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儿童的界定,扩大传统顽童的范围,引入了顽童视野,分析顽童游戏精神的文化根源,阐述狂欢尽显生命的感性与庄严,是顽童的生命之观点,对具备儿童特征的顽童形象做了"超越儿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后,顽童形象开始大量涌现于世界文坛.从经典顽童形象的身上可以看到,真正的顽童,其美学意义在于:它契合了追求快乐的儿童审美的特点;它满足了儿童的心理情感需要,表达了生命成长的愿望;它更以其自由本质表达了儿童内在生命哲学,表达了人类自由的未来指向.对顽童形象的美学意义的审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当前"坏小子"横行童书现象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游戏与儿童教育密不可分,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和内核,是一种追求自由、愉悦和创造的精神。以游戏精神观照儿童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儿童教育目的取向的合理化,而且有助于儿童教育方式的人性化。儿童教育应当从尊重儿童自由、唤醒儿童体验、鼓励儿童探索等方面把游戏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5.
"顽童"是儿童文学文本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顽童是富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是儿童文学中有别于正统"好孩子"的"另类"人物形象,在顽童的"顽"与"玩"的背后体现了儿童的生命冲动。本文梳理了顽童形象的演变历史,依次分为"被忽略的顽童"时期、"被改造的顽童"时期以及"解放了的顽童"时期,其间顽童形象的变化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儿童观内涵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游戏的教育价值日渐凸显,相关理论研究日益丰富。目前的语文课堂,依然缺乏真正的游戏,表现为语文教学中无游戏、假游戏、滥游戏。"游戏"教学顺应儿童的天性、呼应课标的精神、回应编者的意图,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培育游戏精神、塑造游戏伙伴、优化游戏设计,是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得以自由丰盈生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儿童精神的全面展示。儿童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而自由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价值。儿童教育的游戏化实践就是人文的自由取向在现代教育中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儿童的最爱,角色游戏是应幼儿角色模仿和扮演的需求而生的。老师是孩子的天使,儿童是快乐的天使。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角色游戏充满童心、童趣、童态,她为孩子们插上天使的翅膀,在儿童的天空快乐地飞翔。儿童生活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角色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决乐的本质。作为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如何在角色游戏的教学实践中来体现这种快乐理念呢?  相似文献   

10.
闽南童谣曾陪伴世世代代的闽南地区儿童健康成长.闽南地区的儿童喜欢吟唱闽南童谣,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闽南童谣充满游戏精神,即自由和愉快的精神.闽南童谣的游戏、闽南童谣的想象都蕴含着游戏精神,儿童从中感受到自由和愉快.自由和愉快正是儿童本真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从19世纪世界童话的始祖安徒生到20世纪中国童话的拓荒者叶圣陶,童话除了被赋予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还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20世纪世界各国的作家,尤其是童话创作者。循着西方世界童话的气息,叶圣陶先生吹响了中国童话的号角。他向往着童话般的生活,怀着天真纯洁的童心,运用儿童想象的方式,通过儿童视角创作了大量童话故事,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双性同体是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理念。艾利斯.沃克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紫色》中塑造了多个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她以独特的小说创作理念展示了美国黑人女性对自我和独立的追寻,流露出她对两性差异的关注和对两性融合的提倡,表明了黑人女性对异性恋霸权和父权制的抗争和在经受残酷现实的打击后对男权社会所作的妥协。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观念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始终保持着重大影响。经历了2 0世纪前期和中期的发展 ,以及末期与社群主义、保守主义等思想的激烈论争 ,自由主义日愈显明它在 2 1世纪的发展趋向 :维护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个人自由 ;倡导积极、平等的个人自由 ;多元主义倾向 ;关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对个人自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牡丹亭》的创作者汤显祖与《罗密欧与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共处于16世纪后期,也是这个时期分别在东西方享有盛誉的戏剧文学艺术家。在两人的这两部文学成就的制作上虽然不存在任何的关联,却不约而同地在某些闪光点上存在着一种相似的思想。朱丽叶和杜丽娘这两人在追求理想的爱情、反对束缚和枷锁、寻求思想解放和自由等方面而言,几乎是如出一辙。因此,作为文学的研究者之一,笔者将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着手对两部著作进行比较,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但它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适性。人类早期的文化先哲们洞察到人类存在的荒诞处境.并以其创作诠释出不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存在理念。简·奥斯丁的《劝导》,即是一部反映个体荒诞处境的典范之作。面对困境,书中人物做出了不同的自由选择,取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谈简·爱女性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部经典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描写了她为追求女性独立和爱情平等而进行的坚强不屈的斗争。本文着重从四个层面,即她的自强反叛、向往自由、追求精神平等和完整意义的爱情观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收入分配差距悬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让人担忧。收入分配不公集中表现为贫富差距扩大,而且失控。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有市场内在的原因,也有市场外在的原因。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重在改革,发展、完善,规范和加强监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背景下的小说创作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以一种自由放任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构成多姿多彩的文本世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邢娜 《宜春学院学报》2013,(10):110-113,100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向读者展示了内战前美国社会的画卷,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社会的贪婪、残酷、虚伪和荒谬.小说的主人公在荒谬的世界中,大胆地追求精神自由并通过一次次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善良、勇敢、机智的“小英雄”.  相似文献   

20.
百年新诗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如20世纪有太多的战争和运动,百年新诗一直处在诗体自由化与律化多对抗少和解的特殊生态中,经历了一条十分曲折的诗体构建之路,诗体建设总是呈现“定型难”特点,没有建设起大家公认的诗体。现代时期是最重要的诗体建设期。但是整个世纪,都只有少数诗人艰难地致力于诗体建设,现在有必要加强新诗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