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2005和2010年福建省三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取得的20—59岁成年人体育锻炼资料,对既往调查数据库进行二次资料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体育锻炼率和经常锻炼率变化趋势呈现出不同特点。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认为网络生活方式、阶层区隔需求、城镇化水平、社会比较以及社会性别分工是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5年福建省三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取得的20-59岁成年人资料,按是否锻炼者、是否体育人口、坚持锻炼时间等标准将其分为多种类别,对影响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人口特征、阶层、行为特征、体质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初步探索。发现成年国民是否锻炼主要与受教育程度和城乡种类等10个变量有关;成年有锻炼习惯的国民是否属于体育人口与步行时间和工作时间等行为方式等8个变量有关;随着坚持锻炼时间的延长,所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在比较坚持锻炼3-5年与5年以上的锻炼者两种类别概率时,只剩下年龄和体质总评分数因素有较显著的作用。文章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向特征、态度特征、主观规范特征和认知行为控制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意向随着阶层等级的上升而递增;在锻炼态度方面,高阶层对体育锻炼评价要高于低阶层,中间三个阶层基本持平,各分指标存在着结构性的阶层差异;在主观规范方面呈现出“一、二、三”特点,即上层居民体育锻炼社会支持最强、中间三个阶层基本持平、下层居民最弱;各阶层锻炼行为控制能力较低,除中层与上层之间存在差异外其余阶层均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时代、区域和城乡三维属性考察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变迁规律,对于回溯全民健身发展历程、精准聚焦政策发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使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以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2个口径分析我国1995—2020年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变迁过程。结果发现:25年间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平均约为44.4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平均约为29.22%,平均年增长量分别为1.45%与0.27%,国民体育锻炼参与的普及度显著提升,但体育锻炼参与的规律性仍有待加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此发挥了短期促进效应,而全民健身制度化则发挥着更为稳定的长期效应;国民体育锻炼行为的省际差异梯度明显,中部省份人口的体育锻炼普及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人口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更强;城市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始终高于农村,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后农村后发优势明显,随时间推移城乡之别呈现逐渐弥合趋势。综上,国民体育锻炼行为变迁呈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未来需进一步发挥全民健身计划和重大赛事的驱动效应,推动全民健身均衡发展,赋能“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视野下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随着阶层上升而上升的趋势;2)对体育锻炼的身心健康期待是各阶层居民的共同因素;3)各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并随着阶层上升影响因素越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制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将2010年与2005年福建省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福建省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总体水平仍呈显著下降状态.对此,应加强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思想、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锻炼行为,结合新课改精神,改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针对柔韧、力量等落后的体适能指标采取行为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事业和谐推进的基本前提是其执行者与参与者能够对一些基本的制约因素获得理性的认识。文章对与全民健身密切相关的人口状况、阶层分化、国民体质、国民性格、意识形态和重大事件等因素进行了社会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老年人体育锻炼人口的运动障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障碍成为福建省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流;不同的老年人对活动组织、指导和场地设施的需求各有不同。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提供实用的健身指导以及积极改善老年人的体育认知水平是促进福建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黑任务。  相似文献   

9.
