球队16名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身体成分、血红蛋白和12min跑距,并对其中10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绝对最大耗氧量(L/min)与身高(cm)、体重(kg)、去脂体重(kg)、脂肪含量(kg)成中度正相关,相关度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相对耗氧量(ml/min@kg)与这些身体成分指标成负相关;绝对最大耗氧量与血红蛋白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68(P<0.05);绝对最大耗氧量与12 min跑成绩相关系数为0.74,有显著意义(P<0.05).利用本实验数据建立了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12 min跑距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份和体型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西安体院跆拳道集训队32名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体型进行测量与评价,旨在了解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体型的特征与现状,以便为科学选材及训练提供客观依据。结果表明,随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脂含量呈下降趋势;男子运动员体脂含量较低,体型以外胚叶性—中胚叶型者居多;女子运动员体脂含量较高,体型基本都属内胚叶型。这说明跆拳道运动员体脂含量应较低;男子运动员在身体成分和体型上优于女子运动员,而女子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较低,训练量不足,且这样的体型将影响运动水平的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马荣 《游泳季刊》2007,(2):35-36
1.引言身体成分包括体脂和去脂体重,它对人体的生理特性、运动能力、运动成绩均有一定影响,从力学上和能量代谢上对机体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脂超标的3名投掷类项目男子运动员的体成分和膳食状况调查,并应用补肾中药对激素水平进行调控,为体脂超标的力量性项目运动员提供减控体重并促进运动能力的综合性调控建议。方法:在冬训期间每月一次采用多频生物阻抗的分析方法在晨起空腹测试受试对象的体成分指标:体重(BW)、体脂百分比(PBF)、去脂体重(LBW)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去脂体重和身高比(FFM/H);服用补肾中药一月,每周测试内分泌指标: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以观察补肾中药对激素水平调控的影响。结果:3名投掷类项目运动员的体成分和希腊以及国内一级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明显偏高(26.4:18.9:16:09);膳食三餐能量摄入状况提示运动员早餐和午餐能量摄入没有达到要求的(30%和40%),而晚餐热量过高,且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都偏高。运动员在服用补肾中药的一月后,血清睾酮指标自身前后对比有显著性的增高,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变化不大。结论:(1)投掷项目3名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偏高,需要通过膳食调整减控身体脂肪比例;(2)补肾中药可以帮助体脂超标的男性低血睾酮运动员提高血清睾酮水平,但尚无法证明是否能促进脂肪分解。  相似文献   

15.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变化,从而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当代速滑运动员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要想创造更优异的成绩,必须使身体具有适应创造这种高水平成绩的基础.身体训练要在遗传和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对有机体中的可变异部分施加影响,使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摔跤运动员血瘦素的分泌特点、与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一次性抗阻运动对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男子摔跤专业运动员(n=12)为实验对象,以运动爱好者(n=14)和非运动爱好者(n=12)为对照,对安静时血瘦素的分泌特点及与体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抗阻训练后,30min,再次测定血瘦素水平,对比研究专业组抗阻训练前后血瘦素的变化.结果:安静时,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体脂、体脂%及体重指数显著高于运动爱好组和非运动爱好组(P<0.05).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与体脂、体脂%正相关(P<0.01),与体重指数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非运动爱好组的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高度相关(P<0.01).但是各组间单位体脂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摔跤运动员在进行抗阻训练后30min,血瘦素水平下降8.7%(P<0.001).结论:1)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发生了改变;2)体脂是血瘦素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3)一次性抗阻训练能下调男子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与机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二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与运动机能的关系,以期为今后运动员选材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对上海市短跑、自行车、击剑3项目的117名二线运动员(男60名,女57名)进行身体成分、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测试.结果发现:3项目男女运动员体重、肌肉、蛋白质与无氧能力指标基本都存在中度或高度的相关关系,男女运动员肌肉、蛋白质总量,体重与血乳酸都呈低度相关关系;肌肉、蛋白质、体重与绝对摄氧量都有高度的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摄氧量都只存在低度或负相关关系;3项目体脂与无氧能力有关指标和有氧能力相关低且呈负相关趋势.说明各种身体成分与身体机能有密切关系,但由于不同项目特点不一样,因此其相关关系也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测量了国家女子篮球队 16名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身体成分、血红蛋白和 12 min跑距 ,并对其中 10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绝对最大耗氧量 (L / m in)与身高 (cm )、体重 (kg)、去脂体重 (kg)、脂肪含量 (kg)成中度正相关 ,相关度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而相对耗氧量 (ml/ min· kg)与这些身体成分指标成负相关 ;绝对最大耗氧量与血红蛋白值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达 0 .6 8(P<0 .0 5 ) ;绝对最大耗氧量与 12min跑成绩相关系数为 0 .74,有显著意义 (P<0 .0 5 )。利用本实验数据建立了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 12 min跑距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20.
摔跤是按体重分级竞赛的运动项目,赛前,运动员为尽可能地达到较理想的体重和比赛级别,必须控体重,控体重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达到理想体重,发挥运动潜力,提高运动能力,是竞技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体成分分析对运动员控重具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选择金牌运动员周贤德为研究对象,在备战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十运会")最后一年的冬训、夏训期间,进行人体成分监控,测试观察的指标:体重、肌肉重量(MM)、去脂体重、身体水分含量、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数(%BF)、腰臀脂肪比率(WHR)、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质、无机盐、四肢及躯干水分含量等,作自身实验前、后组间差和上升(或下降)百分比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肌肉重量、去脂体重逐渐增加,体脂肪、脂肪含量、腰臀脂肪比率逐渐下降,尤其是比赛前期明显.这些指标的变化达到了控体重较理想效果,利于比赛运动能力的发挥,周贤德在"十运会"的比赛中取得自由式摔跤60kg金牌.结论认为:用人体成分分析对控体重的监控,对合理调控减体重的速度和幅度,及时准确地了解运动员控、减体重情况,保持运动员的最佳机能状态和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运动强度及营养补充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