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间集》奠定了词学的传统审美规范 ,即情艳、辞雅、声谐。与《花间》审美传统相比 ,苏门词学审美观念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艳”的雅化 ,“雅”的深化 ,“谐”的淡化。苏门词学观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 ,他们特别重视词和词人的“不俗”。清新、高妙、自然这些诗学审美的范畴因而进入苏门的词学审美批评语境 ,成为苏门词论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2.
《花间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首部文人词选集,其中收录的作品是对我国文人早期词创作中的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部词集中,女性形象的描写是作品的主题,而且其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也具有显著的特征,这与作者所运用书写特征与不同的角度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本文首先针对本部作品中女性特征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随后分别从创作角度和创作特点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索,力求分析和体会《花间集》中的女性形象美感。  相似文献   

3.
明末宦官方正化,在崇祯十七年三月甲申之变时,殁于保定之役。目前包括《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在内的关于明代史料研究方面,对于方正化的资料只知有《明史》,而事实上关于方正化的史料并非仅此一种。通过对错综复杂的相关文献进行疏理和考证,有助于明末甲申之变历史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诗品汇》是明初一部大型的唐诗选本,由闽人高棵倾十年之力编纂而成。该选本通过对有唐一代诗歌的考镜源流、审音辨体,于四期丸品的架构之上,明确提出以盛唐为“正”的诗学观点,较大地影响了明人对唐代诗歌的看法和明代的诗学思潮。  相似文献   

5.
明代天顺朝爆发的曹钦兵变,学界普遍将其定性为曹吉祥、曹钦叔侄的谋反行为.然而,《明英宗实录》等原始史料记载的曹钦兵变"谋反说"疑点重重.有鉴于此,明人不断对原始史料中有关曹钦兵变的记载加以改写,最终使得"谋反说"得以完善定型.因此,曹钦兵变"谋反说"可以说是"层累造史"说的一个典型案例,而明人之所以热衷于构造"谋反说"则主要是基于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花间集》中,描写男女相思的作品最多。其中男女主人公在表达相思之情时有相同处,亦有明显的不同。本文从男女主人公相思的情感轨迹、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其不同,并着重从思想道德、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烙印等方面探其不同之因。从而窥视花间词人的情感世界,以期对《花间集》中相思词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朗读者》在坚持本土原创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内容整合,以独特的文化编码形式契合大众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象征符号系统的传播中营造出了仪式化传播的“磁场”,使得电视化崇高的观感得以在大众心中激发。这是电视节目的表意形式充分与美育本质相结合的体现,《朗读者》用文化内涵的展现方式得到了大众的审美接受,从而诠释了娱乐与审美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8.
《花间集序》作者欧阳炯的生平,历代记述颇多,但仍存在一些疑问,如名究竟是"炯"还是"迥"、与欧阳彬的关系、是否《尊前集》编者等,本文根据史料,对几个问题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9.
《西厢记》语词的研究,远可上溯到明代。但明人的注释往往未尽惬当,失考之处尚不在少。今人王季思先生校注《西厢记》,方法缜密,断义严谨,创获尤多。祝肇年、蔡运长编著的《<西厢记>通俗注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以下简称《通俗注释》)注意借鉴、吸取古今注家的研究成果,并时有新见,大多数释文也很见功力。与王季思、吴晓铃诸家注本相比较,该书有两大特色值得称道:一是在释词、阐义方面不事征引考辨,而力求浅  相似文献   

10.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文化"一词的运用和阐释越来越广泛和自觉,对"文化"一词所做的界定和描述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真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化"的梳理和归纳,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的"中心"与"基调"。反思"课程"概念界说的多样类型与定义方式,"简化范式"是其共有缺失。以"复杂范式"去理解"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可谓是建构课程本质观的新思路。狭义地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广义地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系统。"课程"概念的复杂建构给予新课程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4.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三视图”的画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中的重要内容,对“三视图”教学中的“做中教”与“做中学”的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7.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互补理论——反思"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之争论,在本世纪初尤为突出。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的历史传承和理论内核的反思,导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9.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20.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