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长跑的训练应考虑两个特点,一是比赛距离,二是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即身体对不同类型训练负荷的反应。 众所周知,跑的距离越长,来自有氧代谢的能量所起作用就越大。要使运动员有效地适应专项比赛距离,除训练外还取决于遗传因素。最重要的遗传因素是不同类型肌纤维的构成。各类肌纤维的比例决定一个运动员在运动时所必要的酶的活性和最大吸氧量能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中长跑的训练特点:第一考虑比赛距离,从800米跑直到马拉松跑;第二考虑决定员运动身体对不同类型的训练负荷作出反应的个人特点。一、能量来源众所周知,跑距越长,有氧能量来源对成绩的贡献就越大。运动员对某一特定比赛  相似文献   

3.
<正> 在训练和教学中,为了提高运动员和学生的中长跑专项成绩,往往要釆用短于专项距离的超强度(超过专项最好的分段平均成绩)计时跑。进行短于专项距离的超强度训练与教学,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对初级或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应注意科学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是一项基本训练,对巩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经过低龄时期大量的有氧耐力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深入进行专项训练,促使专项成绩的提高,只有在无氧耐力的训练这一重要环节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原有的基础转移到专项运动水平上来。笔者在少年中长跑训练中采用超长距离训练和"间歇(变速)跑"训练法相结合等手段,使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1、训练方法: 1.1 训练方法的选择: 中长跑训练方法以发展代谢为主的主要有:间歇(变速)跑和间歇短跑。由于间歇短跑要求运动  相似文献   

5.
(三)中长跑的专项耐力训练负荷为了便于控制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发展专项耐力的负荷安排除根据运动员个人情况外应遵循下列原则:☆逐渐增加重复次数,保持距离与速度;☆依比赛距离要求,逐渐增加练习距离,保持重复次数与速度;☆增加速度,保持距离各种距离跑的速度由速度目标,即预计比赛速度计算。在间歇训练中,应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保证心率恢复到120~130次/分钟。见表7。四、中长跑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一)合理分配全程体力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与运动员的体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等诸多因素密切联系的。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在全程的前半段或更多的时…  相似文献   

6.
李山 《中华武术》2006,(4):45-46
一、“跨专项训练”的定义跨专项训练是一种用其他形式或内容的专项训练来提高本专项运动成绩的训练方法。跨专项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中长跑运动员可以通过游泳、水中跑、轮滑、登楼梯等运动项目来保持和提高专项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跑距长,时间长,消耗体能较大的运动项目。在跑的过程中动作技能是否科学合理对运动员的运功成绩起重要作用。在跑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在维持相对较高速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体能的消耗,因为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同样速度下体能消耗越少跑出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中小学是中长跑训练的初期阶段,是为高一级训练打基础的时期,更应该加强动作技能的训练,在这时期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功作技能,就会阻碍运动员向更高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中小学运动员的动作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8.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优秀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Ⅰ型纤维的百分比明显占优势,而速度性项目的运动员则Ⅱ型纤维的百分比显著要高。一部分学者认为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的上述特点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是经过训练后肌纤维产生适应性变化所致。笔者认为:肌纤维类型可以相互转变似乎更加符合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并指出肌纤维类型的转变是一个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具有量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只有达到一定强度并同时持续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导致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9.
章翔 《中华武术》2010,(3):44-45
现代中长跑的竞争主要是专项速度的竞争,也就是专项高速跑的能力即速度耐力的竞争。现代中长跑训练已由过去突出训练量而转向突出训练强度,这是因为中长跑比赛主要是比强度,而不是比量。所以,当今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对负荷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当今中长跑教学与业余训练中,提高训练强度,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而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有:  相似文献   

10.
800m跑是典型的无氧耐力运动项目,属于次最大强度的运动,运动中肌糖原无氧酵解供能的比例极高。优秀800m跑运动员既要有良好的无氧耐力做基础,又要具备很高的速度水平。随着800m跑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其训练特征也逐渐发生变化,无氧耐力和速度训练受到高度重视,速度耐力训练已成为800m跑专项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1800m跑的项目特征无氧代谢能力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肌纤维类型。毫无疑问,优秀800m跑运动员的快肌纤维应占很高的比例。由于运动过程中乳酸  相似文献   

