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生力军,“双岗双赛”是基于产教融合,双元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全新模式,通过企业流动岗和教学实践岗逐步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水平,实现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教师技能大赛让双师型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断攀升,不断超越,促进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经验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改革方案,发现技能大赛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机制包括:深化校企融合机制,共育“双师型”教师;创新教师团队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竞赛平台资源转化,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大赛推动教学改革,倒推“双师型”教师发展;完善准入制度,规范“双师型”教师标准。今后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可以采取完善激励制度、校企互培互聘和院校间合作交流、依托大赛平台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双师型"教师发展是一个文化生态过程;其培养目标在于形成一种"双师"文化,即坚定尊重技术技能的教师职业教育信念、形成走近企业实践的教师态度、塑造行动导向传递技术技能的教师行为。基于此,"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确立一种整体性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文化价值观,创设基于团队的合作型组织文化,构建"学术文化、企业文化和教师文化"相融合的跨领域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打造“双师型”教师 培养技能型外贸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形势下,"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基础和关键,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不足的表现,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和培养措施。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教学质量,推进中职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规范职业教育教师的人生职业发展路径,使教师在发展自身教育素质的同时发展企业技能;根据学校教师和企业技能人才的特点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职业生涯路径,并提供相应的素质培养平台,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和法制,有效地培养和管理"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6.
崔文艺 《天中学刊》2014,(4):126-128
双师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双师型教师,非双师型教师在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过程中内心的压力和冲突是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树立职业自信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教师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职业自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王义澄先生于1990年提出。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对“双师型”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国内职业教育评估机构认定“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普通做法以及研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从业师资应该是“双师型”的教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首先制定出一套“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包括任职资格、管理条例、考核标准办法,职称评审体系等等。 “双师型”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名词在国外职教界虽无相应的定义,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始终是国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时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德国“双元制”模式要求职教师资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专职教师在理论上要求达到本科以上的学历,在专业技能上也要达到相当的水平,并…  相似文献   

9.
陈超 《教书育人》2023,(18):36-39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2.0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创新的挑战。“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同样面对诸多“难题”。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2.0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面临技能提升、心理认知、创新课堂变革及客观基础等困境,应当施以培育新人才、构建新理念、创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等策略措施,以实现高职“双师型”教师在心理和技能上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正>一、提高"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双师型"教师是"既能文也能武"的教师,是集研究、策划、设计、指挥、实战、反思等多种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双师型"既是技术技能标准,也是师德荣誉标准。当前限制"双师型"教师能力水平的关键因子是非教师系列职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目前在铁路企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庞颖  吴锦程 《成人教育》2015,(12):30-34
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已有研究作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该领域发文总体情况、作者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分析.发现该领域以"双师型"教师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为研究热点,以"双师型"教师内涵、"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双师型"教师政策制度为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双师型”教师因其角色定位的复杂性而使其专业化发展需要重新设计。借鉴黄炎培教育思想,助力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利用问卷调查法,并基于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发现,高职“双师型”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但是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基于黄炎培教育思想,以“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主张为导向,提出促进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4):11-12
"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着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文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做了界定描述,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从一般性角度分析指出了双师型教师需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心理科学知识等普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特殊性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实施创新教育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学校可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在职技能培养、师资培训、“传帮带”、引进企业高工、选派教师到生产一线“顶岗”、强化教师在毕业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走产学研结合等途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则是确保“双师型”教师技能培养得以实现的最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师专业化与“双师型”教师均是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分别引起研究者们广泛讨论。事实上,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应该认识到,专业化才是高职教师发展的长远目标,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应长期停滞于“双师型”教师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成人教育》2009,29(10):56-57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一支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拟对"双师型"教师的提出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双师型"教师内涵展开了辨析,指出"双证+双能"是"双师型"教师的合理表述,"双能"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和难点;同时通过分析阻碍"双能"培养的因素,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教学特色的关 键。高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任务的多变性、工作的创造性、劳动的综合性以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是高职院校师资队 伍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