2019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家系统带来灾难,却为国民体育锻炼系统摒除了阻碍因素,同时引发外部大量优质体育锻炼信息有效触达国民,成为体育锻炼系统一个有利的教育、传播和发展机遇。据此提出:认清局面,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大优质信息资源流入,增强国民锻炼意识;通过加大教育渗透、创设时间和空间上易获得通路、丰富可参与项目群落、发挥团体互助优势、鼓励居家简易参与等方式,做好疫后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巩固加强准备,借助突发事件推动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福建省三地市20-59岁成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数据,通过将其分为不锻炼类、锻炼但非体育人口类和体育人口类三个组别,对该群体的行为统计学变量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描述,发现不同锻炼类别的各行为统计学变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体育锻炼时间诱导情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性别、不同运动锻炼持续时间之间诱导情绪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在健身房进行锻炼的人群中不同性别、不同持续时间的锻炼人群之间诱导情绪的差别。结果认为,不同性别之间的锻炼诱导情绪无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持续时间之间诱导情绪存在显著差异,锻炼持续时间较长和锻炼持续一段时间对诱导情绪的生理疲惫纬度有显著的差别,锻炼持续时间多于12周的疲惫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草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肾脏组织Ca2+、Mg2+-ATPase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组、大强度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采用跑台训练6周后取材,应用试剂盒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Ca2+、Mg2+-TPase活性及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大强度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肾脏组织Ca2+、Mg2+-TPase活性均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其中运动加药组Ca2+、Mg2+-TPase活性均较大强度运动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提高(P〈0.01);大强度耐力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AI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大强度运动组Bax、Bcl-2蛋白表达(MOD)均呈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运动加药组Bax蛋白表达(MOD)均呈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运动加药组Bcl-2蛋白表达(MOD)与大强度运动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大强度运动组和运动加药组Bax/Bcl-2比值分布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性(P〈0.05,P〈0.01)。结论:甘草黄酮能够增强对大强度运动大鼠抗氧化能力,降低肾脏组织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组织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板鞋运动员与非板鞋运动员的心率,通过台阶实验来测试板鞋运动员与非板鞋运动员的心率,得出不同组别受试者的心率,利用统计学的原理,计算出他们运动前后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运动前还是运动后,板鞋受试者的平均心率都是比普通受试者的低。2.男生运动前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性,运动后有显著差异。女生运动前心率有显著差异,运动后没有显著差异。由于样本量太小,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选取50名大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考察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锻炼的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两个维度;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澳门老年人体质发展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参照《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亚洲老年人体质研究计划》对澳门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运动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受试者在身体形态、呼吸功能以及多项运动素质指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心血管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男性在身体形态指标上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女性身体形态指标的年龄差异显著;受试者的血压(收缩压)、肺活量、身体运动素质指标与年龄因素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与CLA对青春期肥胖大鼠内脏脂肪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脂饲养大鼠建模7周后,取24只肥胖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LA组、运动组、运动+CLA组。运动方案为跑台坡度0°,速度为21-25 m/min,总运动时间60min/天,5次/周,给药方案为运动后即刻灌喂1.6g/kg剂量的CLA,共持续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及组织,测肝肾功能和内脏脂肪重量。结果:8周干预后,运动组、运动+CLA组的体重、内脏脂肪重量及体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LA 组(P<0.01,P<0.05),对照组和CLA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组、运动+CLA组谷草转氨酶和谷草丙比数值明显高于CLA组(P<0.01),其他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组、运动+CLA组血尿素氮和肌酐较对照组、CLA 组有变化,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8周运动与 CLA干预可有效降低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重量、体脂率,运动结合CLA能显著减少内脏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降低体脂率,具有明显的减肥效果。运动和CLA干预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对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测量,并对运动处方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及阳向项目数、总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2)运动处方锻炼的新生代农民工与非锻炼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方面,运动处方锻炼是一条行而有效的途径,且运动处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的改善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方法:应用PJ-I型电脑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测定对照组、木兰拳练习组(6月组和12月组)在转椅上以1周/2s速度均匀旋转10转后闭眼时的人体平衡能力。结果:12个月中对照组跌倒1次、2次、3次的人数和木兰拳练习6月组基本相同,但高于木兰拳练习12月组;对照组和木兰拳练习6月组的L、Area、Deg和Eng比较有下降的趋势,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木兰拳练习12月组的L、Deg和Eng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rea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木兰拳练习能够通过改善前庭器官的功能提高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北京市区五个不同的公园内中老年人群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了不同公园人群的锻炼习惯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结论显示越接近市区的中老年人群锻炼积极性越高,锻炼的方式种类越丰富,锻炼的氛围也越浓,中老年人群在自发形成锻炼团体的同时缺乏科学的锻炼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对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不同组织中NO、NO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强度耐力运动训练,通过补充羊肚菌对比实验,观察大强度耐力运动后大鼠不同组织中NO、NOS含量的变化。结果:运动服药组肝脏组织中NO含量低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服药组心肌组织中总NOS酶活性低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服药组肝脏组织中总NOS酶活性明显低于运动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羊肚菌可以改变大鼠体内心肌组织和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改善运动大鼠心脏和肝脏中血管收缩状态,使血管舒张,血供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