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儒家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和发扬,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儒家文艺思想是这个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儒家文艺思想关于文艺的教化作用可以归结为文治统一、文道统一和文质统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韩愈作为唐代著名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扬儒家的道统思想,并在文学创作上中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力主恢复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的精神。本文从韩愈散文"明道"与"抒情"的关系来阐释韩愈文章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抒情美感,并对韩愈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的文学主张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李刚己是桐城派融纳畿辅文人群体、传道北方的中坚人物,"莲池学派"第四代的典型代表.为学融通中西,以致用为本,形成了其诗古文才学并驶、清刚雄深的艺术风格.他祖述桐城文统,以斯文为己任,秉承了"莲池学派"固有的文学观,提出"行谊文章相待为用"的观点;其诗除强调诗教之旨外,亦多儒家游心于艺的风雅情致,对莲池派诗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子瑜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简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子瑜教授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一书,系从清人沈德潜所编纂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中选出151篇,逐篇指出其修辞偶疏之处。郑氏在该书序文里说:"沈氏所纂八大家文,计精选韩愈...  相似文献   

5.
重论古文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复兴不是韩愈的专利,而是文类稳定的中心与可塑的边缘辩证运动的命定之局。骈体脱离散文精神旁逸斜出,是古文复兴的直接动因;骈体内“文心”与“诗情”不可调合的矛盾,是古文必然复兴的内在依据。而三唐世风心态的转变,仅是使内因起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也是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尽管他的文艺观点,诸如“兴、观、群、怨”说、“辞达辞巧”说、“文质彬彬”说、“尽善尽美”说等等都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把礼治思想渗透在文艺思想之中,是孔子文艺思想的核心;明显地重视文艺的功利性,突出文艺的教化作用,在文艺审美中恪守中和论,是孔于文艺思想的主要特色。他的文艺思想,无论是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对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同治、光绪以来,晚期桐城派的领袖人物曾国藩主政直隶,将桐城之学带到朴茂的燕赵大地,开启了学术新风."曾门学士"张裕钊、吴汝纶相继主讲直隶莲池书院,造就河北多士,形成了绵亘百年、历经五代的"莲池学派"."莲池学派"诸子以经济、学术之才,专精古文,旁及诗歌、书法、绘画、音乐、印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形成了核心突出、层次丰富的文艺思想,是研究晚清、民国文艺思想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群体和流派.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从1914年接触泛神论哲学,形成自己的泛神论思想,到1926年南下广州参加北伐之前,彻底抛弃泛神论思想的唯心观点,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造了泛神论思想的唯物观点,确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基本上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把他这个阶段的文艺思想,称为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在这个阶段,郭沫若除以主要精力从事诗歌、小说、历史剧的创作外,同时还对文  相似文献   

9.
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一些问题上有过争论,“史官”问题就是他们争论过的话题之一。韩愈认为做史官要谨慎,而柳宗元则认为要有胆量。他们争论的深层原因是二人思想上的差异与表达上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古文复兴不是韩愈的专利。早在韩愈之前,前期古文家就借助于“三统循环”,论证了古文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从社会风气的扭转和作家自身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复兴古文的途径;运用“先道德而后文学”,恢复和高扬了先秦散文生气勃勃的实用精神;通过“六经为师”的实践,把复兴古文的理想化为惹人注目的现实。前期古文家思想和实践上虽然表现出一种奇怪的惰性,却相当出色地完成了散文文体拨乱反正的任务,并为后期古文家的进取留下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1.
《新编全唐五代文》与《全唐文》相比,内容体例方面有四个特点:(1) 增收了大量篇章;(2) 注明了收文出处;(3) 校勘审慎仔细,校脱补残,改讹正误颇多;(4) 重写补写了作者小传。从东汉开始的骈文,至唐五代形成了广为流行的时代风尚。唐初古文倡导者以雅正刚健的古文来对抗朝野流行的浮浅靡丽的骈文文风。然韩愈之后古文家追求奇奥文风,不为大多数文人接受而古文消沉。可以说,整个唐五代时期骈文一直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①号称一脉相承,并肩媲美。然而,下述事实并没有因此而被掩盖:宋代的古文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从柳开、王禹偁到石介、欧阳修——在古文运动的方向、方针、方法诸方面都存在着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分歧谒未盼脑硕诓?至少存在着两条路线,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早在宋代,有人就注意到了这个事实。②并且从程颐讥讽韩愈“倒学了”开始而迄于今,人们不断地从“文道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认识、总结、概括宋代古文运动内部存在着的分歧的由来、内容和实质。然而,从这个角度很难达到全面、准确的认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文艺思想是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文艺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深入发展.邓小平文艺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它自成体系,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本质、创作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笔者无力细致勾画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只就他文艺思想的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的认识.如何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围绕这个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多方面科学的指导思想,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起了重大作用.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化的根本前提.”并且始终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也就成为社会主义文艺胜利发展的基本保证,他要求“各级党委都要领导好文艺工作.”他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理论,以及后来的普列汉诺夫、高尔基等人的文艺理论,此外还受到俄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苏联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庸俗社会学的影响,这些众多的思想渊源,都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瞿秋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1955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这场批判对更好地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其正确和必要的一面。但其后来演变为一场肃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造成了令人痛心的后果。笔者认为,毛泽东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拒弃文化学术自由讨论的思路,而赋予文艺思想和文艺见解问题以阶级斗争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于他对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文艺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宝库,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突破性的发展。他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改革完善经济、政治制度,确定文艺家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主人公地位,认识文艺工作的特殊性,实行在艺术创作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不同观点和风格的自由讨论,坚持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和文艺批评的标准。邓小平的文艺思想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的有突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毛泽东文艺思想鲜明的、以一贯之的审美特色是:高扬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和艺术的审美特性的辩证统一;十分重视文艺的真实性,把真实性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尺度;始终把民族化、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李贽所处的时代特点出发,论述了他的文艺思想的基本点:注意于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冲破儒教礼学的樊篱,反对形式主义,表现出变革倡新的思想;重视通俗文学。  相似文献   

19.
唐代兴起的古文运动以韩、柳为例主要代表,他们通过对文道关系辩证的探讨,在骈文之外开创一种新文体,使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从"言之有文"到"言之有物"的转变。他们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韩、柳文道观的产生、意义、影响入手探讨唐代的古文运动。  相似文献   

20.
嵇康是魏晋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魏晋时期最有个性的作家,他所展示的精神风貌、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以及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给后人无限的启示。本文通过考察嵇康的主要诗文作品,对其文艺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他对文艺本体的认识以及他的文艺思维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