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娱乐化和传媒娱乐化的潮流,广告传播亦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向。本文首先界定了广告娱乐化的涵义,然后分析了广告娱乐化的特性,最后阐释了广告娱乐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娱乐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深入到经济的各个层面.迈克尔·J·沃尔夫高呼我们进入了"娱乐经济"时代.广告总是在想方设法说服受众,但传统广告中以产品为核心的硬性灌输越来越难吸引受众.作为经济风向标的广告,开始大踏步向娱乐化迈进,特别是随着娱乐经济的兴起,广告娱乐化的风潮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走在新媒体传播潮流之首的在线广告在创意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势,伴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娱乐性的成分中又融入了在线消费者对互动性的要求.本文简述了在线广告的娱乐化趋势,对在线广告的娱乐互动传播方式进行了类型解析,并对在线广告娱乐互动传播的实际运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电影广告的营销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当代传播》2015,(2):87-88
当前微电影广告迎合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娱乐的现实需要,其叙事巧妙融合了广告元素的营销化叙事,具有展示情节,融合营销;承载价值,满足诉求;娱乐为名,营销为实;网络为媒,互动叙事等特点。其营销化叙事的策略是:广告为主,情节取胜;微小叙事,个性诉求;广告融入,相得益彰。在不知不觉地观影娱乐中接受广告信息,达到微电影广告是娱乐更是广告的营销化叙事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儒俊  陈凌 《当代传播》2011,(2):92-94,97
广告娱乐化是近年来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向大众化、娱乐化过程中兴起的一种传播文化现象.它是在整合娱乐要素的基础上,以娱乐受众、说服消费为主要目的广告传播文化行为.广告娱乐化通常以虚拟情境,建构社会符号、议程设置等传播方式,更隐蔽、更形象、更贴近地对广泛的个体进行反复刺激,以实现集体无意识的情感认同、强化原型和外倾型性格,达到...  相似文献   

6.
广告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广告娱乐化的受众接受过程的分析和思考,解析受众对娱乐化广告的表层接受、深层接受、意义建构驱动品牌印象及购买行动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接受心理特征,试图在受众知性、情性的娱乐选择和广告诉求引导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理解通道,达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广告的传播模式与生存形态将发生巨大变革。在大众娱乐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为广告的娱乐化生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原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电视新闻娱乐化"指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上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元素,并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今天的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将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并附议如今正热的福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案例)、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原因、危害;如何更好地规范娱乐化的电视新闻四个方面阐述当下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社会商品生产无限丰富、产品同质化现象,使得无数企业开始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不像广告的广告"开始备受推崇。娱乐广告应运而生。江西省电视娱乐广告的发展现状如何,论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案例从其表现形式、不足与亮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数量不多、娱乐性不足、模式化是江西省电视娱乐广告的不良倾向,联通冠名红歌会是江西省电视娱乐广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社会商品生产无限丰富、产品同质化现象,使得无数企业开始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不像广告的广告"开始备受推崇。娱乐广告应运而生。江西省电视娱乐广告的发展现状如何,论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案例从其表现形式、不足与亮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数量不多、娱乐性不足、模式化是江西省电视娱乐广告的不良倾向,联通冠名红歌会是江西省电视娱乐广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梅 《新闻前哨》2004,(8):36-37
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媒体的新闻变得风情万种起来。举凡娱乐所需具备的要素,诸如美色、金钱、戏剧性、离奇性等,在我们许多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都一应俱全。媒体的新闻从计划经济时代僵硬乏味的泛政治化倾向开始迅速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泛娱乐化转化,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语)  相似文献   

12.
电视出现以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电视来娱乐成为现代都市人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应当看到,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兴起,具有愉悦身心,舒缓心情的正效应,但同时也有麻醉精神、降低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的负效应。而当前娱乐至上甚至新闻娱乐化造成的“娱乐浮肿”日益明显,这值得主流媒体反省并深思电视娱乐化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闻传媒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新闻娱乐化倾向却也愈发严重。无独有偶,在隔海相望的台湾,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也伴随其新闻业的成长而产生和发展。本文旨在探究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成因,分析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并对两岸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梁文译 《大观周刊》2011,(14):70-70
引言 实际上,新闻的娱乐化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新闻娱乐化所存在各种影响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而当我们再去研究新闻娱乐化这个话题时,还是会发现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解释的问题,例如,怎样合理的区分“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这是两个时常容易被搞混淆的问题,以及如何来界定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研究问题、找出真相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梳理我国电视传播娱乐化现象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电视传播娱乐化现象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批判现有的过度娱乐化征候并揭示其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进而从提升传播文化内涵、受众细分、内容创新以及加强监管与媒体自律等路径探讨我国电视传播过度电视娱乐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都市报兴起,随着报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报成为我国报业中发展最快,广告占有份额最大,市场拓展最迅速,与读者最贴近的一类报纸群体,而新闻娱乐化也已经俨然成为都市报在媒体竞争中争取受众、获得经济效益的一大法宝,那么,如何来界定新闻娱乐化,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与其它大众传媒新闻娱乐化有何不同表现,其社会影响又如何看待,本文就这  相似文献   

19.
徐健 《青年记者》2009,(24):50-51
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从其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在争论新闻娱乐化现象时经常进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以新闻娱乐化为例,人们普遍认为,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揭示媒介娱乐化的本质、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晓示媒介娱乐化的动因、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展示媒介娱乐化的生态,以期帮助人们全面、深入地把握媒介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