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艳辉  朱李  邱均平 《情报杂志》2022,41(2):190-197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路,使之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研究方法]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变迁机制,并从SCI论文的资助效益、流向现状、被引用次数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唯“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造成科研成果流失、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无法提升、国外知识垄断加剧等不良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可视化分析了“科学网”上科研评价的专家评论信息,进一步提出了3个方面的科研创新思路:打破“以刊评文”“奖励驱动”的现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结论]认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应聚焦在科学研究的“本质”,回归科研评价的“初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实施评价多元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推动了学术界对于其公共学术价值的认识和利用,大数据、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环境信息化使得科学研究向第四研究范式转型,科学数据复用为新的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科学数据复用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在近20年来日益丰富,但该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采集来源,运用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梳理了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的发展态势、演进过程及研究结构,研究发现: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2006年前)、发展阶段(2007—2014年)和爆发阶段(2015年至今),主要包括基本内涵、共享与复用关系、数据复用影响因素、学科领域研究以及数据复用伦理等五个方面的研究主题。基于此,本研究从保障平台、理论基础、研究分支和方法工具四个层面构建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的知识体系,并提出科学数据公共学术价值、科学数据复用行为及机制、科学数据复用评价及影响力、科学数据复用政策和领域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等几个亟须深入开展的研究主题。本研究为今后开展科学数据复用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对科研院所现有的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所结合自身特点与长期实践,提出"基于团队协同的三维矩阵科研创新管理模式",设立学术线、行政线、项目线,三个维度自成体系,有机联动,最大化协同各类优势资源,有利于实现科研战略目标。文章从历史背景、核心机制、保障措施、取得成效等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总结概括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资基础,其效用至关重要。依据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维护不足和资金短缺的现状,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合作收益共享模型;深入分析努力水平与抵押率、设备折旧收益率和收益分配比率之间的影响,探讨努力因素在科技资源共享中的协调作用;最后结合努力因素分析和数值分析,从“人”、“器”、“财”、“制”四个角度探讨了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但缺乏定量化评价措施的问题,本文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网络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为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获取"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论文合作数据,利用VosViewer和Ucinet构建"2011计划"机构论文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合作网络在网络结构、机构间合作强度等方面的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结论]"2011计划"实施前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表明,科学共同体的构建能促进科研机构间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机构间的合作强度则取决于科学共同体研究方向与政策导向和应用热点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6.
陕西高校科研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的工作重点,指出陕西省高校应利用本校人才优势,将现代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应用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加快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创新。文章从WWW网站建立、网络数据库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创新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的组成部分,随着数据科学研究的兴起,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政策研究有待深入。[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美国U.S.News前50名大学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从“涉及对象”“保护方法”和“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等角度梳理政策重点和空白点。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从“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和“实施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了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内容框架,并分别讨论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与科学数据安全相关的各个主体的职责。[结果/结论]高校科学数据安全内容贯穿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相关主体包括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执行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洛特卡定律的“科技信息资源”研究成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特卡定律揭示了特定研究领域科学文献的作者数与其所著论文数之间的规律,可以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考虑到该定律仅统计第一作者的局限,提出了合著论文作者贡献率分配方法。针对"科技信息资源"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样本分析,提出了洛特卡定律常数的非线性回归方法,该常数可以表征其统计的科学领域的研究成熟度。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在"科技信息资源"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成熟度较低,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引导,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面向以前瞻性基础研究为主和支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高校科研评价有其特殊性,传统的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等科研评价方法存在许多局限,难于准确判断其科学价值,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大数据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价值和适用环节。研究表明,大数据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应用,具有采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挖掘隐性和滞后性科学价值、提高处理速度和实现可视化表达、促进科研评价方法和方法论创新发展等强大功能和应用价值,且在实现高校科研功能多重性的数据提取、科研重心基础性的学术价值判断、科研成果价值非显性的数据挖掘和围绕破除"SCI至上"、聚焦"五大价值"的导向性指标体系构建等环节功能突显、适用性强。最后强调提出高校科研评价要防止沦为"数据万能"的陷阱,对运用大数据开展科研评价应加以调节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挑战,系统提升我国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然而,我国现有知识创新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仍是以“大学、企业、政府”构成的“三螺旋”框架,无法体现新时代多元化主体、多样化路径、多种创新模式的平行共存与协同演化特征,致使研究者破题“卡脖子”难题时缺乏整合性视角与适用性框架的支撑。本研究基于知识创新范式转型背景下影响我国以系统工具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挑战,深入探究新时代“模式3”知识创新“多重螺旋”(N-tuple helices)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征与拓扑结构。以之为基础,讨论系统性提升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应对“卡脖子”挑战的可行路径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九五”期间科研工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努力提升学校科技综合实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具体作法及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评价政策引导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日益突显。本文通过搜集2006—2018年各省市的科技评价政策文件,在优化科技评价政策量化量表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三个层次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评价政策总体上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政策目标主题向创新人才培育、区域创新扶持与知识产权保护转变,同时,科技评价政策的作用机理呈现“非线性”特征,政策目标的作用方向正由“数量制胜”向“质量取胜”转变。从科技评价政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看,科技评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其直接政策效力明显薄弱;科技评价政策的多重目标导致政策的协同效应不足,同时,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之间的不协调也削弱了政策效力,导致其“指挥棒”作用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13.
