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概念,分析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探讨基于流程管理的解决方案。基于“建立流程—明确任务—监督检查—评价激励”的思路,建立编校流程管理链条,即制定合理的编校流程制度,明确各流程任务,引入过程监督和检查措施,设立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编校流程管理,降低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达到控制图书编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崔玉洁 《编辑学报》2023,(4):429-433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以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首先,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并分析了其在提高期刊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其次,本文指出,尽管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编校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在期刊出版中仍需要结合编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对文章进行修正和校对,以提高文章质量。最后,本文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包括将人工编校与ChatGPT相结合进行初编稿件的修改和校对,以及使用VBA宏和ChatGPT相结合,快速高效完成排版和格式化工作。总之,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可以为期刊编辑带来更高效的编校流程和更高质量的文章,但在技术应用中还需注意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清华  赵惠祥 《编辑学报》2016,28(4):368-372
应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对《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校排版流程结构进行分析,对流程环节进行前移、拆分、删除后获得优化后的流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流程中核心环节的任务进行条分缕析地分解、梳理,获得每个环节的分层次的环节任务,从而获得优化的编校排版流程.应用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实践表明,该流程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使流程工作量大幅减少,提高了流程效率,提高了期刊质量,并且可以给予流程相关的人员更好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4.
高健 《出版科学》2009,17(6):25-28
当今编校工作已发生深刻变化,编辑侧重选题策划、出版周期缩短等,造成文字加工粗疏,校对承担着编辑职责“后移”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校是非”的挑战,编校流程不顺畅甚至矛盾重重,编校质量打了折扣。必须对编校进行重新定位,加强编校沟通,协调编校关系,建立起新型的编校合作模式,使编校工序流畅有序,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缩减编校成本,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编校质量是期刊整体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期刊的编校质量出现了下滑现象,所以我国期刊需要在明确导致编校质量下滑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提升编辑的业务水平、完善编辑部的管理制度、建立和新媒体相融合的编辑培训规划、配足人员以及建立新媒体期刊刊物推介方式等对策来提升期刊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和报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市报基本实现了采编电脑化,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些报社又把编辑、照排合二为一,采取了“编排合一”的出版方式缩短出版流程,这就使得报纸编校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报纸编校人员,在更简化的出版流程下,要把编校工作做好,确保报纸出版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文摘期刊的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文摘期刊中的常见编校差错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文摘期刊编校质量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图书出版“编校合一”应当缓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稿磁盘化后,出版物的编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校工作实行了无纸化操作,与传统的编校工作相比,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少了"校异同"环节.  相似文献   

9.
任海霞 《出版参考》2023,(10):85-88
插图对提升医学科普图书的趣味性及可读性具有重要作用,插图问题对图书编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成为图书质量检查的“雷区”。文章分析了医学科普图书出版中常见的插图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图文不符问题、人物形象问题、常识问题、标注问题、图片顺序问题、侵权问题等,并提出了防范插图问题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医学科普图书的编校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蓓 《编辑学报》2018,30(3):292-294
对科技论文修改过程中编校细节的妥善处理,能够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及刊物质量.通过对稿件修改过程中编校细节的讨论分析,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避免误会、把握心理、强调规范、指出细节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处理建议,并提出了尊重原文、把握分寸及防范学术不端等处理原则,以期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提升期刊的编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韬  韦轶 《编辑学报》2018,30(4):404-405
针对期刊编辑部门在稿件编校过程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编校、纸笔办公的现状,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校对方式。在操作中采用OneNote软件+“手写笔”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编校过程中的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为期刊编校工作全程无纸化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学界前辈和同仁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三校一读制、编校合一法、互校法、对校法、审校法、分项校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对编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期刊编辑工作流程再造探索及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简述传统期刊编辑流程和模式,指出其不足之处;论述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编辑流程和模式再造的现实性及可行性;简析传统编辑方式出现的历史性、合理性及局限性;介绍<水利经济>编辑部编辑流程和模式再造的具体做法:充分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修订功能,使用"编辑之星"双文对校软件对各校次进行异同校,在期刊编辑部人员定编职数少的条件下初步形成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按国家有关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管理规定,在CAJ-N出版传播平台上网络首发的学术论文可被认定为正式出版,其论文作者可以从"中国知网"下载或打印论文,作为正式发表的论文提交给人事、科研管理等有关部门.学术论文首发流程包括学术质量审查、政治审查、编校出版审查以及终审.其中,终审是论文首发质量把控的最后一道关口.为全面减少或消除首发论文的差错,从而保证论文快速及时上线,本文从网络首发论文终审编校需要注意的问题着手,对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校出版审查3个方面的审查重点进行了阐述,可为作者写作投稿以及入编期刊编辑部论文首发的编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期刊编辑文字素养不足容易导致用字、用词、语法及逻辑错误,引文错误等期刊编校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而编辑人员文字素养不足难以应对编校任务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提高编辑文字素养,应及时了解并掌握语言文字规范用法的各项规定,掌握相应的文字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在长期的编校实践中“渐悟”。出版单位则应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欣 《采.写.编》2017,(2):105-107
在期刊编校中常常会遇到错别字,能否甄别语词的使用正确性,关系到期刊的编校质量。分析汉语词汇中错别字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结合实例,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三个方面对汉语词语中的错别字进行辨析,以期对期刊编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姜鹏飞  陶克强  徐宁 《新闻战线》2022,(14):107-109
融媒时代,新闻的生产流程和呈现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报纸差错也呈现出新特点,因求“快”而错、因求“新”而错、因求“特”而错。党报需对选题、采写、编辑、校对、终审、印刷等新闻生产环节进行更加严格的层层把关,强化采编人员的政治意识、导向意识、底线意识、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善意识,筑牢底线思维,规范编辑审核流程,全面提升编校水平和办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期刊编辑在移动和协同办公中文件传输的问题,结合编辑工作实践探讨了同步云盘的运用。同步云盘相对于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具有简便、快捷、智能化等优势,可实现计算机端和移动端移动编校稿件、期刊编辑之间协同交叉编校稿件以及期刊资料的共享和共同维护,大大提高了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贺嫁姿  柳丰  温优华 《编辑学报》2017,29(4):345-347
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审读误判的消极影响极大.本文简要分析编校质量在审读评价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审读误判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消除审读误判的策略,即:挑选适合的审读专家,并对其进行培训、动员,创新期刊编校质量的审读形式,审读结果发回期刊编辑部确认没有任何误判之后再公布,审读结束后对审读专家进行考核等.  相似文献   

20.
受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委托,<咬文嚼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检查了部分教育期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