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信息组织研究的理论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组织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如信息组织的定义、方法、标准等,但本文论述了信息组织研究的系统范式,机构范式,运动范式以及认知范式,使我们从宏观上对信息组织的研究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媒介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媒体叙述方式的变化和创新,本文引入了叙述学的研究范式,从叙述视角、叙述手段、叙述时态三个方面来论述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叙述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学范式论研究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国档案学范式论研究的得主要体现在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新的评价标准和新的研究语境三个方面;失主要表现在其存在事实性错误、理论深度挖掘不够、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三个方面.中国档案学范式论研究应以批判性眼光审视范式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以使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及变化,加速了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的转化,使图书情报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新形势下表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重心知识化、研究特点人文化、研究过程显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等。在考察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图书情报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及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的范式转变及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概述了新时期图书馆的范式转变的基本内容,并指出范式转变本质就在于服务空间、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的不确定和无边界;文章还认为,在这种全新的图书馆范式里,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图书馆界必须尽早关注应对这种变化,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境。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8):58-65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国内外有关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研究进行量化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大陆、港台和国外研究在文献数量、命名方式、研究议题、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式、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议题方面,中国大陆、港台和国外学者分别重视管理应对、抗争动员和概述研究;理论视角方面,大陆学者较多应用传播与舆情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港台学者应用较多的是社会运动理论和公共领域理论,国外则以社会运动理论、话语和对话理论为主;研究范式方面,大陆学者的主导范式是对策研究,港台和国外学者的主导范式是抗争研究;研究方法方面,大陆学者以思辨的方法为主,港台和国外以实证的方法为主。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学科研究的差异和国内外研究各自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处于一个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当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些新的变化中,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也将面临新的转换与更新。本文将根据范式的三个层面: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传统受众研究范式的几种类型以及局限性,然后重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两种受众研究范式,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最后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创新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情报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其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报学理论范式的危机主要不在于学科体系内部研究范式间的分化与对立, 而在于无法从一种理论范式中找到对现实社会情报活动的满意解释。随着社会情报实践 的发展、认识观念的进步以及情报学理论的不断丰富,范式变迁和范式的整合将成为情 报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通过对不同情报学理论范式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的整合 ,随着情报活动的网络化进程,必将促进情报学新的“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信息组织研究的理论范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信息组织研究的系统范式,机构范式,运动范式以及认知范式,使我们从宏观上对信息组织的研究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也谈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的出现和网络的发展,引发了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变,该文从三个方面指出了这种转变,并阐述了与原有的档案管理范式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骐 《现代传播》2002,1(1):118-121
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 ,因而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从媒介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它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到表征范式的变迁 ,而影响这些媒介教育范式变迁的决定因素就是人们对大众文化观念的变化 ,且这些观念变化又与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及符号学的产生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范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当前图书馆范式转变就是在观念和实务上从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图书馆转变,并从馆藏、主体、服务和组织管理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图书馆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写在前面     
本期刊出的叶家铮等集体调研的成果《当今中国城市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及传媒对策》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课题报告的一个小结,该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在受众调查及传媒战略对策方面提出了扎实有力的观点、思路与理念。 陆晔的《探析市场重构的范式与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广电业》一文.对于美国广播电视业在近20年市场重构的背景、结果、特别是其自身的远行机制、结构与范式的变化,作了深入详尽的描述与分析,对于媒介的体制改革与市场运营当有重要借鉴意义。 杨击的《理解霍尔——从媒介功能和新闻真实性的角度看》一文对于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科学知识图谱研究范式多元化、主流研究范式是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文献计量现状,对该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基本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性阐释和思考,以促进国内研究实践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黄鑫 《东南传播》2013,(4):103-105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步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从传播学的历史来看,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带来新媒介的受众,而新的受众形态又会受到广泛的关注,互联网环境下的受众也不例外得到了"照顾"。正是由于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参与程度逐步提高,以前的受众研究范式或多或少不能解释、解决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受众现象或问题,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和布莱恩.郎赫斯特(NicholasAbercrombie&Brian Longhurst)提出了一个新的范式——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又译为景观/表演范式或奇观/表演范式),文章以此范式为理论依据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受众新的变化,且对于这种变化影响下的未来的受众研究做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从对范式概念的理解、图书馆学有无范式的讨论、图书馆学范式是什么及图书馆学未来范式等几个方面综述我国图书馆学范式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图书馆学界基本对“图书馆学是有范式”的观点保持一致,不再进行图书馆学有无范式的争论;但国内图书馆学范式研究中还存在对“范式”概念的认识不确定、实证研究方法不足、尚未形成规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读哥伦比亚学派早期成员赫尔塔·赫佐格的广播受众研究,意在指出赫佐格在研究议题、方法和范式等方面对传播学的贡献:从研究议题看,赫佐格首次将中下层家庭妇女及女性叙事类型广播肥皂剧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看,赫佐格最先采用并发展了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研究范式来看,赫佐格的研究不同于在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客观经验主义范式,而是属于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并带有社会批判的色彩。而以上特征均与后来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特征相契合。最后,文章从个人、学术共同体和社会背景三方面探讨了赫佐格在传播学史上近乎"失踪"的原因及相关的知识社会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机器行为在传播学中特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的传播学研究范式在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都受到了机器行为的挑战,以至于无法充分解释人机混合传播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根据周晓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划分方法,在“微观—宏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基础上新增“人—机器”维度,拓展出“宏观—自然主义—机器”“宏观—人文主义—机器”“微观—自然主义—机器”“微观—人文主义—机器”四种传播学研究的机器行为范式;同时结合机器行为学提出的机器行为“产生机制、发展、功能、进化”四种问题类型,推导出传播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档案文化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角度十分广泛,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本文站在范式的角度研究档案文化,试图探寻档案文化范式变迁的机理,分析档案文化范式变迁的规律。档案文化范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事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所共同构成的模式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文化范式呈现不同的特点,由于受到社会背景、社会主体、管理实践、档案学思想和档案学教育的影响,档案文化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演进变迁,并呈现出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文献计量学主要基于题录数据展开研究,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推进,基于全文数据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悄然兴起,出现全文引文分析、知识实体抽取、语篇结构功能分析等研究热点。文章从数据基础、研究内容、流程方法3个角度系统阐述全文计量分析的范式和框架。在数据方面,通过回顾分析对象从题录数据到全文数据的变化,展现文献计量学由外在关联到内在本体的演化。在内容方面,选取语词、语句和语篇等不同层面的研究热点,对近年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进行综述。在方法方面,总结文本分析(包括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计量分析(包括加权分析、序列分析)两类主要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