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之一 ,在刑法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刑法确立这一制度到 1997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正当防卫制度日趋走向完善。就我国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而言 ,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 :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条件作了较为合理的修改 ,充分表明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主观上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防卫过当界定显性化 ,标准客观化 ;对无限防卫权的有限制采纳体现了我国刑法的时代精神 ,表明了无限防卫权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为了避免公民滥用这种权利,法律规定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公民的防卫行为如果在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内,那么防卫行为是正当防卫;如果防卫行为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那么防卫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这个界限是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标志。正确认识和掌握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对公民个人和司法机关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化犯这种特殊的犯罪类型 ,国内外的刑法理论都有所研究 ,而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却是我国首创。不过我国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无定论 ,特别是关于转换犯的概念、特征及其范围都有较大分歧。同时 ,我国 1 997年新刑法对某些犯罪的正当防卫问题的规定有了较大的突破 ,使某些1 9 79年刑法规定的犯罪中的受害人享有了无限防卫权 ,而这些犯罪可能会存在于转化犯中 ,而转化犯中的正当防卫问题至今在理论界仍是一个空白 ,而这个问题对于司法实践中的正确裁判以及公民正确把握行使转化犯这种特殊情形下的正当防卫权 (特别是无限防卫权 )却有着重要意…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的限度在法学理论学界和司法实践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主要以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来研究正当防卫的限度及特殊防卫权。这对如何认定特殊防卫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成立范围较之旧刑法更为广泛,应当认真认定正当防卫的存在范围.新刑法对于防卫过当的成立作出了严格的限定,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新刑法并未增设特别防卫权,所谓的特别防卫权属于正当防卫的当然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维护其正当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权利,如何合理正确地行使这项权利既是一个重大的刑法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刑法实践问题。本文就如何理解其适用条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按照检察机关的决定在执行逮捕的过程中,误将无辜的相对人当作犯罪嫌疑人予以抓捕,在此情形下相对人是否可以对警察实行正当防卫呢?我国刑法理论界对被抓捕的无辜的相对人是否可以正当防卫存有争议,对此问题的探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保障人权,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针对此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什么是正当防卫以及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其次是对不法侵害行为的认定及对不法侵害行为中的强度的界定;再就是论述警察的具体执行职务行为是否合法;最后从人权保障与国家权威冲突的角度分析哪种利益应当优先受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特殊防卫权的立法背景、概念内涵及实施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揭示特殊防卫权的确立有其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因素.对特殊防卫权法律正义性特征、法律正义性条件及立法价值展开了讨论,指出特殊防卫权作为传统正当防卫制度的有力发展,能更有效地起到保护国家、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其法律目的的正当性构建了其法律正义性的基础,其实施本身就是法律正义性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均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该款是赋予公民的特别防卫权,并对其构成条件及其与无限防卫权的异同进行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人治向法治社会转型,法治作为完善的社会管理模式,为人类所追求,而法治之法要有伦理底蕴,法律才能成为善良公民的大宪章。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制度的确定,确有有利于弘扬社会正义,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但是它还存在着不少伦理缺憾,应从立法和司法二个方面进行完善,才能体现关爱生命、合乎人情,给人温暖。  相似文献   

11.
公民应针对不同的违法犯罪分子 ,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 ,以便更好地制止违法犯罪。同时 ,注意斗争的方法 ,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避免出现违法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2.
通信秘密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的确认与保护。中德刑事立法在侵犯通信秘密犯罪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包括立法体系、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成立以及诉讼条件等方面。侵犯通信秘密犯罪是隐私权刑法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隐私权刑事立法的规定已经落后于实践需要。德国刑法关于侵害通信秘密罪的立法规定存在我国刑法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马尧海案"所引发的巨大争议,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聚众淫乱罪"。从刑法学角度,基于刑法的谦抑性,无被害人犯罪应当除罪化;从宪法学角度,公民享有自我决定权,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必须符合宪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私密性的聚众淫乱行为如被入罪,即属于无被害人犯罪。这侵害了公民的自我决定权,亦不符合宪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举证责任的分担是刑事证据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将刑事实体贯彻到实践中的保障。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领域一般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方是否要承担举证责任仍存争议。但是,在诉讼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对被告方来说并不是绝对有利的,而且在司法实践中由被告方承担举讧责任的情形逐渐增加,其优越性逐渐突显出来。笔者试图从正当防卫这一典型辩护理由着手,寻求被告方举证的合理性,探讨其所应达到的证明程度,完善正当防卫的证明内容,促使公民更好地维护自己在刑事案件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对共同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问题作一个较为详细的探讨,求教于大方。 一、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一般条件 共同犯罪,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可见共同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犯罪。2、共同犯罪人之间应当有共同故意。3、共同犯罪中应当有共同犯罪行为。4、共同犯罪的主体都应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中止,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特别防卫权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引发的争论出发,对特别防卫权的含义进行了辨析,并指出了特别防卫权的法律特征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盗播体育赛事直播行为侵犯合法直播人的经济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严重危害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由于我国刑法立法缺乏相关规范,民事赔偿责任不足以有效遏制该行为,导致体育赛事转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无法发挥刑法预防犯罪、规制行为的保障功能。为有效保护合法直播人的广播组织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必要对盗播体育赛事直播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建议修改《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增加侵犯广播组织权的行为类型,以实现对该行为的刑法规制。该行为的犯罪化回应社会现实需求,满足法益保护需要,填补刑法立法漏洞,具有著作权法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并未明确规定,在认定标准上存在真空地带,近年来正当防卫案件频频引发社会关注,亟须司法机构重新审视。文章从案例出发,引发了关于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思考,总结出正当防卫司法实践中的现存问题,凸显了正确把握正当防卫重要限度对于完善司法判断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被迫行为作为一种辩护理由最早出现在英美法系刑法中,而后大陆法系不少国家也将其引入。在大陆法系刑法中,被迫行为包含在紧急避险中,我国刑法虽然没有这一明确规定,但也在紧急避险和胁从犯的规定中有所体现。被迫行为这一理论在我国还鲜少研究,但其进入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乃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人身危险性作为刑法学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一方面在刑法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对其涵义却又众说纷纭。本文在简要回顾人身危险性理论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 对刑法学视角下人身危险性涵义进行了辨析,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对该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