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阐述各种类型的本体异质问题,明确本体匹配的概念及与本体映射的关系。在总结本体匹配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初步确立本体匹配基本理论框架,包括匹配粒度、匹配参数、匹配操作、匹配策略及匹配过程等内容,较为全面地阐述本体匹配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种面向用户兴趣的个性化语义查询扩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本体的语义查询扩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用户模型的研究,提出要将用户的兴趣模型与查询扩展相结合,实现个性化的语义查询扩展,并把个性化的语义查询扩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检索关键词向用户模型中的个性化领域本体概念的映射以及在本体层次对映射概念的语义扩展,给出每一阶段的实现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的查询需求。  相似文献   

3.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26-100
根据OWL S本体框架,基于OWL S的三类本体ServiceProfile、ServiceMode、ServiceGrounding来探讨基于OWL S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映射、服务发现及服务组合,提出数字图书馆服务发现的思路与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组合流程并对其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4.
融合多层次数据的问答知识图谱本体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针对基于问答对的智能问答准确率和解决率低、用户满意度差等问题,研究构建知识图谱本体模型,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解决基于问答对的智能问题所面临的问题.[方法/过程]首先,分析当前智能问答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知识图谱支撑智能问答的方案.其次,在已有本体模型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多层次数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User-Ontology的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倩 《图书馆杂志》2006,25(10):58-63
鉴于目前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精度与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ser—Ontology(用户本体)的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的研究思路,从而在语义层面上实现对用户数据的挖掘。文章首先分析了图书馆现有用户数据挖掘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其次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不同领域用户本体的研究与构建情况,最后在构建图书馆通用用户本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户本体的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系统的优势、总体框架与功能构成。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跨系统用户建模的主要方法:基于统一用户模型的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构建标准的本体或者通用的用户模型来满足不同系统的个性化需要;基于用户模型间映射和融合的方法,主要通过一定的映射规则对不同系统中用户模型进行映射和融合,实现跨系统的个性化服务;分布式开放用户建模方法,主要是基于社交网络、互操作、关联开放数据等来构建用户模型。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分析,指出跨系统用户建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领域本体的数字图书馆检索结果动态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现有数字图书馆检索结果的组织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忠实于用户提问的角度,提出基于领域本体的检索结果动态组织方法。基本解决思路是将文献的标识与用户的提问进行有效地对接,即以用户提问为基础构造提问模型,并基于检索结果构造标识模型,将提问模型与标识模型在语义层面通过领域本体进行映射,从而实现文献标识与用户提问在语义层面的互通,最终以用户提问的语义方式来展现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8.
情境感知的电子商务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用户在电子商务中获取个性化商品信息困难的问题,提出实现电子商务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情境感知方法。首先建立情境感知的电子商务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框架,并构建商品信息本体模型和用户情境本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情境感知的商品信息服务个性化匹配算法,最后分析电子商务中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模式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9.
肖升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0):114-29
在基于本体的智能检索框架中引入本体视图,提出一种基于本体视图的特征项提取方法,通过利用中文信息结构提取器对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类型映射,得到可计算的特征项。此方法比单纯的词汇信息更能体现概念信息特征,能提高检索系统的性能,提高检索的准确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用户建模方法。首先,基于用户兴趣概念集合,分别从同主题源本体的RDFS闭包中抽取子本体,然后采用多策略映射方法将其合并形成初始用户本体;其次,基于各类用户Web使用数据,挖掘高频关键词,追踪用户兴趣变化,构建增量本体;然后,利用衰减函数和相关阈值,将增量本体与初始用户本体合并,在增加新概念及其关系的同时,剔除不再感兴趣的概念,以实现用户本体的自动优化。  相似文献   

11.
本体分子是在本体的基础之上,结合描述逻辑、图论等相关理论,用于解决动态知识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理论.本文提出将本体分子应用于数字图书馆领域,建立一个以本体、本体分子为核心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四层模型.本文进而深入地探讨了其中动态知识组织层的实现机制.然后,本文在分析本体分子库结构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本体分子建库工具的特点与功能.该建库工具能够较好地解决核子、离子和本体分子等知识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一种新的文档分类方法——基于本体的规则分类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分类体系建立每个类的本体,然后根据本体和规则对网页的主要标记信息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比Rocchio分类法查全率略低,但查准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佩云  孙亚民  吴江 《情报学报》2006,25(5):553-55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框架。在该框架中,知识检索主要由语义检索和基于规则的推理检索两部分组成。通过对检索方法的研究分析和算法实现,开发了一个基于本体的文档知识管理系统,并由实例对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性能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检索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重用和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领域本体的专利信息检索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信息检索方法在当今网络信息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领域本体的专利信息检索模型,从用户检索请求处理、本体构建、本体可视化与语义扩展、检索及存储的过程和技术实现进行研究,并开发一个基于服装领域本体的专利信息检索原型系统。比较测试表明,该模型在确保信息检索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极大地提高其全面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本体对应研究方面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投入了更多关注,使相关研究日臻成熟;二是在开放语义网络环境下,研究人员更青睐于多本体的匹配与对应,并且本体对应已成为学术界构建适于分布式网络结构的多本体协同系统的主要手段;三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了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但开放性、分布式的语义Web环境对现有不同本体间的协调应用提出了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本体协调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阐明了以本体映射为核心的本体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本体合并、本体集成与本体对应三条本体协调主要发展路径的前沿热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本体协调的相关研究将继续沿着"本体构建→本体合并→本体集成→本体对应"这一总体路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数据的语义异构是数据集成共享的主要瓶颈。数据本体是解决数据语义异构的有效方法。首先在系统 分析地学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地学数据本体的总体架构,重点研究地学数据本质内容本体和形态本体,并构建了 地学数据本体库。进一步结合科学数据集成的需求,提出基于地学数据本体的数据集成总体流程。在此基础上,以科 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产出的科学数据为例,开展地学数据本体支持下的科学数据集成方法应用研究,证明本方法的可行 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元数据、领域本体、桥本体和本体解析体系为核心要素构建语义模型,提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语义互联的应用模型,以语义异构和结构异构的电子病历为案例,设计和部分实现面向医学领域的语义互联模拟系统,从应用层面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语义互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作战室的概况入手,分析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引入本体的必要性;试图在说明作战室的建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模型的整体架构,并设计作战室中重要概念的模型,如竞争情报信息本体模型,情景演算本体模型、空间结构本体模型,以解决作战室异构知识的共享问题,增强知识表示的科学性,提高作战室决策的效度。  相似文献   

19.
法律框架本体与顶层本体SUMO的映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体映射是本体集成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本体间知识共享和重用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映射的方法入手,通过将法律框架本体的框架、词元、语义类型和框架元素分别与SUMO中的类建立联系来实现法律框架本体与SUMO映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语义网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本体及其推理机制,随着语义网技术的发展,本体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体在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组织、知识检索等问题.但是目前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仅仅局限于静态知识和绝对知识,对于知识的真实性、权威性这些问题也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本体实现动态知识管理与控制存在的不足,作者提出了本体分子理论.文章从理论的提出、理论的形式化描述进行了充分论证,论述了分子的核子是本体不可变的属性,离子是可变的属性,只要核子相同就同属一个本体.文章以知识管理为例,详细分析了动态知识演化过程和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