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明确机械结合面实验箱的固有频率与振型,从理论上建立了振动动力学和模态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结合面实验箱体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得了各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为结合面实验装置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排气系统的振动必然带来汽车整车的振动和噪声,影响汽车的整车性能,特别是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利用HyperWorks建立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完成了该系统的模态分析.分析结果可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万向联轴器在高速工作环境下出现振动问题,以SWC-225CH型万向联轴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态分析。首先利用HyperMesh优越的前处理功能,对该模型进行网格、非线性接触、耦合处理。前处理完成之后,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模态设置,并求出六阶振型图。从振型图中可以发现SWC-225CH型万向联轴器最大振型位置随着阶数变化而变化。通过Hypermesh和ANSYS联合仿真不仅减少前处理的时间,又可以保证其计算精度的准确性,为万向联轴器设计、优化、谐响应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基本理论,采用多种单元混合建模方法,建立集装箱岸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岸桥模型在多种工况下的模态特性变化规律,进行岸桥模型的动力特性试验.通过理论计算模态频率和实际测试模态频率的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模态特性试验中采用锤击脉冲法和惯性载荷法两种激励方式,通过分析两种激励方式获得的模态频率结果的一致性,验证现场振动试验采用的惯性加载激励方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升多模态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引入了一种新的数据来源:三维灰度人脸模态。在多模态人脸识别系统中,不仅包含了被广泛采用的二维灰度人脸模态和三维深度人脸模态,同时还包括了三维灰度人脸模态,其来源是通过将二维灰度人脸数据与三维深度人脸数据按照三维点云中点对点的对应关系进行的映射。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裂纹损伤发生的位置及损伤程度,基于改进的裂纹损伤模型,应用摄动法研究裂纹梁的振动模态变化特性.建立由一阶和二阶摄动量表示的EulerBernoulli裂纹梁振动特征方程,推导出裂纹梁振动特征值和模态振型的一阶和二阶摄动解析表达式,并通过与损伤悬臂梁实验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大型汽轮发电机运行时,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主要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绕组电流与端部漏磁场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二倍频振动;二是定子铁芯的椭圆振动。为了了解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特性,使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有频率避开100Hz。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试验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的组成,测点布置以及CRAS模态分析软件的功能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随着柴油机的不断增压强化,而重量相对减轻,其振动、噪声问题日渐突出,迫使人们从动态设计角度考虑柴油机产品的性能。模态分析理论是结构动态设计的基础,其前提是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试验模态分析和计算模态分析相结合,成为目前国内外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频滤波和自回归建模方法的时变模态参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非平稳信号的时频滤波及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时变自回归(AR)建模方法进行时变线性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将基于Gabor展开的时频滤波方法引入多自由度线性时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中,提取单模态响应分量。对线性时变系统在白噪声激励下振动响应的单模态响应进行建模来辨识系统的每一阶模态参数,在模型参数的辨识中通过引入基函数将非平稳过程的辨识问题转化为线性时不变过程的辨识,利用时变的伯格(Burg)算法对时变的AR模型系数和时变结构模态频率进行估算。通过对附加质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悬臂梁的模态分析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为参数时变线性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对语言多模态的研究有利于表达和交际。本文建立了适用于电话语境的多模态分析框架,提出模态间的强化作用和弱化作用概念,并通过对电话营销多模态话语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以电话为信道的语境不仅涉及到听觉模态,还涉及视觉模态,视觉模态能够通过听觉模态传递给释话人。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10kW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及整机的模态分析计算模型和预应力模态分析计算模型,进行了风载荷和旋转离心力的施加,在完成网格划分、载荷与约束条件的添加后,进行了预应力下的振动模态分析,并将几种工况下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仅有风载荷工况时,叶片和整机的固有频率基本没有变化;当同时有风载荷和旋转离心力时,随着风速的增加,固有频率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当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及模态分析技术,联合运用PRO/E及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与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考虑到曲轴的变形,在NASTRAN中生成曲轴的模态中性文件,在ADAMS中用模态中性文件替换刚性曲轴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曲轴的应力和位移等动力响应,为曲轴的动态疲劳分析提供依据,为曲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检验在彩色噪声输入下平衡实现(Balance Realization,BR)法对港机结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的有效性,对工程上常见的彩色风谱及路谱进行数值模拟,并将其加载在场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上进行计算,得到结构各节点的输出响应;应用BR法对结构的输出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得到的结果与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吻合良好,且其各阶模态相互独立、正交性良好.由此表明,可应用BR法进行港机结构彩色噪声输入下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船用空压机组的隔振性能,设计带隔声罩空压机组浮筏隔振系统.运用ANSYS建立该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该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隔振效果良好;空间管系能够提高该系统整体的固有频率,并且能够提高该系统整体的隔振效果;扰动源的多少对该系统隔振性能影响不明显.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提高船用空压机组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文通》助字篇在"信-疑"模式下,论及语气词连用的排序原则,考察出先秦文献中单纯语气词传信7个,传疑6个,其他单助字12个;复合语气词双合19个,三合6个。加以推导和验证,新发现符合原则的二合模式7个。最后参借学界已有成果,初步探得先秦汉语语气词包括:单纯语气词32个,复合语气词62个。  相似文献   

16.
"探究练习-点拨示范"书法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大字楷书临写为主、以教师答疑示范为保障;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训练中接受,是一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美国宪法》及其27条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英汉对照版本为语料,利用WindowsWord中的查找与定位功能,对比分析两个文本中核心情态动词的使用及分布特点,并对其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核心情态动词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情态动词在《美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使用呈相同规律,但亦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