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先让记者跑起来,深下去姜圣瑜要让消息唱主角,先要让记者“跑起来”记者是报纸消息的主要提供者,报纸上的消息少,反映出记者发的消息少,记者不写消息,老总和版面编辑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消息唱主角就成了一句空话。再深一层分析,以采访消息为己任的记者为...  相似文献   

2.
记者节随想     
刘媛媛 《中国广播》2004,(11):14-14
又到一年记者节。身为记者,我为能有自己的节日而骄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记者的褒奖,更是对记者的期望。每个记者,都不能忘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手中那支笔的分量。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选择     
记者的选择瞿长福最初,记者称为“访员”;后来,称“记者”。称“访员”时,记者的地位还很不行,称“记者”时,就伴随有了“无冕之王”的美称。可见记者对社会的贡献日益为人们所认知,记者的形象也逐渐树立起来了。然而不幸,现在,大街小巷的人们对“无冕之王”又不...  相似文献   

4.
肖峰 《新闻知识》2001,(7):14-15
为了掌握新闻记者的成才规律,有人把记者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新闻型记者,一种是作家型记者,一种是学者型记者。我认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尤其应当提倡做学者型记者。因为,记者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报道事实,一方面是解释事实。解释,就是把社会问题研究比较透了,记者才能更好地报道,如果记者不拿出点时间研究问题,增长见识,我们的报道也难搞好,记者的社会责任也会落空。走学者型记者之路,就是提倡记者对实际工作和实现中的各种问题有深刻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范长江说:“记者要用毕生精力研究…  相似文献   

5.
侯艳 《中国广播》2007,(1):44-45
现在直播节目成为广播节目的常态,记者现场报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比重越来越大,现场报道成为广播记者的基本功。“各位听众,我是记者XX(某人),我正在XX(某地)为您报道……”这样一句典型的现场报道开场白意味着记者要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满足听众同步、现场了解新闻事件的需求。所谓现场报道,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它要求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看、边听、边说、边录,是最能体现广播记者特点和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吕道宁 《新闻窗》2005,(4):47-47
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许多媒体以此为契机,密切联系本地实际,开辟一些行之有效的专栏,如“记者乡村行”、“记者进农家”、“记者调查”、“记者感受现场”、“记者边界行”等,用这些专栏促记者下基层,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穆青、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记者队伍空前壮大,各地记者撰写了难以计数的新闻作品。为及时总结写作成果,展现记者队伍的强大阵容,为各地记者出版个人专集提供机遇,北京海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博闻图书编著中心决定组编《记者文丛》,自即日起面向全国长期征稿,具体内容如下:一、《记者文丛》本着“唯质是取”的原则,要求作品内容健康,思想深刻,艺术上乘。选收达到出版水平的个人新闻作品专集(消息、通讯特写、言论、报告文学、电视解说词等)和文学作品专集(诗歌、散文、小说等)。二、《记者文丛》由国家级出版社正…  相似文献   

8.
朱虹 《记者摇篮》2009,(6):23-23
常听跑政务新闻的记者抱怨,时政记者就像风箱里的小老鼠,两头受气。仔细品来,这话形象生动地反映出记者在传媒业竞争加剧,改进改革会议报道、政务报道呼声渐高的新形势下,想有所为,又不知如何为的困境。记者作为改进政务报道的第一道关口,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记者当自律     
记者的职业是神圣的、崇高的,所以才有“无冕之王”的称谓。一位名人曾这样描述记者职业的重要,他说,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由此可见,记者是一些虽没有权威的名义而影响作用极大的人。   现实生活中,一大批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不辱使命,乐于奉献,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采写了大量的鲜活新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新闻工作者却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作了金钱的俘虏,干起了与记者职业道德相…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上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然而网络记者却逃不过世人眼中“非正规军”的形象,有人还将网络记者戏称为“廉价记者”。其实网络记者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记者的所有素质,还要求具备网络、多媒体熟练运用的能力和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勇 《新闻前哨》2005,(12):69-69
去年10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斥资200万元,给湖北日报编辑部一线90名文字记者、编辑配备了便携电脑和数码相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文字记者、编辑拍摄新闻照片。 为文字记者配备数码相机是一项十分有远见的举措,此前只有新华社这样做。以此为契机,编辑部鼓励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换位思考。更可贵的是,记者们开始寻找文字与摄影的相通之处,摄影记者用“拍”的思维去“写”,文字记者用“写”的思维去“拍”,努力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经过  相似文献   

