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不仅是我国高校学术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衡量高校学术整体实力以及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对着国家对高校创新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学术期刊应如何应对,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才能够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整体升级及影响力的快速增长,是目前所有高校学术期刊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据此背景,探讨了高校学术期刊的现状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4,(12)
正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高校学报的数量与日俱增,但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相比,我国高校学报的整体出版质量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成为困扰我国高校学报寻求突破、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文献,从发表趋势、覆盖刊物、文献作者、基金项目支持和研究内容五个方面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提升网络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网络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提高网络学术期刊的发行质量,针对网络学术期刊的特点,围绕其发行与传播环境,并结合对2015年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实证分析,提出提升网络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对策。网络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提升,需要编辑树立互联网思维,需要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发行途径,重视标识符的使用以及重视挖掘语义出版等新出版模式。学术期刊的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新元素和新出版模式的使用将成为网络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术性期刊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周黎明 《编辑学报》2002,14(5):335-338
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是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加强学术期刊网络化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和解决好传统学术期刊与网络期刊的合力发展问题、网络期刊的传输格式等技术问题、网络期刊的引证参考问题、网络期刊的安全与版权问题等等,将会大大加快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互联网为前提的众包模式,已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图书馆、翻译以及地理信息采集等领域.本文基于众包模式的优势以及学术期刊众包评审案例,分析网络环境中出版流程碎片化、出版平台便捷化众包出版模式的可行性.认为高校学术期刊的众包出版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与流程确保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多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众包出版模式可以为高校学术期刊提高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和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新的战略制高点,期刊出版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学术期刊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尤其是大学学报,在学术成果创新、服务学科建设、培养科研人才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形成了中国高校期刊的特色和风格。与此同时,高校学术期刊也普遍存在着办刊理念滞后、单刊运行、集约化程度低,同质化,  相似文献   

8.
朱娜  何婧 《今传媒》2022,30(1):73-77
“双一流”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学术期刊作为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重要延伸,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助推“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分析高校学术期刊服务学科建设、传播学科成果、引领学科方向以及培养学术人才的作用,以部分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为案例,探索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实践性路径对策。高校学术期刊应该依托学科建设成果,通过培育特色栏目、打造优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期刊传播力等举措,推进期刊的特色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双一流”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3 9所"9 8 5"高校图书馆机构成员,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于2 0 0 7年至2 0 1 1年间,并收录于C N K 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论文,从发文量、发文分类、核心期刊收录、被引、高产作者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9 8 5"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中,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水平,构建完善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非常重要.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学术质量,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欠缺公平性、科学性与规范性,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给学术工作带来误导.因此,重视学术期刊评价,继续发扬正面作用,减少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低、发表周期长、管理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化水平的方法,如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加强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引入先进国际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出版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媒体和数字化出版的浪潮中,我国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这对高校学术期刊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分析和借鉴国外学术期刊发展的成功经验,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内高校学术期刊小、散、弱之弊端,积极应对,主动有为,着力探索和实践,以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明寿  戴国俊 《编辑学报》2013,25(3):279-282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高校学报与研究院所、学会主办学术期刊之间的差别,论证高校学报并非垃圾产品。将农业类学术期刊分为省属高校类、省级学会类和国家级学会类3种不同类型,综合分析比较3种不同类型农业类期刊在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5项指标上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4个指标极显著地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P<0.01);省属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基金论文也极显著地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P<0.01),而且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略高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的大部分指标高于省属高校学报,而省属高校学报均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部分指标接近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近3年,农业类学术期刊总体上的各项评价指标正在逐年提高,农业高校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较高。  相似文献   

14.
周强  姜钰 《科技与出版》2023,(7):114-119
集群化是提高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推进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期刊界面临的时代课题。高校作为一支重要的办刊力量,亟须组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集群,对外发挥办刊规模效应,对内产生知识溢出效应。文章从集群化管理模式、精品化内容模式、专业化服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建构,总结高校期刊集群化建设实践策略,探究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吴星  朱璐 《传媒》2019,(4):31-33
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期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学术期刊的数量占据期刊总量的半壁江山,是期刊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近代新思潮的传播、新式出版业和新式大学的兴起而产生发展的高校学术期刊,是传播先进文化、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沃土。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秉承悠久历史、立足特色资源,在数字化时代呈现出学术期刊信息的“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高校学术期刊群为研究对象,以江西省为样本区域,在调查统计各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被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等计量指标,以及获重要奖项、表彰等学术和社会评价方面,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总体评估.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群具有一批有相当影响力的刊物,然而发展极不均衡,且刊物的发展通常与主办高校的发展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7.
参考文献的网络链接及其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倪向阳  马永军 《编辑学报》2002,14(4):260-261
参考文献的网络链接功能在中国期刊网上已初见端倪.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学术思想的链接关系,追寻学术流派的渊源,发现新兴的交叉学科,预测学科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的网络链接对学术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其网络链接功能,有利于对学术期刊的稿件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被引用、被检索的概率,并使学术期刊的网上策划选题与组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周玉芳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30-133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研究论文按发表时间、作者、基金、地区和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研究20年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研究的现状、发展、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之下的学术期刊责任编辑如何把关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指出学术期刊的学科综合性使同类期刊刊发论文存在学科差异;学术期刊实现网络发行后,学术期刊引文密度和引文时间正发生持续动态变化。认为现行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及修正方案不能很好地反映以上两种情形,导致影响因子出现偏差。提出从学术期刊学科综合性和网络发行视角对影响因子进行修正,使之能准确体现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从而对我国的学术期刊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