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教育大数据和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出版企业都在不断地探索如何进行教育出版数字化的转型。本文对教育出版数字化进行简要梳理,揭示了教育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五大问题,着重介绍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探索和教育出版数字化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出版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哪个阶段比现在的出版从业者群体更多、更认真地表现出了对行业发展的焦灼与忧虑:新的文化转型对出版资源开发力度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而  相似文献   

3.
张晶 《出版广角》2015,(17):78-79
中国教育出版社与西方的教育出版集团同样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虽然两者背景情况有所相似,但发展并不同步。本文希望通过对西方教育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究对中国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必须通过出版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教育出版社需要从媒介融合视角去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实现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文章基于媒介融合视角下教育出版融合转型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成果和现状,提出了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调整管理机制,做好产业布局,打造数字课程,加强教育出版服务水平,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尹娜 《出版广角》2024,(3):75-79
2023年,中国教育出版体系化发展特征显著,内容研发与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立体化营销与推广等体系基本建立,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速,逐步从单一的纸数融合稳步迈向产业融合阶段。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赋能动力强劲、跨界合作日益频繁的现状下,新时代教育出版的深融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将持续推进内容科技融合,以数据贯通教育出版发展全流程,加速教育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育出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事权”的细化与落实。本文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工具,对1349篇核心论文进行全景式分析发现,教育出版研究的主要议题主要有内涵特征、类型划分、建设管理与发展转型等四个面向,总体经历了以教材出版研究为中心的平稳起步阶段(1992—2004年)、以教育出版研究为核心的跨越发展阶段(2005—2016年)、以发展转型研究为旨向的优化调整阶段(2017年至今)。新时代教育出版研究应当在学科合作、方法借鉴、视野拓展以及内容丰富等方面适当加强,满足国家对教育出版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洋务运动及其历史和文化地位没能得到客观公正评价.特别是对其开窗启智的翻译出版活动,在中国近代史、文化史、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是认知不足.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出版活动上承教会出版阶段,下启民营出版阶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出版近代化的进程,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出版人才,并为近代出版创规立制,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版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出版教育卡在哪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已到提速阶段,在经济成分和部门的迅速分化重组中,出版业的变化是令人关注的热点.全国有五十余家大学先后成立了编辑出版专业,表达了在这一问题上入们的共识.但是,尽管出版业近十年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业内人士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低认同度,始终未见根本变化.这促使出版教育界认真思考:我们的出版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什么样的出版教育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出版需要?笔者想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教育行业的变化、教育出版的全新商业模式的涌现与出版机构的转型现实,梳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的工作,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与发行国家,美国图书市场的总体规模是中国的两倍以上,美国教育出版市场的总体成熟度与创新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当前中国的教育出版业正处在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全球领先的美国教育出版业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特点、典型案例与趋势的初步分析,为中国教育出版界的数字化转型思考与行动提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1.
总结和梳理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出版物流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结合现实发展的特点,同时面向新闻出版总署的"十二五"规划,研讨当前出版产业和出版集团在物流与供应链方面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相关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和思路,并提出当前我国出版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产学研"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出版物流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出版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肖洋  谢红焰 《出版科学》2012,20(3):68-71
数字时代背景下出版产学研协作,关系到出版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版行业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出版信息与资源共享,也是加快推动我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出版产学研协作的动因、主要模式,揭示产学研协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简要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of academic publishing in a fast‐growing transition economy, Vietnam, where the race has heated up to publish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preferably with a high impact factor, and to accelerate the indexing of domestic journals. Within the fields of SSH alone, the publication output grew by 17% a year in the 2008–2018 period, encouraged by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researchers. This review demonstrates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is sufficient financial growth to support increased R&D but limited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how to increase quality publication output, either within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journal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drivers of increasing scientific publication output, as well as the traps and pitfalls that follow this competition. It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publisher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ethical and practical publishing issues and to develop co‐publishing agreements that will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the country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a. The article indicates the harsh reality of pursuing higher publishing standards in academia, a world that has long been dominated by authors and publishers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In China,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s devoted to publishing mainly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For a long time, education publishing has dominated others in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However, after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last 2 years, there has been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College-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Invitation to Bid for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extbooks,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for supplementary books. Therefore, publishing for education has been losing its previous major role and dominance. For making a leap forward and breakthrough in educational publication, we must open up a new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ublishing, we need three distinct transformations: first, change in publishing mode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growth. Second, transformation from variety-scale to market-scale expansion. Third, transformation from being just a provider of content to one providing both content and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传统出版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它的消亡,它将结合互联网出版的优势以双向融合的方式实现出版业的重构。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由线上到线下的大规模定制出版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同时,也实现了专业生产与大众生产的结合,公信力与生产力的结合。总之,互联网出版与传统出版已经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出版”才是出版行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李静  亢小玉 《编辑学报》2020,32(6):615-618
增强出版是一种新兴的融合出版模式,通过丰富科学数据的内容呈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提高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根据出版媒介的不同,重点分析归纳了3种增强出版模式:纸刊增强、数字出版平台增强和全媒体增强。从参与主体、出版环节、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出版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学龄前儿童教玩产品的开发策略,探讨“出版+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出版融合背景探讨教玩产品的内涵和开发逻辑,通过梳理当当网玩具书畅销榜TOP500榜单中的“教玩产品”,分析其出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开发教玩产品的策略:以游戏为教育载体,融合学龄前儿童教育目标;以儿童为中心,融合家庭沉浸式阅读场景;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防范安全隐患。为出版单位开发教玩产品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田恬  陈广仁 《编辑学报》2017,29(3):205-209
评述国内外编辑团体出版的各项道德规范,从重复发表、一稿多投、剽窃、未公开的利益冲突、作者署名、数据造假、研究伦理7个方面,比较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欧洲科学编辑学会(EASE)制定的道德规范的异同.分析表明:3家机构制定的学术道德规范形式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影响力还有提升空间;中国制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道德规范时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甄别出期刊编辑关心的核心问题,采用适合的内容和形式,制订符合中国学术出版生态的编辑实践指南;在指南出台后,应积极进行推广培训,切实应用于学术出版中.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新浪潮,国内学术期刊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和不断实践。针对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推行优先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如何增进作者和读者对优先数字出版的认可,如何保护期刊优先版的版权,如何引用优先版文献及其对期刊评价有何影响,如何协调优先版本与...  相似文献   

20.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一直坚持数字化出版,利用网络出版平台、采用网络编辑系统、实施DOI编码、实行开放获取和优先数字出版、与期刊数据库平台和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建立参考文献知识链接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办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刊物短期内被国际著名数据库SCI等收录,影响因子逐年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实践表明,数字化出版对加快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