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始于2016年,是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为落实全国创新大会精神,试行部署的一项新的科研管理改革举措。该计划以"夯实基础,探索未知,谋求引领"为出发点,稳定支持一批久经证实的"立志报国、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院士和顶尖科学家""中年拔尖科学家"和"青年拔尖科学家"开展研究的项目,谋求冲击国际一流甚至国际顶尖水平的基础科学问题,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作出贡献。该计划项目布局整体上符合中国科学院人才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科学院在"放管服"方面的创新举措。该计划希望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稳定支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使科学家们"坐得住冷板凳,敢啃硬骨头""十年磨一剑",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力争在重要科学问题的新理论、新方向上取得突破,产出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突破。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计划资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为我国未来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管理方式和资助方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ntext as well as experimental culture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radioactivity research. It argues that the politics of Red Vienna and the culture of radioactivity research specific to the Viennese setting encouraged exceptional gender politics within the Institute for Radium Research in the interwar years. The essay further attempts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narratives that concentrate on personal dispositions and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women in science to explain the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number of women in radioactivity research. Instead, the emphasis here is on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in which women involved themselves in radioactivity in interwar Vienna. This approach places greater importance on contingencies of time and place and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 a historical stud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shedding light 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cientific practices and gender.  相似文献   

15.
科研大数据共生作为科研大数据共享的重要过程,在科研数据生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其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给出"科研大数据共生"的概念,构建了科研大数据共生模型(SM-SRBD),然后从维度分析、共生方程分析与寄生机制的关联分析等几个方面,深入阐释了科研大数据共生的内在运行机理,分析了科研大数据共生和寄生之间的趋利型和趋害型两类演化路径。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共生是一个以利益维、自由度维、空间维、时间维、强度维等不同维度的共生活动为核心活动体系,以"共生数据源"为基,以"数据共生方程"为过程逻辑,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或偏利成长)并生成共生化新数据、构建科研大数据命运共同体、提升科研大数据质量为目标,不断趋于优化的泛在化、协同化的动态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孙玉涛  张艺蕾 《科研管理》2021,42(10):20-27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是我国引进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11”工程大学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实施该项目与科研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年项目”显著提升了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对科研产出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2)“青年项目”对大学科研产出的促进效应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高学术水平大学相比,“青年项目”对低学术水平大学科研产出的提升更大。(3)大学科研经费投入在“青年项目”和大学科研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从组织层面丰富并拓展了“青年项目”政策研究,为青年入选者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7.
毛昊  刘澄  林瀚 《科研管理》2014,35(1):73-80
在我国迅速增长的专利申请数量中,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企业出于哪些目的而进行专利申请,其主要影响因素何在,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申请专利的动机正不断超出通过垄断保护获取市场收益的传统目的,大量专利申请出于非实施专利因素考量。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开展的中国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企业近年专利申请中非实施动机的具体情况,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开始呈现多样化的非实施申请特征,"进入专利池与标准"、"塑造企业形象"、"用于交叉许可"等特点与国际发展趋同。而现阶段在中国,企业规模、知识产权组合利用能力、知识产权工作成熟度、外部政策等因素对企业非实施申请动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借助知识图谱的最新可视化技术,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把科学计量学与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结合,对Web of Science中2011年~2015年有关技术创新的11997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III,对核心期刊、重要作者,重要文献、研究热点做了分析,绘制出近五年国际技术创新领域的知识图谱,总结展示了国际技术创新领域近五年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通过探索分析,总结了当今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5大热点领域:“知识搜索”、“绿色技术”、“一般创新研究”、“市场前景”和“新技术的产生”,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科技领导力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领导力构成要素的综述研究,基于"领导力五力模型"结构和对战略科学家能力的挖掘,结合科技界科技领导者的调查数据,就科技领导力要素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科技领导力的关键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20.
高校职员制度下的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高校科研处和职员的职位进行分析,揭示高校科技管理队伍的现状和科技管理的运用方式,认为科研处长是一个行政管理职务,而不是一个专业研究职业,在高校建立职员制度的体制下,要建立“一支学有所长并具有突出领导才能的科技管理专家队伍”,就要逐步淡化“双肩挑”,“准内行”的“体外循环”职务晋升模式,根据科技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一种多阶梯晋升模式,即行政职务,行政职员,科技管理研究和科技开发与推广四种晋升途径,做到职级平等,异类相通和自由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