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力资源实践是促进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但已有的研究并没有揭示人力资源实践与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引入组织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验证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对72家企业的632名员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知识共享显著相关,并且组织内社会资本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社会资本角度来研究高校技术创新,通过对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的回顾,分析其对高校科技创新与合作的意义,并指出在社会资本维度下高校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构建合作的科技创新社会资本网络;占据社会网络结构上的战略位置;建立合作网络内的信任机制,形成共享的意识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资本的非竞争性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知识个体提供的共享知识分为竞争性知识和非竞争性知识,区分了知识共享的主客观障碍,认为知识个体的非竞争性知识共享主要矛盾是客观障碍.通过分析知识共享中的社会资本问题,从垂直的和水平的、牢固的和虚弱的纽带、桥接和绑定三个维度阐述了社会资本对非竞争性知识共享的作用,并提供了一种运用社会资本促进知识共享的网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过程的有力支撑,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构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战胜竞争对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知识共享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域,探索社会资本、知识共享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对知识共享的效果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知识共享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结合SCT模型,分别从"对个人能力的认知"和"对社区归属的认知"两条路径出发来对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进而构建出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微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在研究变量方面,本文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信任维度,并用社会交互连接、信任和以往研究少有关注的共同愿景来分别测量。并对"两条认知路径"分别用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社区归属感两个变量来反映,探索这两个变量在社会资本和知识共享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网络组织模式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实现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组织模式即网络组织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构建出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网络组织的设计框架,通过网络目标确定、共享伙伴选择、组织结构与共享平台设计、网络组织运行反馈四个子活动,并对其中的核心环节共享伙伴选择、组织结构与共享平台设计以及协调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社会资本和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浙江省72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与创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不仅直接影响智力资本,还通过知识共享与创造间接影响企业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在知识共享与创造和竞争优势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不仅直接影响竞争优势,同时还通过知识共享与创造和智力资本间接地影响竞争优势。研究认为,中小企业要确立竞争优势,必须重视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还要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与创造的企业氛围。  相似文献   

8.
研发组织间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机会主义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组织间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对其所拥有的科技人力资源进行共享,但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共享的效率低于帕累托最优水平.通过建立研发组织间进行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博弈模型,得出了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东和江西两省的320家民营科技企业样本数据,在将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内部社会责任和外部社会责任基础上,实证分析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检验企业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会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具有较高的横向社会资本的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横向社会资本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小;具有较丰富的纵向社会资本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纵向社会资本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科技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而承担该平台建设的科技信息中心同时具备查新机构的资质,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已经十余年,其中丰富的科技查新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用户资源)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超  张建琦  刘衡 《科研管理》2019,40(7):140-151
既有研究表明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资源拼凑实现创新,然而其并未揭示资源拼凑促进创新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在资源拼凑到创新过程中的中介模型,并基于珠三角地区200家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部分中介了资源拼凑到创新的关系:资源拼凑在直接促进创新的同时,也间接通过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促进创新。在理论上,本研究揭示了资源拼凑对创新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上,本研究为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小企业如何克服资源短缺,提升智力资本,进而推动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群 《现代情报》2011,31(12):70-7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倡导并加以实践的理念,作者认为要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高校图书馆必需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社会。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字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设备、阅读环境几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社会共享来加以阐述,并提出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为社会化服务提供最基本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制约个体知识共享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逐渐从技术层面向人为层面转变,故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倾向模型,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个体的知识共享倾向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劲松  陈松 《科研管理》2018,39(3):101-109
群体心理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个体知识共享产生积极影响,但至今鲜有研究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整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社会交换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群体心理资本影响个体知识共享的跨层次模型,探讨了群体信任在两者关系间的不同行为效应,并通过多层线性分析等方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群体心理资本对个体工作参与、个体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2)群体心理资本对群体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且群体信任在群体心理资本与个体工作参与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群体信任跨层次正向调节个体工作参与与个体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振华  任叶瑶 《科学学研究》2018,36(8):1487-1494
构建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是创客空间高效运行并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基于双创情境特征,研究创客空间社会资本的形成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社区自治和创客网络社群影响创客空间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创客空间社会资本可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并以强弱联系、互惠规范和信任、共同价值观与愿景等形式,为创客提供知识共享和资源获取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利润实现。以亚洲最大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为例,分析其社会资本形成过程及其对创客创新创业的影响。以促进创客空间高效运行和创客创新创业为目标,从社会资本结构、关系和认知三维度出发,为政府、社会、创客空间等相关主体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梅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9):130-134
从创业资本与新创企业成长性间的关系出发,以创意产业中的广告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Mirjamvan Praag(2003)提出的新创企业成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广告业的资源依赖方式,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类无形资本(intangible resources)引入模型,分别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广告业新创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形创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创意产业的成长,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资本的作用效果不同;并发现,人力资本对于广告业新创企业的业绩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替代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充裕与质量较低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针对员工个人、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政府在人力投资收益中的不同价值取向,设计了投资导向型、利益导向型、外部导向型和双高平衡型的投资分享机制,并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技能培训政策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活动的基本特征,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环境不确定性理论和战略选择理论分析了企业参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动因,探讨了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动因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