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平 《新闻三昧》2003,(6):32-32
北京某报日前刊登文章,在标题中说:“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无助于农民奔小康,安徽‘一号议案’酝酿新土改”。这里把安徽“一号议案”称为“新土改”是个原则性错误。“土改”是个专用名词。它是专指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将地主霸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样一个特定政策、特定事物。由于土改是将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变为劳动者个人所有,就为其后土地集体所有、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11年“走、转、改”活动启动两年来,全国新闻战线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地市党报网站如何开展“走、转、改”成为一门重要新课题。本文结合漳州新闻网的实例,从“新”味和“土”味进行论述地市党报网站如何适应时代变化。挖掘自身资源、自身潜力,增强网络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扩大农民地权及其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改革中遭遇发展瓶颈时解决难题的密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土改”的重大决策,不但为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痼疾启动了闸门,为中国新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动力,而且为国际社会所瞩目,期之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迎接十八大报道启动以来,各家媒体纷纷推出走基层类的专题、专栏、专版报道,本文分析了将“走转改”与成就报道相结合的新特点,概括来说就是亦“土”亦“新”:“土”是指成就报道适逢新闻界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背景,使迎接十八大报道来自基层深入群众,带着些许“泥土”的芳香;“新”是指报道形式实现创新,新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成就报道,并在新媒体报道内容与手法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华日报》去年6月1日改版,开展新闻改革,提高报纸质量。并提出改革的突破口是新闻要做到“五改”:改旧为新,改慢为快,改浅为深,改窄为广,改呆为活。这五改,反映了我们现在新闻中相当普遍存在的弊端,抓住了改革新闻写作的要领。应当承认,现在新闻报刊上旧话、老话、套话仍然太多,  相似文献   

6.
鴉片战爭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主要是英美商人)在上海、天津、香港等地創办了30余种以中国人为对象、供中国人閱讀的中文日报。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中外新报”(1858——1918),香港,兩日刊,后改日刊,“华字日报”(1864——1947),香港,日刊;“上海新报”(1861——1872),上海,創办时为周刊,后改兩日刊,1872年改日刊;“申报”(1872——1949),上海,日刊;“字林滬报”(1882—1900),上海,日刊;“新聞报”(1893——1949),上海,日刊;“时报”(1886——19??),天津,日刊。  相似文献   

7.
张文渊  冯广宏 《编辑学报》1993,5(4):199-201
1 优化和序化的意义和内容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内容非常广泛,但主要工作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六个字:组、审、改、编、校、发,有人称之为编辑工作的“六艺”。本文主要讨论此”六艺”中的“改”和“编”,讨论如何通过“改”和“编”使文章和刊物达到优化和序化。 文稿作者一般是以其工作经验和研究课题作为劳动对象,通过经验积累、观察、试验、分析,得到新认识,再经整理后形成文稿。  相似文献   

8.
作为展现不同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情的地方博物馆,在十几年间的时代发展浪潮下,面临着急迫的改陈任务。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其改陈策略除了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外,突出主题性二元叙事架构以及深化民众生活的阐释成为改陈的重点。本文以湖州博物馆2016年新改陈的“吴兴赋”基本陈列为例,通过改陈前后的深入对比,强调地方博物馆通过从“主题-历史二元叙事结构”出发来完善地方社会职责、营造“博物馆文化”氛围,承担起体现地方居民的意志并加强地方认同感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陈煜晃 《新闻战线》2022,(5):103-106
“硬”话“软”说,以灵活、亲切的表述传达信息;“大”话“小”说,宣传大事从小处入手;“长”话“短”说,提炼呈现核心要事;“土”话“新”说,挖掘本土特色,本地资源。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福建日报新媒体以“四说”为切入点,探索新媒体报道话语生态,走出了一条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学图书馆应把“新诔改”视为改变图书馆命运的一个新机遇和新挑战.在积极、主动的配合中,找准图书馆与“新课改”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在高中教育改革中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九月九日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刊登的一組宣传土铁土鋼用处大的新聞,是一組鮮明有力的报道,突出地发揮了党报的批判作用,在讀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內外敌人和国內右傾机会主义分子,污蔑和攻击我們大跃进和大炼鋼鉄的重要論点之一,就是讲我們广大群众炼出的土鉄土鋼是“废物”,是“豆腐渣”,不能成器成材,是“劳民伤財”,“毫无用处”。解放日报在九月九日这天报紙的第一版上,以“‘小土群’立下了汗馬功劳”为总标題,組織了一組新聞报道,用生动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国內外敌人和国內右傾机会主义分子的恶毒攻击和污蔑,并且教育了群众。这期报紙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于2月10日在陕西宾馆举行。会议传达了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2005年及“十五”期间全省新闻出版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新闻出版工作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安排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6年的主要任务。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冀东山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全省新闻出版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新闻出版业改革的全过程,为全社会营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明确改…  相似文献   

1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给地市报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也产生了一批来自基层、反映鲜活的社会生活、关注民生的新闻精品。“走、转、改”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深化“走、转、改”首先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正如刘云山所说,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正是...  相似文献   

14.
地市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应该如何实现拓展提升?新闻界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河南《天中晚报》坚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创新实践,多为群众办实事;采编互动,形成新型采编网;重点策划,强化舆论正能量,实现了媒体的拓展提升,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5.
做好读服务工作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读服务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播应用、图书馆读服务工作已经基本上实现自动化的背景下,读服务工作的重新定位和重新设计尤显重要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将工作人员定位为“服务人员”,在注重与读交流的前提下开展“学术性”服务工作;应树立“让读都能成为作”、“做读之友、建读之家”、“图书馆是校园化中心”、“主动参与读的阅读计划”等读服务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闻照片──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宜宾日报》朱陶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全国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原来“图文并茂,美化版面”的传统观念,已升华到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崭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事业的改...  相似文献   

17.
在编辑工作中,对待“改”还是“不改”,唯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该改的地方改得正确。喜欢改,习惯改,或改得多,并不表明就是一个称职的编辑;相反地,“慎改”、“不滥改”,才是一个成熟编辑应有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8.
周桂英 《图书馆杂志》2000,19(11):57-58
图书改编随着分类法的修订而进行。《中图法》第四版涉及图书改编的类目总量不是很多,包括改类、删类以及改注释、改类名中的少量改类,总计不到1000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图书改编既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彻底改”,要根据文献分类原则和本馆需要,对新增类目、改类号类目、停用类目及某内容注释改入新类目仿分复分的情况,对少量占用原类号改作  相似文献   

19.
编辑要在“走、转、改”中有所作为,一要做好策划与组稿,主导“走、转、改”;二要精选精编,立足岗位“走、转、改”;三要勤出“编门”走基层,示范“走、转、改”。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图法》第三版的问世,为寻求省时省力的最佳书卡改编法便成为众望所归。笔者曾在《山东图书馆季刊》199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关于书卡改编新方案的探讨”一文,提出了改目不改书的新方案——“目录合并法”。此法不必对旧目录卡——加上新分类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