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也一直倍受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素质水平还有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江苏省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以及心理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谈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是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竞争性很强,比赛紧张激烈,稍有失误,就会对比赛产生很大影响。竞争中,有些运动员心理失常,技术动作变型,失误犯规等,主要是心理训练欠缺造成的。本文旨在比赛时,使运动员整个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学会应付各种各样的心理干扰,必须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调节,使之成为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实力接近的攀岩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其心理品质、心理训练水平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作用。从攀岩运动的特点出发,结合运动心理学理论和训练实践,对攀岩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对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自信心培养的策略,通过科学训练完善技术,加强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和对比赛成功情景的体验及加强赛前心理干预和赛后心理恢复等手段,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提高自信心水平及专项心理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对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心理适应训练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法,将36位15~17岁具有较强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人。对照组的训练按普遍使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实验组则使用笔者研制的在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下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结论:对不断变化的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心理适应是提高15~17岁有较高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养的重要因素,将确保改善足球运动员对外部不良因素刺激的应激反应稳定性,集中注意力完成足球运动技术动作,并在与对手对抗时,保持与同伴的运动协同性,等等。评估足球运动员心理适应水平的标准是: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模拟的一致程度,完成训练任务的效果,评价自身临赛状态的准确性,在低紧张程度情况下完成动作的积极性指标。制定的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往往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关健因素之一,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比赛中技术、战术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综合分析了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并提出了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少年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跳高这个项目中,心理训练对创造运动成绩影响很大.良好的赛前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出运动技术水平,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一些专家认为,跳高运动员获胜有30%要归功于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安排应占全部训练安排1/4,根据资料所知,国外大部分优秀跳高选手都配备了心理医生,在我国,心理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在此,我根据少年跳高业余训练特点和少年心理特点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甚至对于比赛的胜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9.
个性的倾向性与少儿乒乓球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题依据乒乓球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运动。乒乓球运动训练周期长,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长年极度紧张的训练、比赛,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因素对技术水平提高和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少儿参加乒乓球运动尤其如此。个性是指在一...  相似文献   

10.
新的擒敌术在武警部队的推广适用,引起广大官兵的认同与热爱,掀起了训练热潮。尤其是擒敌实战技术,更贴近实际,有极高的训练价值.然而,现代运动训练学表明:在实战训练及比赛除了要有过硬的本领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擒敌术实战训练中所需的心理素质,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心理训练在擒敌术实战训练中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周期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论思想,对广东省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周期化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周期化是实现长期系统心理训练的有效途径;周期化的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心理训练周期,并与技术训练同步进行,贯穿于运动训练全过程;本文提出的比赛“心理控制程序”和“舒适区域”心率参数经实践验证,具有科学性和应用性,对运动员发挥技术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比赛心理问题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现代运动心理学研究和训练的实践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运动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和专项心理训练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于丰富的运动心理学理论成果和相对匮乏无序的项目心理训练实践之间的研究异端化而提出现代竞技主导比赛心理能力项群化探索研究,以弥补二者之间的研究断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的测查。结果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另外成就感降低与内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疲劳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控制源和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增值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21.4%;自尊对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技、战术运用得当外,其心理素质稳定、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对短跑运动员进行心理的训练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技术动作教学、训练、比赛中的各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调查分析,引发损伤的心理致因主要与人的个性心理、外界不良的刺激因子,赛前的心理准备以及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应激等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使之有利于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运动员成绩取得,以良好的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作为物质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又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的有力保证.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心理准备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引导运动员做好前期、临赛和临场的心理准备,采用多种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7.
当前,竞技体育竞赛是人类活动中最有特性的形式之一。在这种活动中,与激烈的竞争的波折及其最终的胜负结果息息相关的情绪反应和高度的体力负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现代运动中,运动员的战术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是等量地进行的。身体的潜力巳被减小,而求胜的渴望却要促使进行剧烈的、毫无调和余地的运动竞赛。因此,在运动比赛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心理、生理上的精神创伤因素。  相似文献   

18.
马拉松比赛有全程的和半程的比赛。比赛的距离越长,情况越复杂,对运动员的影响越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就越容易发生波动,造成运动的盲目性。因此,在赛前进行竞赛路线的专门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赛前的训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用血乳酸心率尿蛋白评定羽毛球运动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院羽毛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血乳酸、尿蛋白、心率等理化指标的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羽毛球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积极运动时间是以无氧供能为主,短时间高强度并结合专项技术的训练手段能有效提高无氧供能能力。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羽毛球比赛,在训练中要侧重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科学安排训练手段,提高训练课的运动密度。  相似文献   

20.
优秀运动队心理科技服务──10年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体育振兴要靠科学进步,体育科学要面向体育运动实践”方针指引下,下国家射击队科技服务10年多,经历了熟悉射击项目、摸索应用、探索规律3阶段,面对训练与比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心理技能训练大纲制定、心理训练与射击技术训练的结合与系统实施、心理控制点理论与射击比赛心理定向的确立,射击运动员比赛发挥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的提出,适合射击运动员的目标取向心理测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取得是科研人员与教练员在实践中不断切磋,发现结合点,并经受训练与比赛效果检验而得到的。科研人员与教练员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科研合力是体育科研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心理科研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