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不对等性使得很多译者感到很困惑。由于语言本身、文化、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的对等是相对的,不对等是绝对的。语言转换过程中的对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别是其思维和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译英时译者应注意两种思维和文化信息的转换。汉语讲究均衡美的特点往往促成用词造句的重复倾向,这在英文中是应当避免的。本文介绍了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常见的冗余现象以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视点转换在避免因英汉语文化之间认知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而造成的习语理解困难或误解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尽管视点转换后得到的译文未能十分忠实于原文,但能够有效地传递源语信息。视点转换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有效的翻译手法,在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思维和哲学的角度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可以看出 ,以主体思维方式为支撑的汉语和以客体思维方式为支撑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汉英语序对比为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有的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与渗透,论述了汉英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反映在句法上的主要差异,即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并以此为出发点,介绍一种以语言文化对比和语言文化平行点为主的文化导入模式。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语言和思维紧密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各异。通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站在更高的哲学角度上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可以使译者重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从而译出准确性更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影响语言。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不仅导致语言结构的不同,而且影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形成。受汉民族思维模式支配的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学习主体,效果不佳。《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价值取向,开辟了有效的英语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汉语存现句和英语there be结构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具有存现意义,在两种语言中都是一种重要而且特别的句型.以汉英语言中的存现主体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及语法方面发现汉英存现句的共同点,同时,在存现主体为有定这一新的角度下研究两种语言中存现主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连词五个方面在汉英语言中都存在省略现象,它们反映了汉英语言省略形式的差异。通过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关处理对策,以期为译者在汉英互译中处理好两种语言的省略现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成就了汉英颜色词“白(white)”的共性,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造就了汉英颜色词“白(white)”的个性。隐喻与转喻认知是“白(white)”的词义由颜色域向非颜色域扩展和延伸的主要手段。汉英互译过程中,认知机制是实现译文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思维桥梁。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人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法律英语的翻译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词、句型结构、时态语态和篇章结构方面,所以应当在翻译法律文献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转换,以便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比先秦和古希腊美学思想中关于自然的核心观点,指出东西方对自然的理解虽有差异,但又共同构建了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语言相互影响,但他们彼此间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通过语言获得的价值观影响语言和思维的共同发展这一观点正在被更多的学者接受。英汉文体确也存在着文体上的差异,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避免把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错误完全归咎于中国式思维,即认为中西思维的不同导致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用失误,汉语文章注重意合,而英语文章注重形合。  相似文献   

14.
中西神话自然观存在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地位的不同感受。神话自然观的差异通过作用于原初形态和思维方式,对中西体育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动直觉决策测评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借鉴了运动决策以及无意识与内隐认知的研究进展,认为应对开放式运动项目中的直觉决策现象展开研究;提出"对直觉决策与认知决策进行对比,通过二者的差异来确认运动直觉决策的存在"的思路.给出了运动直觉决策的定义,提出了一套实证研究运动直觉的较为适宜的研究模式、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各个阶段不同学派的法律思想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比较了两地区法律思想中的有关理念之间的异同,并从地理环境、经济和生产方式、社会人际关系等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投入时间多,往往以失败告终。外语教学改革力度大,但收效甚微。比较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差异、外语与母语自身差异、母语学习者与外语学习者的差异,分析得出两种语言学习的实质。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得出结论:尽管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外语学习还是要以母语学习,母语思维为辅助手段,尤其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外语学习者对母语知识和母语思维的依赖更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利用母语的迁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解题教学是数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归纳概括是形成数学通则通法的关键 ,完成化归转化的前提是识别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具有授课对象的人数多、身体素质差异大、学习动机与目的、以及篮球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在中学篮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次分组教学,可以正确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需求的关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提高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效率,以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不同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