12.
片羽 《新闻界》2001,(5):63
当记者是我中学时代的梦想。范长江等老一辈记者的职业风范一直为我所景仰。今年7月,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当上报社专职记者就整整6年了。记者这个特殊职业确实给我不少磨砺,不少人生体味。记者,总是在对轰轰烈烈的社会“说长道短”,而社会对记者的评说则不被人注意。有些被采访对象给我聊过记者,褒扬已印象不深,对记者的贬斥和反感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他们在评价记者时所表现出的对记者职业道德和人格的怀疑,严重挫伤了我的职业荣誉感。虽然我已过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总使我想为此写点什么,和我的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3.
在《解放军报》记者部召开的第34次记者会议上,先后有8位记者在大会上发言,从不同侧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促进记者业务水平,倡导探索之风,颇有益处。本期摘编了3位记者的发言及记者部主任王文杰为发言者的点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解放军报》记者部召开的第34次记者会议上,先后有8位记者在大会上发言,从不同侧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促进记者业务水平,倡导探索之风,颇有益处。本期摘编了3位记者的发言及记者部主任王文杰为发言者的点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很多不熟悉记者职业的人,总以为当个记者风光得很,走到哪里都有人笑脸相迎,大小宴请不断,摇摇笔杆子,许多常人办不到的事记者都能办到。上述看法并非一点儿没根据。确实有那么些“路路通”记者,进新闻单位没几年,就能为自己编结起一张“关系网”,吃吃喝喝、吹吹拍拍,哥们儿义气。渐渐地嘴巴吃油了,身体吃懒了,灵气、锐气也无迹可求了。他们并不代表记者队伍的主流。在我看来,一个称职的记者,出色的记者,必须有坚强的人格,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绝不流俗的价值标准。而所有这些品质的形成,首先要求记者耐得住…  相似文献   

16.
记者俱乐部是日本独特的新闻发布机构。日本记者俱乐部的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的记者俱乐部是指设立在日本各大公共机构内,由日本新闻协会加盟社的报道机关所派遣的特定记者组成的名为社交实为采访的俱乐部。需要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公共机关为记者俱乐部提供必要的建筑物,设立记者室,并配备电话、办公桌、椅子等写稿、发稿所必需的设备,供各报社的记者自由使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都是通过记者俱乐部把各种信息发布出去的。  相似文献   

17.
记者写书近年渐成风气。与上世纪80年代那一拨记者主要将自己的新闻作品结集成书不同的是,现在的记者写书,集中在调查记者的调查和写作生涯上,其中充满着惊险和刺激。这方面,以赵何娟的《天下有贼》及高昱的《人民需要放鞭炮》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在采访中,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主动的,而被采访者是被动的,但许多时候恰恰相反,被采访者其实是处在主动的地位。比如,记者提的问题,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也可以来个无可奉告。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对主动与被动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要力争变被动为主动。记者要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有两层意思:一是记者要想法让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采访,让他提供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不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避免因做了被采访者的“传声筒”而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记者“浮躁“,有人说,记者“解毒”;有人说,“防火防盗防记者”,有人说“难事惑事找记者”。褒贬众说纷纭,版本不一而足。记者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不得不重新思考起这个最基本、最一般的问题:应该怎么当记者,怎么当一个好记者。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在光明日报头版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短评,如《名片上的变化》、《手机、传呼机:不要扰乱会场》、《莫往会议里“注水”》,受到报社领导和一些读者的好评。其实,我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近百篇这类文章了。有人戏称我为“全能记者”。我说,“全能记者”我还不敢当,但我一直把当一名“全能记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想,体育比赛中有“个人全能”,当记者也要争取当个“全能记者”。从跨入记者行列那天起,我就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当记者,固然要以采写消息和通讯为主,但仅仅会写消息和通讯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记者。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