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青 《体育师友》2010,33(2):27-27
1动作节奏的重要性 动作节奏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1.1没有节奏就没有放松 “有节奏的运动比较省力”这是大家的经验和共识。有节奏的运动之所以省力,其原因就是节奏与放松是紧密相连的,“省力”实际上是放松所致。“放松”就是在运动中该用力时用力,不该用力时不用力;就是该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该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具有鲜明的动作节奏才能做到这样。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健美操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理论探讨,从体育美学、音乐美学的审美角度,分析了其内在效应,认为节奏是健美操与音乐内在联系的纽带,音乐的节奏严格控制着动作的节奏,健美操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主要有:节奏与律动的同步效应,情感与运动的共鸣效应,风格与结构的统一效应。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人体运动的空间、时间、力量上互相配合的集中表现。作为周期运动的短跑,表现更为明显。节奏有别于动作频率,它是时间、空间及人体完成动作时各部位的有机协调配合,有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和强弱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节奏。建立良好的节奏感,有利于学生掌握加速节奏和快速节奏;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快速有节奏的支配,并以肌肉的快速收缩与放松表现出来。不仅能节省体能,而且能达到最适宜的动作效能,提高跑的速度,从而体现短跑的经济性、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富有节奏的动作,还能给人们以轻松自…  相似文献   

4.
不同快慢节奏对连续性原地纵跳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和测力同步测试的方法,对10名受试者以80、120、160次,min3种不同节奏的连续性原地纵跳动作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节奏的加快.支撑时间显著缩短;人体腾空的高度、质心下降与上升的最大速度等有显著性的下降;踝、膝、髋3个关节的屈曲程度,膝关节的伸屈角速度都有显著地下降;人体的刚度系数变大,弹性变小。  相似文献   

5.
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表现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艺术体操是以美为核心,以节奏、韵律为生命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我院艺术体操专修学生在专修艺术体操课之前大多数学生未从事过艺术体操专业的学习。因此,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技术的同时,改进、提高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身体动作的优美性、动作的表现力亦同时重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加强身体基本动作训练、心理训练、音乐与动作配合的训练等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专修学生动作表现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节奏感在跨栏跑中很重要,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节奏感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协调、灵敏等多种因素。跨栏跑的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栏间跑节奏,一种是跨栏跑的全程节奏。这两种节奏有不同的训练方法、手段、以及训练理念。为了叙述方便.我把这两种节奏的训练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1.准备部分的音乐运用特点:音乐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气氛。在这个时候所选择的音乐应当是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迪斯科、摇滚音乐,其节奏以22~24拍/10s为宜,并最好分前后两部分进行。前一部分节奏稍慢,逐步加快过渡到后一部分,如《韵律操》《兔子舞》等。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特别是体育运动学校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与波动性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这种有序与波动表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因此,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必须抓住两个统一,即课堂教学外在的节奏与教学内容内在节奏的统一,课堂教学外在节奏与学生思维活动内在节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助跑节奏训练的重要性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速度素质,但是由于助跑节奏不稳定,利用速度能力差.踏板不准确而影响起跳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因而应在少年时期培养运动员正确的助跑技术与稳定的助跑节奏。另外,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高,大脑皮层兴  相似文献   

10.
试论艺术体操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在艺术体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音乐节奏是音乐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节奏是音乐的精髓,也是动作力度的感情基础,在艺术体操中,一切动作如跑、跳、转的速度,都是以音乐旋律中的节奏为依据的。因此,在艺术体操的训练中应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培养。在节奏感的培养中,应循序渐进,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节奏,从而更好地使艺术体操与音乐完美结合,使艺术体操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赛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足球比赛节奏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世界足球诸强对比赛节奏十分重视,他们既善于掌握节奏,也会运用节奏,我国足球五次冲击世界杯赛失败,虽有多种原因,但对节奏问题认识不足,平时训练不重视,实战中不善于或不会掌握节奏是个要害问题,本对比赛节奏的作用、概念和节奏感的培养进行探讨,意在引起各级球队对比赛节奏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中的教学节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所形成的起伏有致、张弛交错、快慢适宜、详略分明的教学节奏,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节奏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要提高体育课的整体教学水平,必须设计好教学节奏并将之纳入到课堂整体教学之中,并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认识教学节奏在体育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动作节奏在武术练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武术中动作节奏的刚柔、动静、快慢、虚实、含展等特征,以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提出如何把握动作节奏的变化,对武术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1996年奥运会女子排球赛的9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网上高度的优势是当今排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加强防守可以打乱对方进攻节奏,保障本队进攻,同样也是取胜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5.
动作节奏与意境的演练是优秀武术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在演练技能和技术水平上的本质区别,而动作节奏与意境演练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专项技术练习和理论知识的指导。文章通过对节奏与意境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贡献:对节奏的哲学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节奏的定义已经从抽象层次到达理论层次;对节奏与其他演练因素如,速度、劲力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论述;开始注重对武术心理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对武术美学对节奏表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对陈式太极拳动作节奏的演练进行论述。(2)不足之处:除了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外的一般水平武术运动员偏重于研究武术理论方面并且大多数理论成果只是游走在武术的浅表部分;对具体的武术动作演练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指导性;缺乏对专项技术、动作节奏、审美与心理作用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健美操及其音乐节奏的理论探讨 ,以体育美学、音乐美学的审美鉴赏为视角 ,分析了健美操音乐节奏的内在效应。作者认为 ,节奏是健美操与音乐内在联系的纽带 ,健美操的音乐节奏 ,是健美操音乐的灵魂 ,是健美操具有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增强健美操艺术感染力的主要手段 ,其内在效应主要有 :节奏与律动的同步效应、情感与运动的共鸣效应、风格与结构的统一效应。  相似文献   

17.
节奏体育是一项新兴的的体育运动,是通过手掌与身体各部位接触击打以及脚跺来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广泛传播,深受师生喜爱.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通过对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小店区4个区域中数个小区居民进行走访调查,结合节奏体语的特点,研究节奏体语在社区中传播与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俊仁训练实践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搜集、整理有关马家军的宣传、报道资料的基础上,对马俊仁的训练实践从管理科学、训练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思考。认为:1.马俊仁的科学管理体现在:其解决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目标一致性问题;建立了对内“开放型”,对外“封闭型”的管理模式;运动队内部项目、年龄结构的科学、合理等。2.马俊仁运动训练实践的大胆创新在于:马俊仁对疲劳的创新认识和对运动负荷极限、对运动负荷节奏理论及竞技状态理论的突破,以及其选材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采用16毫米,每秒 36格掇影机,在比赛现场恻 位定点拍扳.选用顿约·衍培柏格第 2次(18. 64。)和第 3 次(19.78m)两次投匆的技术图片,以常规方法收集有关数 据.对有关数据和动作结构迸行对比分析.结论:高级运动 员推铅球滑步动作的结构变化,是造成最后用力结构变形 的原因所在.构成合理调配完成各动作结构的时间节奏.是 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世界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的比赛节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德国柏林田径世锦赛上以9.58S的成绩刷新了北京奥运会上他自己保持的9.69s的世界纪录,将成绩提高了0.11s,其合理的比赛节奏是创造这一惊人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从博尔特、鲍威尔等众多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节奏分配特征以及博尔特的成长经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100m跑的合理节奏分配以及博尔特的成功奥秘。以期为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