11.
中长跑的高原训练在我国已经开展好多年了,近些年国家长跑队和各省市的中长跑队伍继续着高原训练的历史。众所周知高原训练有助于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奔跑能力,通过高原训练提高训练难度,利用高原缺氧的环境来达到生理内部负荷的改变,从而实现运动能力的提高。再通过平原训练的过渡,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专项跑的能力,进而提高专项成绩,这是高原训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时期的专项身体训练,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具有明显专项特点和要求的身体练习。现介绍几种背越式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常用方法: 一、专项速度训练 1.弧线跑速度训练 (1)不同半径的“8”“J”“S”形跑、螺旋跑、圆圈跑方法:在地面上预先用线划好所用图形,运动员沿标记按线进行  相似文献   

13.
1972年戈立克应用针刺活检技术,对48名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与26名无训练者的股外肌和三角肌中肌纤维类型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员股外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占优势。嗣后,在杰出的长距离跑、自行车、划船以及越野滑雪等项目运动员的股外肌、腓肠肌或肱三头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短跑、跳跃和举重运动员的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了运动员的主要肌群中两类肌纤维的配布与运动项目特点有明显的依从关系。由此引起了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配布是先天遗传的,还是由于长时间专项训练所产生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长跑训练中,通过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加大训练负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正朝着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承受极限训练负荷的深层次发展。中长跑项目的竞争,是运动员速度的竞争,是运动员高“速度”持续跑专项运动能力的较量。 80年代以来,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监测、诊断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一步深入地揭示人体承受不同训练负荷的生理变化规律,人体各运动因素、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规律。为不同运动项目训练负荷的定向、定性、定量,为教练员规划、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和整体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并根据运动  相似文献   

15.
一、指标的选择 跑类指标:对于中跑这些项目来言,大量跑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种各样的跑是中长跑训练最重要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只有通过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手段来使人体适应这个既要有耐力,又要有速度的项目。 中跑的优异运动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速度训练水平。世界优秀中跑运动员100米成绩可达10.8~11秒,这就能使他们以较高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中跑运动员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比较短的距离和比较长的距离都能跑出很好的成绩,这就是运动员的主项和邻项成  相似文献   

16.
杨小军 《新体育》2023,(22):52-54
中长跑体育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均具有较高的要求,比赛成绩的好坏与运动员的天赋能力具有密切关系,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内脏功能和身体比例是其能够获得良好成绩的基础条件,而后天的专项素质训练则是运动员不断提升自我的必经途径。在业余体校中长跑专项素质训练中,应充分重视专项训练的基本属性,培养运动员竞争能力,科学规划训练内容等,在训练中关注运动员的耐力、速度训练,合理安排阶段性训练,适当使用领跑和牵引跑等训练手段,在科学的规划和引导下,促使运动员提升自身素质水平,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能够正确乐观的面对比赛,发挥最优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7个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及差异。结果显示:体液成分中体液指数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细胞内液指数健美操最高,中长跑最低,细胞外液指数则正好相反;非体液成分中脂肪含量以游泳专项最高,中长跑最低,而瘦体重、肌肉、蛋白质、无机物含量以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得出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专项技术特征、训练内容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运动员循环训练的理论已被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采用。循环训练是与中长跑专项代谢特点相匹配的一种身体训练方法,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河北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运动员的跟踪试验后,发现循环训练法与中长跑专项的有机结合,对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对文献资料和试验的基础上,阐述循环训练的编组原则、注重的问题、遵循的规律等以及对运动员心理的良性影响和循环训练对保持受伤运动员内脏机能能力,促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中长跑项目中,800米和1500米属于中距离项目,在进行中距离项目小周期训练中,按照有氧跑是基础,专项距离跑的速度耐力是核心,身体训练是保障的训练方针进行合理安排,训练距离由长到短,强度由小到大,进行阶梯式安排,基本训练模式如下。一、基本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的中长跑比赛项目中发现,无论是较短距离的800米跑,还是中长距离的5000米或10000米,以及较长距离的马拉松比赛,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均表现出后半程速度比前半程速度快的现象,这说明这些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水平,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抗乳酸能力,而提高抗乳酸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是有效的力量训练。一、跳的练习跳跃练习作为中长跑项目的专项力量练习手段早已经得到重视,因为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均与跑的技术接近,因此合理的跳跃练习是提高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