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俞昕 《中学数学研究》2010,(4):F0002-F0002,1-3
20世纪中叶国外出现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理论开始真正蓬勃兴起.反思性教学概念是由美国学者D·A·舍恩于1983年在其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在研究前人成果基础上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2.
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它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反思来促进专业的发展.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反思性教学"这一思潮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话方国家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了反思性教师教育的思潮。这一思潮强调教学的反思性质,充分肯定反思型的教师。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一思潮也影响到了我国。近年来,关于反思性教学的专和论逐渐增多,人们多把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联系起来,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是积极的。许多教师对反思性教学颇有兴趣,也认识到了反思性教学对于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但也普遍存在着对反思性教学理解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倪静芬 《教书育人》2007,(6):99-101
20世纪初期,美国的教育理论家杜威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理论,并把教师看作是反思性教学实践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就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而反思性教学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领域里也迅速发展,并逐渐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如今反思性教学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兴趣的又一个改革热潮。随着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传统的教师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也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教育界,兴起了反思性教师教育的思潮。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这一思潮也影响到了我国。近年来,关于反思性教学的专著和论文逐渐增多,人们多把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联系起来,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是积极的。许多教师对反思性教学颇有兴趣,也认识到了反思性教学对于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但也普遍存在着对反思性教学理解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反思被认为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甚至有学者指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主要的方式是对自己经验的反思。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一种新的角色——反思实践者(reflec  相似文献   

7.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ing how toteach)’与‘学会学习(lear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理念的挑战,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英语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反思性教学因具有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的实践合理性而迅速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一股强劲的教学思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已从原来注重对教师教学理论的建构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转向注重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能力习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理论和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它一出现便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反思性教学因具有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的实践合理性而迅速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一股强劲的教学思潮。反思性教学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它以解决问题为基点,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为突破口。从而为我国培养反思型教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委员会和拉菲尔德基金会为培养青年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和爱好,联合发起了“人文课程研究”运动。斯腾豪斯作为这个中心的负责人,在这次运动中首次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概念,要求把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力图改变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原有定位。后来他的学生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推广了他的这种思想,分别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和“教师即解放的行动研究者”的命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进一步拓展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概念,并且把这一观点引入到了教师教育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一、反思性教学与元认知教学概念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界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占据了主导地位[1],这为反思性教学和元认知教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学基础。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反思与元认知的研究不断倾向于教育,出现了反思性教学与元认知教学的研究热潮。1.反思性教学概念反思性教学是欧美教育界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我国学者熊川武在对西方反思性教学研究中,深入分析并揭示了西方反思性教学的不足,重点分析了西方教学实践合理性上的不足,并针对这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教学,也称“反思性实践”,源于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Dewey)在《我们怎样思考》(How we think)一书中提出的反省性思维的概念:实践对支持其行动的任何信念和假定性知识作积级、执和审慎的思考。美国思想家舍恩(Schon)在其作《反思性实践》一书中认为,能够促使从业(包括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对自己的实践行动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行动得到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领导力的界定 1.内涵的发展与变化。教学领导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对于有效学习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教学领导理论初步形成.但存在许多缺陷:(1)学校领导对改进学校效能有重要影响,但迄今仍没有校长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结论;(2)热衷于探讨改进“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反思性教学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莹 《教育探索》2006,(7):62-63
一、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概述 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教师成长的新模式。“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大陆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了西方世界以外的各国教育。而20年后的今天,反思教学实践,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一个中心命题(Nightingale&Ryan,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掀起改革的狂潮。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与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正如美国学者贝利(Thomas Bailey)所言:过去十年对美国教育体系的反思.导致了一个改革策略的产生.这个策略就是通常所说的“school-to-work(学校到工作过渡,简称STW)”。  相似文献   

16.
整体语言教学与单元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整体语言教学的概念 整体语言教学法(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来西方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最初应用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阅读教学,后来拓展到整个语言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提倡反思性教学的教育思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界,之后迅速波及全世界的教师教育界。如今,培养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反思性教学的定义、特征、模式以及反思型教师的界定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基础理论和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格外重视,而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念图作为帮助教师反思的工具,在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厂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中小学教学条件的改善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概念图这种教学技术在中国中小学的教师反思能力培养中也逐渐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性教学在我国已经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反思也成为优秀教师与教学的标志.但在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反思性教学发展的因素,如教师素质不能跟上反思教学的要求、缺乏全面进行反思的外部环境、反思教学缺乏具体知识与经验以及没有把反思从技术性反思深入实践性和评判性反思层次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反思性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